点击上方上海孝善馆关注我们吧
王春来
2016年9月27日,周二,安徽省阜阳市小雨,气温20-25℃,空气质量93良。
乘着夜色,雨中来到了阜阳。
从亳州到阜阳的一路上,趴在车窗上看窗外秋雨蒙蒙,犹如儿时看天地间的雨水,车灯映照下的雨水儿一会儿大一会儿小。
雨水冲走了暑热,带来了凉爽。
感觉汽车走了好久好久,总算到阜阳了,我迫不及待地背起行李跳下汽车。
躲雨的人们奔跑各自散去,我却在静默在雨中,看天上的雨水与儿时有何不同,享受这早已忘怀的醉人的雨露。
我喜欢在雨中漫步,很温馨,那是一种怀旧,是追寻已然失去的往日的温馨。
小时候与妈妈拉架子车在雨中送货,10里路要走一夜。天黑下雨是很可怕的事儿,道路泥泞倒能克服,问题是雨水大一点架子车就会陷入泥坑动弹不得。那时只能面对沉沉的雨夜仰天长叹,唯有坚持到雨停抗衡到黎明。
在冷酷的大自然面前生命是很脆弱的,我这个拉架子车的孩子早就领教了下雨的可怕。
那个年代,听到下雨声就像是听到了魔王的脚步,掂量着这条命今夜能否闯过这一关。就像天津的二嫂所言,甭说别的,这个年纪小时候正是饥饿年代,能活下来就是奇迹了。
今天想来那年那时那事,与现在截然不同,比如拉车人是没有躲雨的念头的,也没有地方躲。当年的我也是不敢躲雨的,躲雨会被笑话是很丢人的事儿。
每次我全身湿透,回到家里都好温暖,妈妈总是片刻不缓地给我换上干衣服,用火炉温暖我。
那时的我也是渴望生病的,因为生病后能在家里得到妈妈加倍的关爱。为了照顾我,妈妈会放弃干活儿留在家中。
儿时我宁可承受生病的痛苦,来换取妈妈在家的陪护和关爱。
严峻的生活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家的含义是温暖。
此刻,走到阜阳的街头,任雨水淋漓,尽管母亲的呵护已经是奢望,还是想寻找那份感觉。
忽然问自己,此刻的雨中行走是为了什么?
当年和妈妈行走在雨中是为了生存,今天呢?今天行走在雨中是为了弘扬孝善文化与美好吗?
不是!
还是为了生存。
因为恶与黑尤如我小时候的雨夜,是很可怕的魔鬼,今天弘扬孝善真的是为了生存。
是的,弃恶扬善,断恶修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从旅馆到饭店并不算远,接待我的是颍东区政协朱副主席。我说:“朱主席好,我也是政协委员,看来是有缘相聚呀。”
看得出,朱副主席是非常和善的人。
今天是在一家酒店的道德讲堂讲课,因为朱副主席是发起人,她还兼任工商联主席,她本身又是企业家,来听课的人不仅有机关干部政协委员,还有企业家和幼儿园园长。
上午足足讲了三个半小时,尽管投影仪与扩音器有毛病,可是会场的氛围很好。
这次讲课坚定了朱副主席建工商联道德大讲堂的信念,引发了政协汪委员向政协提交“关于建设阜阳市孝道文化博物馆”的议案的念头。
阜阳之行收获太大了。
一位种粮专业户当即发表感言:我建了一座养老院,今天意识到如果没有有孝心的服务员,养老院的老人是不可能得到良好的照顾的。他表示,要在养老院里也建立一个道德大讲堂。
讲课结束了。
距离晚上的火车还有两个小时,利用这段时间去修手机吧。
我又漫步在秋雨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去寻找手机维修店……
在陌生的人群中行走,没有人认识我,在异乡的大街上寻觅,这种感觉似熟悉似陌生……
走啊走,忽然忘记我是在寻觅什么了,我来阜阳干什么来了?
想了好久终于想起来了,哦,我知道了,我是在寻找现代人的幸福之路。
我也悟出来了,我是想去寻找中国人共同向往的地方,中华民族的大同世界……
可是路还很遥远。
雨水打湿了衣服,打湿了脸,也打湿了我的眼眶……
作者简介:王春来,退休警察、作家、国内著名的“当代孝子”、忠孝楷模,省“政法英模”,原中国监狱学会基层基础建设委员会委员。著有《监狱中队管理学》《黑手伸出高墙》《明天谁去坐牢》《河南犹太人》《孝子警官日记》《中国式忏悔》《一扇门》等著作。先后获得“感动洛阳十大人物”、“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奖、“河南省直十大道德模范”、“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中原十大孝子”以及“中国十佳孝贤人物”、“中国日记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称号。
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看到360度上海孝善文化展览馆全景并聆听讲解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