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为阻止《白鹿原》获茅盾文学奖,作协主席故意“使绊子”

文摘   2025-01-31 20:20   山西  

原创散文,名家散文,文化热点话题。每晚9点更新,不见不散。点上方标题下《散文大家》关注。


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是中国当代文学百花齐放的时代。仅仅在三秦大地上,就在同一时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其中名气最响亮、作品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陈忠实与他的《白鹿原》。这是一部以渭河平原为缩影,表现时代动荡中的小说。凝聚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像一首磅礴的民族史诗,给人以无比的精神震撼与艺术享受。

然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当年评选茅盾奖的时候,却因为作协领导故意“使绊子”,引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争议故事。

“开天辟地”!一经问世即受到高度赞誉,史诗大作终获出版

上世纪80年代,陈忠实与路遥、贾平凹并称为陕西文坛“三驾马车”。陈忠实在西安长大,他的青少年时期,就热爱文学,喜欢读书。早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在作业本上写下了人生第一篇短篇小说《桃园风波》。在1965年,他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夜过流沙河》。1979年,陈忠实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当时,路遥的《人生》出版,一时间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这部小说对陈忠实触动很大。当时他就说:“我要创作一本死了以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书。”后来,陈忠实回到老家,远离尘嚣,潜心创作。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写出了《白鹿原》。

刚写出的时候,陈忠实一直不确定是否能够出版。1992年3月31日,陈忠实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他听到伟人南巡讲话的报道,其中关于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讲话,让陈忠实大感振奋。他敏感地意识到,中国思想文化的春天,也将随着自然界的春天一起到来了。他的《白鹿原》出版有望了。

也正是在前几天,陈忠实将《白鹿原》的手稿,忐忑不安地交给了两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近50万字的手稿,厚厚一摞。陈忠实曾设想过很多交稿的情景,他甚至想对他们说:自己将生命交给了他们。可是当他将手稿交给编辑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仅仅在稿件上,拍了几下,就算完成了自己自己酝酿已久的交接仪式。

那天,陈忠实请两位编辑在金家巷作协后院的家里,吃了一顿头茬韭菜饺子,20多天后,陈忠实收到了编辑的回信。在信中,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用这位编辑后来的话说,评价就是四个字“开天辟地”!

1993年6月,《白鹿原》单行本正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数是14850册。由于当时的文学市场比较萧条,这个数量已经属于冒了一定风险。然而令陈忠实自己也没想到的是,《白鹿原》大受欢迎。致使印刷厂一印再印。到10月份就已经进行了第七次印刷,累计印数达到了564850册。

紧接着,除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白鹿原》,各种版本也出现。包括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越南、法国等地的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繁体版、日文版、韩文版、越南文版、法文版的《白鹿原》。还有各种平装本、精装本、线装本、毛边本应有尽有。

在2012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4册一套的手稿本。这是我国第一次为健在的作家作品出版手稿本。而且由于《白鹿原》在文学界的崇高地位,小说内容本身的厚重经典及影响力,此书还被收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等多部仓鼠系列。

截止2016年陈忠实去世,《白鹿原》已经累计发行了160万册。

“怎能选它”?茅盾文学奖评选时的波折,无法阻拦传世之作的获奖。

然而如此深受欢迎,地位崇高的文化作品,却在茅盾文学奖评奖时候,经历了一番波折。事实上在《白鹿原》出版后,虽然深受业界和读者的好评,但是在国内也存在某些争议。据说当时中宣部的部长就对《白鹿原》有指示和批评。

在1995年10月,茅盾文学奖初评的时候,有多大100多部长篇作品入选。当时需要从这100多部作品中,筛选初20多部进行投票。当时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也是作协副主席翟泰丰就在办公室。然而他的希望是,《白鹿原》不要被评上。可是让他愤怒的是,《白鹿原》竟然全票通过。

为此翟泰丰气的在办公室中大喊:《白鹿原》有什么好?你们要选它?按照规矩,初选出来的20多部作品,需要在1996年进行终评。但是作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的翟泰丰,担心《白鹿原》被评上,就故意压着这部作品不评。

然而一直压着也不是办法,到了1997年,翟泰丰知道必须要拿出来进行评选。不过他又动起了歪主意。听从了一些人的建议,他故意请了很多老左派来担任当年的评委。他认为,这些人评选,一定不会选《白鹿原》得奖。这样就可以让这部作品自然落选。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评奖过程中,老马克思主义评论家陈涌第一个发言。他直接就全面肯定了《白鹿原》,等于在评奖现场定下了调子。

