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玲
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腹痛是急诊患者就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见于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理变化。引起急腹症的病因身份广泛,腹痛待查的诊断思路也十分复查,那么检验结果能否为腹痛患者提供哪些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果呢?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8岁,自由职业,居住于山东县级农村,主因“间断腹痛15天,恶心、呕吐加重4天”入院。
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位于中上腹部,每次持续时间1-2h,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嗳气、食欲减退、伴腹胀、腹泻,3-4次/天,大便稀,有黑便,遂就诊于我院。
患者首次就诊于我院急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给与血常规常规检查,结果显示:
结果显示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医生建议进一步治疗,患者拒绝;10天后,患者再次因腹痛就诊,医生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测,结示:
患者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较上次结果有明显升高,检验科给与检验意见:不除外寄生虫感染,建议进一步治疗;后患者住院进一步治疗;住院后,医生送检了粪便常规检验:结果如下:
显微镜下:
显微镜*20,湿片:
显微镜*40,碘染后:
镜下可见虫体口腔较短、生殖原基明显、尾部无分叉,在新鲜粪便中运动活泼,提示为粪便类圆线虫杆状蚴可能性大。
患者因腹痛就诊于我院,检查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建议进一步治疗,患者拒绝;后因腹痛加剧再次就诊于我院,以腹痛待查收入病房,完善相关检查,检验科提示建议结合粪便检查排除寄生虫感染,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给与腹部CT、胃肠镜检查,结果如下:
CT及胃肠镜提示为十二指肠、结肠粘膜慢性炎症;
开具粪便检查医嘱后,由于患者未及时留取粪便,粪检结果一直未出;胃肠镜检后,再次提醒患者留取粪便标本,最终5.30送检粪便,结果如下:
至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的原因终于有了结论,患者为粪便类圆线虫感染,遂给予抗虫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粪便类圆线虫为土源性线虫,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消化道等进行传播,人感染后主要寄生于小肠粘膜下层,在严重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时会引起肺或其他内脏播散性感染,本病可有发热、皮肤瘙痒、皮疹、腹胀、腹泻等临床症状。确诊后采用驱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一般症状可以达到明显缓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几乎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寄生虫病又是不能被完全忽视的一个疾病;
本案例中,由于粪便类圆线虫常寄生于小肠粘膜下层,而该部位不在胃肠镜的覆盖范围之内,在CT和胃肠镜检的过程中,受检查原理和检测范围的局限性,未能及时查找到患者导致腹痛的病因;患者在行胃肠道准备后,刺激了小肠粘膜的蠕动,为后续的粪便检查提供了契机,最终检测到了粪便类圆线虫。
点评专家:李健敏 泰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患者因腹痛多次就诊,均未引起足够重视;后行胃肠镜、CT等检查,未能取得足够的病因诊断支持证据;由于粪便类圆线虫主要寄生于小肠粘膜下层,大便检查不易获取证据支持,该病人在完成胃肠镜检后进行大便留取,在较强的侵入性操作的影响因素下,虫体最终在粪便中被发现,
在粪便镜检过程中,普通的湿片镜检率很低,多数情况下都需要进行集卵操作,这就需要检验人既要有敏锐的诊断思路,还要有专业的形态学知识,坚持不懈的在便便里面挖呀挖呀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