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
这是2024年以来很多行业不约而同喊出的一个口号,其背后体现行业内卷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愈来愈强的国际竞争力。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出海真的有钱赚吗?
在医疗器械行业,这显然是个不争的事实,迈瑞医疗约40%的营收都来自海外,英科医疗海外收入占比甚至超过80%,它们均是行业排名前列的头部企业。
而推动营收的是需求。
举例来说,2021年全球约5.37亿糖尿病患者催生了血糖监测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41亿人,占比为26.7%,但我国市场规模占比却明显偏小。
数据显示,2023年预计全球糖尿病监测市场规模359亿美元,其中我国为19亿美元,占比仅有5.29%。
不过,这不代表国内企业没有了成长空间,更何况企业还能通过出海获得更大的市场。
2024年12月3日,长沙血糖监测公司三诺生物便以一份公告打开了出海的大门。
公司和欧洲一家医疗器械诊断公司签订了经销协议,使其能在接下来的7年于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设备)”的销售。
三诺生物出海稳了?
1、渠道端万事俱备
值得一提的是,继公司与欧洲经销商签署合同后,近日,三诺生物又紧随其后获得了FDA的注册受理,便有望在明年上市,从而实现欧美市场的全覆盖。
可以说三诺生物为出海准备已久,先后在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多个国家成立分子公司,布局东南亚和南亚市场,且在欧美地区还进行了有关控股合并,将销售渠道拓展到全球。
所以,2023年三诺生物的海外收入已经颇具规模,实现海外收入14.18亿元,占总营收比达到34.94%。
2、产品端想象力十足
前面我们就说到,公司要出口的是连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简称CGM,这是一种新型不需要刺破手指的血糖监测产品,可以使患者佩戴后连续8天或15天进行血糖的监测。
也正是这款产品有着极强的销售潜力,2015-2020年其市场增速明显超过传统血糖监测产品(BGM),到2020年渗透率提升到了21%。
同时机构预计,到2030年CGM占全球血糖监测市场比重有望达到49.4%,占据半壁江山。
而三诺生物,不仅推出了全球首个第三代CGM产品,极具竞争力,而且率先打开了出口市场,有望迎来放量。
那,三诺生物未来成长怎么看?
第一,新产品CGM,打造二次增长曲线。
连续血糖监测产品CGM其实是三诺生物2023年推出的新产品,在此之前,公司主要销售的是传统血糖监测产品BGM。
三诺生物坐稳国产第一血糖监测品牌,2023年正是凭借BGM传统产品占据了零售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院内市场还未达到那么强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海外品牌领先的主导优势。
不过这个市场地位已经足以超过鱼跃医疗、微泰医疗等同行业企业了。
所以,新产品的上市和出海都属于三诺生物的二次增长曲线,并且截至2024年618期间,公司CGM销量突破30万盒,已经取得排名第一的成绩。
第二,产品壁垒高筑,有望保障可持续增长。
话说回来,因为新产品刚上市且海外市场刚拓展,产品价值还未充分体现出来。
只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产品得知,三诺生物是有明显竞争力和壁垒的。
一方面,从研发难度上就能看出来,CGM产品被归类为风险最高的III类医疗器械,且公司花费了14年才最终研发出来。
另一方面,三诺生物的这款产品是全球唯一的三代产品,对比同行业企业有着明显的竞争力,甚至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着极高的性价比。
所以这款产品在同时具备竞争力的基础上,有望保障公司可持续增长;而且对于公司自身来说,新产品定价也明显比传统产品高,更增添了一份逻辑支撑。
第三,业绩受到短期扰动,迄待困境反转。
接下来,我们落脚到三诺生物的业绩上来。
让人不解的是,为何公司最近两年的业绩这么差?继2023年业绩下滑后,2024年前三季度依然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特别注明:2023年进行子公司并表后仅对2022年进行了追溯调整)
其背后原因自然要从传统产品身上找,其中新产品迭代对其造成冲击或成为最大原因,直接导致了公司2023年产生了约1.1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时2024年以来也是为了加快新产品的推广及上市,销售及研发费用率提升才拖累了利润。
只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根据2024年半年报,三诺生物的营收增速下滑或主要是非血糖监测产品扰动,即其他产品销售因为规模不大受到外围环境影响而下滑,而血糖监测产品的营收、毛利率仍是提升的。
也就是说,公司当前的毛利率在提升,但因为没有覆盖提升的费用率从而导致了净利率有所下降。
不过不要忘了,如果今年4季报公司不再减值的话,净利率相比去年一定会有提升空间,三诺生物在最近的投资者关系中表示,构成2023年主要减值因素的两大子公司,今年的商誉减值风险较低。
所以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了55.23%、8.54%,相比于2023年均是提升的。
总之,三诺生物身为一家血糖监测龙头,2023年大卖40.59亿元,堪称一家隐形龙头,而现如今公司更是凭借竞争力,紧抓出海风口,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当然还存在的问题是,公司当前业绩尚未反转,后期新产品能否帮助三诺生物力挽狂澜还需要持续跟踪。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