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警察,却被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司法部常务副部长金鉴请到家中做客,并点名调他进京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梁晓声特意从北京飞到洛阳,只为了与他亲切拥抱;台湾中山大学教授谢先生专程来到洛阳,为了给他送来一包台湾茶叶。
台湾馥林出版机构派人来到了洛阳,只为快点送来台湾繁体字版费;台湾台电电业也派人来到了洛阳,流着泪为他母亲装上了空调.....
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西安等各地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们,纷纷来到洛阳或打电话,只为表达一句问候。数以百计的工人警察和不知名的人,为他捐款达数万元钱......
他把所有收到的钱,全部转送给了更困难的灾区老百姓。
他告诉记者:“大家不是来看我,而是对中华民族忠孝文化的诉求与顶礼膜拜的表达,这是我要的动力。
他将“孝道”与“管理科学”注入基层工作中
王春来30年来坚持在基层实践与探索。磨炼出三分钟就能让罪犯落泪的本领,他用“孝道”唤醒无数服刑人员沉睡的道德良知。
王春来动之以情,用人类亲情敲开了一个个罪犯冰冷的心扉。以本职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写出专著填补了中国监狱理论的一项空白。
司法部金鉴副部长提出调王春来到北京专门从事监狱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然而他心里明白,“瘫痪的父母不能没有我!”
发明几十件瘫痪老人用具,他是最用心的大孝子。
12年的不眠之夜,王春来时常就躺在病重的爸爸妈妈中间,一只手为母亲翻身,一只手为父亲换尿布。
为了治疗父母的病,也为了省钱,他发明了几十件瘫痪老人用具,还学会了打针、量血压、听心率、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疗和护理知识。
父母亲要锻炼走路,他在家里沿四壁装了一圈钢管扶手,用布缠裹好。晚上,他背对钢管坐着,用发明的安全带将母亲、他与钢管连在一起,他就腾出手写作。母亲挪一步笑一下,他写一行字;母亲挪一步,他又飞速写一行字。
王春来每天早晨五点钟准时起床,为父母量血压、诊心率,然后写作;六点半,给父母穿衣起床,洗脸、刷牙,给父亲测血糖,打针;七点钟,给父母喂饭;七点半再将父母抱上床,自己用五分钟吃完饭,骑车上班。
中午下班赶回来,先给父母号脉,然后把他们从床上抱到轮椅上活动一下身子,喂他们吃饭,再照顾老人躺下后,自己赶紧吃饭上班。
下午五点半下班后,给父母穿衣服,背父母下楼,推着他们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六点半背父母上楼,再给父亲测血糖、打针、做饭、喂药、喂饭、洗脚、洗脸、擦洗身子抱父母上床休息。
等这一切忙完,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他匆忙吃点饭,把父母头天晚上和白天换下来的一大堆屎尿布洗净、晾好。
晚上九点,再为父母测一次血压,然后就坐在他们身边,拉开桌子看书写作,直到凌晨。
母亲坐不进出租车,上医院他用轮椅推,一推就是十年。
母亲全身浮肿,背母亲上楼他腰肌拉伤,只有抱着父母上下楼,每次上下楼,腰就一阵阵疼痛,一次上楼他终于忍受不住疼痛,脚下一软,母子俩人栽下楼梯,生死关头他用身体垫在了母亲面前。
十几年中王春来没有应酬,没有出过远门,也放弃了一切与同学、朋友的交往。
有所作为是大孝,他用文字弹出父母亲生命的音符。
王春来在伺候双亲的环境中,为了让父母感觉老人没有耽误儿子前程,12年来抽空就在父母病床上写书,因为父母看到儿子写书就会高兴。多少次精疲力竭之时,他拿起笔,都会从旁人难以想象的疲劳中挣扎着醒来在写字板上一字一字写下自己的梦。
一千多万字的书稿堆满了床下。《黑手伸出高墙》《明天谁去坐牢》等五部著作问世后,被《华西都市报》《特区文学》等全国三十余家报刊进行了连载,《河南犹太人》在搜狐网上点击率名列第一《明天谁去坐牢》等两部书被出版社推荐到台湾和海外媒体出版,在东南亚引起广泛的影响。2011年4月8日,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以70高龄的癌症之躯,专程飞往洛阳看望他。
“一时劝人以口, 百世劝人以书”。王春来所著《孝子警官日记》被读者誉为“当代《孝经》”,成为全国多家博物馆收藏展示用书。他以一个行者的身份用日记的形式记录在弘扬传统文化路上的所见所闻,成为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学习者,践行孝道的生活指导范本。
台湾先贤蒋渭水嫡孙学者蒋智扬先生,台湾商人宋胜海等一行四人不远千里,专程来洛阳拜访王春来。他说:“洛阳古有王祥卧冰,今有王春来,不见王春来本人,难解我心中的遗憾。
中国伦理专家评价:“王春来的感人之处在于他弥补了传统慈孝文化的不足,把心灵慰藉注入慈孝文化中。树立起现代慈孝文化的里程碑。
中共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牛淑卿题字:“向春来老师学习,忠孝双全感动天。任登第、牛淑卿顶礼,壬辰年春月”
司法部原部长高昌礼题字:“孝。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根。为王春来同志《孝子警察(官)日记》出版书贺!龙年,高昌礼”
文章来源 孝顺父母 立本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