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K叔,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修改明天晚上闭门课的PPT,还没有进群的话,抓紧时间了哈,这场直播,仅对群内的小伙伴免费开放,没进群的话,是听不了的。
还不了解明晚课程的小伙伴,点击文章链接:《32岁体制内辞职创业,37岁财务自由却突然患病,人到中年,要认输吗?》进行了解。
已经了解的话,直接扫码进群,群内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会送一行定制礼盒,还会送实体书,明天晚上7点30分,闭门课见哈,群内小伙伴免费参与。
进群后记得问群主小K同学领取价值299元的目标必达工具包,群里见。
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大半年才跟我见一次面,我以为是因为她很忙,前天才知道原因——没劲。
“你知道吗,我现在周末买菜,明明小区门口的超市蔬菜更多、更便宜、更新鲜,但我就不想多走那200米,总是在线上买更贵的菜,直接送上门,多省事。”
不知何时起,“省事”成了她的口头禅,仿佛“心理罢工”了一样,内心的力量在抽丝剥茧般一点点消失,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
想报个网课提升下能力,下班后却只想摆烂,没力气学;
想好了周末要做一些喜欢的事,真到那天却只是睡懒觉、发呆、刷手机;
网上刷到一家很不错的店,离家不远,心里很想去,屁股却“黏”在沙发上不愿动;
和朋友约看电影,走到门口却觉得:出门一趟多费劲啊,不如躺床上刷3分钟电影解说视频……
如果你感觉“中枪”了,那么你的“文化体力”可能也所剩无几了。
文化体力,是指追求带有自己喜欢的文化性质的行为、活动的力量。
比如,有人特种兵式旅行,一天逛两个展会、三个景区、四个书店,这就是很典型的“文化体力牛人”;
而有人下班回家,只想先刷一个小时短视频,连抬手开灯的力气都没有,就属于“文化体力虚人”。
我们都会有累了、倦了的时候,允许自己适当休息,才能安抚好疲惫的内心。
但如果文化体力消耗殆尽,就会出现“心理罢工”的现象:
有趣、有价值的事情统统退居二位,追求“省事”成了生活第一准则,而人也因此变得空虚乏力。
那么,我们的文化体力为什么会日渐走低呢?
到底是什么吸走了文化体力?我们该如何重新拥有力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今天,想跟你聊聊:文化体力再增长。
希望今天这篇文章,能帮助到那些总感觉“没劲”的人,找回一点点掌控生活的力量。
文化体力,活着的强心剂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的男主小麦,本来是个对生活很有热情的“文化体力牛人”。
他的艺术品味独具一格,喜欢小众电影和书籍,打游戏技术一流,看见路人谈论畅销电影会嗤之以鼻......
然而,开始朝九晚五上班后,小麦的文化体力肉眼可见地变虚了。
不想打游戏,不想听音乐,不想看电影,连女友买回他最爱的漫画,竟然都看不下去。
空余时间唯一的消遣,是玩类似“消消乐”的游戏。
女友觉得他太“颓”了,两个人再也不能像当初一样一起欣赏电影、音乐和漫画。
于是,她选择了分开。
电影名为《花束般的恋爱》,隐喻了男女主的文化体力差异:
最开始两人都很饱满,像刚刚绽放的花朵一样。
比如,会一起坐在深夜的小吃店里,围绕“耳机的左右声道到底能不能分开听”讨论很久。
后来男主被生活榨干了“文化体力”,两人再也碰撞不出火花,感情也随之枯萎。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到:
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万事万物发生联系,尤其是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联系带来的共鸣、回应及恰好的挫折,会让人慢慢产生一种适应社会的“适应性自体结构”。
就像一位网友总结的:能让你适度发疯的东西叫做“兴趣爱好”。
它能完全牵动你的情绪,使你为它哭,为它笑,为它哐哐撞大墙。
如同我们热爱阅读,会为一句话忍俊不禁,也会为另一句话泪流满面。
这种情绪共鸣,让我们感到被外界接纳、看见,由此产生一种存在感,统整感。
比如读书带来的一些挫折性体验:感觉这本书不是自己的“菜”,不太认同作者的一些观点,读到一半读不下去……
这些可以克服的小困难,也会让我们调整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方式,提高适应力和稳定性,更好地投入进去。
所以,拥抱兴趣爱好,可以让我们内心更加强大,更好地适应外界。
我在我爷爷身上就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个过程:
他是当年的市高考状元,就读于哈尔滨大学俄语系。
为啥农民出身的爷爷会学俄语呢?