陈涌的意见包括,《白鹿原》这部小说,在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艺术上也非常好,包括结构、人物、语言都很出色。后来陈涌还专门到东单书店买了陈忠实的两本书,还写了3万字的评论,发表在《文学评论》上

在终评结果出来的前一天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专门给陈忠实打了电话。主要是宽慰他,作品很好,但是鉴于形势,不要抱希望,心态要放好。在评奖的第三天,评委会主任很高兴地给陈忠实打来电话。告诉他说看来评上是没问题了,但是有个问题是,个别地方可不可以修改?陈忠实当时问清楚了哪两个地方需要修改,但最终都并没有改动。

最终《白鹿原》被评为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很多人都认为,《白鹿原》应该是茅盾文学奖作品中最配得上以“史诗巨作”来形容的作品了。然而因为作协领导的“使绊子”,也使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曾被称为“用时最长、波折最多、最富有戏剧性”的一届评选。

可以说,《白鹿原》能够评上,恰恰是给这个奖和评委们体面。尽管茅盾文学奖在评选上,总是难免存在着争议,但如果连《白鹿原》都落选,这个奖的权威性也好无异味会大大受损。

在得知《白鹿原》获奖后,贾平凹曾这样感言:“其实,在读者和我的心中,《白鹿原》五年前就获奖了。现今的获奖,带给我们的只是悲怆之喜,无声之笑……作品的意义并不在于获奖,就《白鹿原》而言,它的获奖重在给作家有限的生命中一次关于人格和文格的正名。”

长盛不衰!独特的作品生命力,令其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

确实如此,尽管《白鹿原》一经出版发行,就创造了半年内连印8次的惊喜。但是在当时,也遭到了一些冷处理。比如当时就有不许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规定。直到在小说出版20周年的时候,久经波折的电影《白鹿原》,才终于确认全国公映。

《白鹿原》这部作品,之所以拥有如此广大的读者基础,更在于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矛盾的反映都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陈忠实的笔下,主人公白嘉轩恪守道德,做事光明磊落,讲仁义、敢担当。却难以适应社会思潮的急剧变化。

对比白嘉轩只懂得刻板奉行乡约族规,成为革命事业的“封建堡垒”。田福贤、镇嵩军这些人却在明里暗里地搜刮民脂民膏,彰显了人性的丑恶。但是田福贤在鹿子霖遇难时,营救鹿兆鹏的过程中,又显示出难得的仁义。

整部作品内容宏大而厚重,它的创作本身,就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答复。对这痴迷文学的一生,给出庄严而崇高的答复。2012年9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逸夫会议中心,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白鹿原》出版20周年庆典暨名家学术论坛。

《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电影导演、舞剧导演以及作品首版责任编辑等,齐聚一堂。这20年来,《白鹿原》先后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连环画,一直到电影、电视剧。此外,基于电影《白鹿原》的拍摄需要,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2013年,在陕西蓝田县前卫镇斥资六个亿,打造了以小说《白鹿原》及同名电影为文化载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

在产业园中,白鹿仓景区、白鹿原民俗村等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总的来说,在进入到IP时代,全产业链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共生共赢的局面势在必行。也成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

到了2017年,电视剧《白鹿原》的热映,再一次将本作品推上了热搜榜。在京东的图书专区中,《白鹿原》销量进入销售榜前十。可以说自诞生以来,《白鹿原》至今长盛不衰。

2016年,陈忠实去世。但是《白鹿原》这部作品的生命力却从未消退。陈忠实曾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充满苦难和艰辛,对于它腐朽的东西要不断剥离,而剥离本身是一个剧痛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白鹿原》所展现出来的凝重与深邃,才能打动如此多的读者和观众。

尽管在问世初期,一些作协领导因为观点原因,希望能够对这部作品进行打压。然而它所展现的厚重感与艺术性,是无法掩盖的。我们总说,在现代社会,人们行走在通往现代文明的过渡地带。但是当我们回望过去,会看到传统的宗法文化有时是一座桥梁,有时也是一个路障。

通过《白鹿原》这部作品,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欲望有时在敲响自由的鼓声,有时就将人引到可怕的沼泽地带。不论如何,哪怕生命再过卑微,都应在自由和文明的框架下,努力活成腰杆又硬又直的人。


招宝妈兼职

不想打工就加入我们一起赚钱吧!不投资无风险会智能手机就行,只赚不赔收入可观微信号:sha142703

文学投稿

邮箱:sxhjzyq@163.com

注:投稿先关注本号,如需要加编辑点评微信微信联系。


请点下面的“分享”“在看”,让更多的朋友看到。谢谢你的支持!


散文大家
名家散文,原创散文,文化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