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江苏产研院:助力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   2025-01-07 20:50   江苏  

科技创新需要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等各环节紧密衔接,而科技成果转化是全链条创新的重要一环。如何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24年,江苏科技部门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为动力,建设首批1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举办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助力更多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生金”。
近日,《新华日报》推出了“'全链'科创在江苏"系列报道,聚焦“全链条”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通过多个生动切片展现加强原始创新、矢志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应用的江苏实践。其中,1月7日报道了江苏产研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

“概念”变产品,智能医疗床单即将产业化

看似是一张普通的床单,却能实现对老人生命体征的精准捕捉:一些柔性电极藏在其中,以非接触的方式采集人体心电、呼吸信号,可对恶性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暂停、尿床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近日,记者在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了解到,他们应用于医疗床的这种床单,在南京两家护理医院试用表现出色,即将进入产业化阶段。
“床单生产依托的是‘非接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项目’,该项目主要面向半失能老人。这些老人长期卧床、行动不便,非接触式监测技术通过一次性床单的形式,实现对老人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江苏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总经理屠小明介绍,这种床单非常薄,老人可以轻松使用。技术试用以来,已有多家企业表示合作意向,希望共同推动该技术的市场推广和量产。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锚点,是跨越研发成果与产品市场化之间“死亡之谷”的“特殊拼图”。这张床单就因概念而生——由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提出概念,在江苏集萃医工交叉技术研究所(创新医疗器械领域概念验证中心)进行验证。“中心进行原理和技术上的验证,确保这项技术可行。”屠小明介绍,原理上通过验证后,进一步在应用场景下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
“虽然概念验证阶段可能不会立即产生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它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省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屠小明表示,我省科技部门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平台进行资源介绍和串联,包括科研院所、人才团队、市场推广和渠道等资源。“目前我们已经整合了南京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及资本相关资源,建设医疗器械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对创新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形成相对比较完善、规模较大的多学科人才团队,为概念验证从技术、资金、法规、市场等各方面提供有效支撑。”屠小明补充道。

为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初一公里”,2023年底江苏出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指引,规范概念验证中心建设。2024年,江苏建设首批10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在体制机制、人才队伍、成果库、资金池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给微生物喂口“氢”粮,废水“摇身”变活水

苏州昆山一条静静的河道,几个类似蟹笼的装备沉在河中央“火力全开”,原本污浊的水体在“蟹笼”的影响下逐渐变得碧绿清澈。“这就是我们引以为傲的透气生物双膜技术,利用绿色氢能去除多类别的难降解污染物,实现水质净化。”江苏里特曼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周琛说,这项科技成果源于海外,仅3年时间,就在我省实现了落地、生产与销售。
早在2002年,周琛的导师、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及权威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Bruce E. Rittmann就发明了透气生物双膜技术,利用绿色氢能去除多种难降解的污染物。后来,Rittmann院士来到中国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访问交流。“江苏产研院对我们独到的绿氢赋能水处理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一技术在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周琛说。经过深入调研、交流和协商,双方一拍即合,共同推动这一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2021年12月,江苏里特曼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里特曼)由江苏产研院、苏州产研院、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里特曼团队四方共建成立,2022年正式启动运营。
“在江苏产研院‘拨投结合’模式支持下,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占股仅10%,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周琛说,团队占股90%,在前期运营中占据主导话语权,科研人员能够紧密结合市场,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研发产品。目前,公司结合我国水处理特点,很快就开发了整套透气生物双膜技术处理装置的落地应用,成功生产出首套国产化装备DiNOx,并在苏州市一家市政污水处理厂开展了首个城镇污水提标改造的中试示范项目

来源 | 新华日报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引领产业高端攀升。产业核心技术研发、产业技术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服务、创业投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