因为他家隔壁住了一个俄罗斯人,房子隔音效果不好,他经常能听到对方说俄语、听俄语广播。
耳濡目染之下,爷爷对俄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白天跟父母下完地回到家,再累也要去俄罗斯邻居门口蹲一蹲,跟他聊几句俄语。
为了学俄语,他可以花好几天时间,去图书馆查一个文献;
可以在冰天雪地里借着月光看俄语书,冷得直哆嗦也兴致盎然。
对俄语发疯一样的热爱,使他成了一个“文化体力牛人”,只要跟俄语相关,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然而,到爸爸和我身上,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虽然我们也喜欢俄语,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懒得啃枯燥的专业书,更喜欢读短平快的《故事会》,爷爷留给我们成箱的文献,全部堆床底积灰。
偶尔拿出来翻一翻,读不下去又放回去。
爷爷把一切都传承给了我们,唯独没办法传承文化体力,于是我和爸爸的人生里,各有各的空虚乏力,很难再有爷爷这样的内在强度和人生高度了。
为什么我文化体力会变低?
看到一名网友说:“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就会明显感到我的文化体力正在被不断削弱。”
其实,剥夺文化体力的不止工作,还有以下4个原因:
1、人际距离太远。
想约朋友看电影,A要带孩子,B要加班,C有事要忙,D在跟男朋友吵架……
大家各有各的事,根本约不到人,拉远的人际距离,导致文化体力被孤独感削弱。
光是“没人陪”就够让人沮丧的了,想想还得一个人做这做那,心情更“丧”,还是算了吧。
2、心理空间变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会:
左边是生活压力,右边是工作压力,一左一右两面墙,压着我们往中间挤。
事业和学业越来越卷,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越来越扁平狭窄。
好不容易闲下来,只想喘口气,做些不用动脑子的事情,摆烂放松一下。
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思考一些阳春白雪的浪漫理想呢?
3、空心病的影响。
很多文化体力虚人,可能都有“空心病”。
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经常感到空虚乏力、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认为,“空心病”已经是一个时代共同的情绪病。
很多人连活着的意义都不太能找到,能不能找到文化的意义,并从中体验到热爱的乐趣?
答案悬而未决。
4、核心自体的匮乏。
科胡特认为,追求热爱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自体结构,会慢慢成为核心自体(nuclear self)的一部分。
核心自体,是指能够把自身的感受广泛连贯地联系在一起,比如不会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负面情绪、幻听幻视;
并且能够以连续性的方式体验自身和他人,比如今天明天后天都喜欢读书,不会今天喜欢、后天不喜欢。
在科胡特的观点里,自体是个体一切成长、发展的基础。
核心自体稳定、强大了,我们才不会“突然变一个人”:今天体会到一个自己,明天感觉又是另一个自己。
核心自体虚弱匮乏,人就会陷入一种内在的“贫穷”状态:
状态很不稳定,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
或者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有很多不切实际的负面情绪,真到做的时候,又觉得没兴致了。
尽管成为“文化体力虚人”,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怀念过去那个充满文化体力、热爱生活的自己。
文化体力再增长,是一种什么体验?
读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文化体力减弱,似乎是一件不可逆、不可抗的事。
学生时代挑灯夜读的干劲,到30来岁只剩下开关灯的力气,也很正常。
除去年龄增长因素,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也在寻找: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点亮死气沉沉的生活?
《十三邀》第七季,许知远采访蔡皋这一集,让我看到:
一个人是如何实现“文化体力再增长”的。
蔡皋是一名绘本作家,今年77岁,获得了“插画界的奥斯卡奖”,作品盛销国内外。
她有一本手账,里面画满了记忆中的趣事:
童年时怎样帮妈妈搓麻线、纳鞋底;
小时候外婆怎么做甜酒、粽子、坛子菜;
还有一棵被砍得只剩树桩的大树,她用20年时间观察它,怎么重新长出树干、枝叶,再一次亭亭如盖。
蔡皋的童年非常坎坷,频频遭人白眼,上学都得抄小路绕开人群。
她的内心也曾有过虚弱的时候,但读书时期,她接触了文学和绘画,晦暗人生就有光了。
文化的光,在她心里一亮就是几十年,后来每每遇到难受的时刻,这束光都会把她“捞”起来。
或许是得益于此,她也想把这束光打到更多人心里。
“我觉得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如果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尊严,这种人是有力量的。”
于是,蔡皋开始画绘本,此后毕生都在追求一件事:
像小孩一样画画、写字、思考。
蔡皋认为,小孩的视角最明亮纯粹,也最原始有力,TA们会本能地对一件事产生兴趣。
而这种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心怀热爱的心态,就是点亮生活的那把钥匙。
心理学家科胡特也有过这种体会:
他曾接触过一个愤怒的女病人,无论怎么分析,都搞不懂她到底在愤怒什么、想表达什么。
于是,他抛开自己十多年的心理学知识,咨询时,把自己变成一张充满好奇心的白纸。
这时,他惊讶地发现:我能听明白她在讲什么了。
放下纠结固执的念头,像孩童一样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耳边所听,都是心底的自白;
眼里所看,都是本真的画面。
到那时,我们才能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与自己热爱之物,碰撞出充满力量的火花。
我们真的可以,重新拥抱自己的生活
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空虚乏力的状态,重拾文化体力呢?
1、回到“累”的状态里,把“累”活出来。
精疲力尽时,人们第一反应是放松、摆烂、睡觉,但累是需要被呈现的。
加班回家、应酬结束、哄完孩子时,别急着休息,先试着觉察:
我的表情究竟有多疲惫?
我的声音是不是都开始沙哑了?
我走路的步子是不是拖拖垮垮的?
看清楚自己的情绪,才能看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2、给内心解绑,接纳虚弱的状态。
请记住这三句口诀:
别逞强,别掩饰,别伪装。
累就是累,是个人都会有累的时候,不要为此感到羞耻、内疚。
看到自己的确沉浸在虚弱状态里,不做任何辩解掩盖,反而会“松了口气”,诚实面对自己。
比起逃离虚弱,看见并接纳虚弱其实更能重燃力量。
3、回到“儿童自我状态”,带着好奇心去看世界。
儿童自我状态,是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的自我状态理论。
它是指,个体以幼年时的方式进行思考、感觉和行为。
比如,翻出小时候写的日记、画册和手工看看,体会一下当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或者,重温《海绵宝宝》《天线宝宝》《巴啦啦小魔仙》之类的节目。不要开倍速加快,哪怕看不进去,只能听听声音,也试着去感受一下当初那种纯真的氛围;
又或者,趴在窗前眺望外面,看云朵像不像小狗,建筑物像不像积木,人群像不像小蚂蚁。
感到自己差不多沉浸进去了,再试着带着这种感觉回到成年人的状态里。
这时,你会感到有些成长发展、品味生活的冲动,会再次想要去读一本书,看一场好电影,做自己曾喜欢做的事情。
写在最后
有些事,可能刚开始提不起劲去做,可真的做完,会发现比刷手机的恢复效果好很多。
有一个充盈的精神空间可以提供养分,是无比满足且愉悦的事,再平淡的生活也会让人有所期盼。它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进而热爱整个世界。
作者介绍:
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此刻心理APP入驻咨询师。真实姓名:李心洁。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严选心理咨询师,为大众心理健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专业处理婚姻情感、原生家庭、抑郁情绪、失眠焦虑、社交关系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