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养生丨晒背酌酒

文化   2024-07-15 11:56   湖北  

夏日的太阳,尤其是三伏天的太阳,是补充阳气之能量之源,是千金难买的灵丹妙药。

“冬病夏治”和“三伏贴”已被大众熟知,而更加物美价廉的晒背,知道的人却相对很少。

1


三伏天的太阳光
是扶阳排邪的最好时机

《黄帝内经》里说“无厌于日”,就是说在夏天,该晒太阳就不要躲着,该出汗就不要怕热。

中医讲天人相应,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必然受天地自然的规律约束,我们的气血也随着天地变化而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受天地规律影响,我们人体情况亦是如此,阳气外散外浮,气血聚集体表,毛孔张开,腠理开泄,日夜耗阳,同时暑季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则必然内阳中虚(内寒),所以夏天我们要顺养体内的阳气,阳气的向外透散的过程中可顺便把体内的伏邪排出体外。因此,夏季是内阳易虚的季节,也是扶阳、排邪的重要时节。

这当中要数三伏天时,人的阳气最旺盛且向外开散,毛孔张的最开,易发泄到体表,所以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2


晒背,就是给督脉充电

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阴经多行于胸腹部。

后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

膀胱经在中医经络里是一条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重要经脉。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堡垒,那么膀胱经就是守护这个堡垒最忠诚的“战士”,他可以为人体抵御各类病邪的侵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这条最重要的膀胱经。

两条经络恰恰又是容易发生淤堵、受寒的,阳气在督脉中受到围困,去不到该去的位置,人体就会出现“故障”,腰背疼痛,腿疼腿凉腿抽筋等。

追溯到人力耕种的时代,农民们成天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地劳动。尤其是耕种季节,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工作。

这样的工作有两点好处,第一点,使督脉接收了大量的太阳能量;第二点,腠理开泄,毛孔张开的状态,正好为体内伏邪打开了一条外散的通路。

所以毛孔的一收一泄,谓之阴阳之一开一阖,开合之间,在田间地头耕种的农人们,身体便越来越硬朗起来。

小时候想晒太阳还是很方便的,因为当时住的大多也是平房,或者楼层低的楼房,首先日照不会被遮挡,没事儿的时候,还能搬着小板凳去楼角、屋檐下面晒晒太阳。

现在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上班早出晚归,只有路上可以见到些微阳光;而经常开车的朋友连这点儿晒太阳的时间都省略掉了,不但晒不到太阳,进了办公室,最需要有强大阳气来保护后背,还得让冷嗖嗖的空调顶着吹。

所以,三伏天就是上天赐予我们回归传统的好机会,和太阳光来个亲密接触,用晒背来吸收太阳光的“元阳”,不仅可以提升阳气,升级体质,连陈年老寒气都可以排掉。
3


晒背,如何晒才能事半功倍?

这里有一个民间小故事,在清朝道光年间,一个号“天休子”的神秘人,著《修昆仑证验》一书,传下古法,告诉后人:三伏天晒太阳,不但能治病,还能治大病。

分享原文如下:

“凡男妇头风、脑漏、牙疼、耳肿、脚气、臁疮、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风寒、湿热、虚弱、酸软等症,于三伏日巳、午、未时,赤身于烈日中晒之,不论新旧大小病症,概能痊愈除根,即妇女月事,亦可晒,通天地化育神工,难以殚述。第不可遮盖著衣,乃致受热也。”

“有人传以晒法者,伏天赤身于烈日中晒之,汗如水流,风来凉爽,不觉其热也。”

古文基础好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大概的意思就是:

有人传下了一种方法,在三伏当天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9点~11是巳时,中午11点~1点是午时、1点~3点是未时),赤身在烈日中暴晒。

古人发现,三伏这一天做足日光浴,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陈年旧疾,也可医新病,效果好到没话说,就算女人在月事期间,也可以晒。

伏天赤身晒太阳,汗流浃背,但是并不觉得热,反而更能感觉到风的凉爽。

4


晒背的要点和禁忌

刚晒的时候,也许会感到一阵热、烫、烦躁,但是晒完回到家里,反而觉得身轻体爽,内在一股清凉油然而生,瞬间从一个夏日油腻青年变成干爽的小清新。


晒完第一天就发现自己后腰暖暖的,像个小火炉一样,无需借用空调电扇了,身体自带调节冷热功能,反正就是感觉里外都很通透。

5


晒背要点

1、晒背时间和时长:

晒背最适宜人群:虚寒体质、寒湿内盛的人,经常便溏腹泻、四肢寒凉怕冷的人群。

第一次晒背,不必太长,20分钟起,主要了解一下自己身体的耐受性,如果觉得舒服还能接受,可以循序增加时间,一般体质推荐晒30~60分钟为佳。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千万不要贪图功效,把皮肤晒伤晒痛,会影响后续的日子。

第一次晒背,应该选择早上8~9点的太阳光,或者下午3点以后的阳光,此时阳光温煦,既有温度,又没那么灼热,更适合新手体验。

2、晒背装备、姿势:

晒背是直接与太阳光接触,男士可脱去上衣,女士可以选择小背心小肚兜,可以坐着也可以选择趴在瑜伽垫上,不需要抹防晒霜,赤裸裸地吸收太阳光效果是最好的。

忌:不可以直接暴晒头部,头部属阳,晒久了会头晕、中暑、胸闷。建议打伞或者用屋檐、帽子遮挡。

3、晒背饮水、饮食、药品:

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有的小伙伴夏天没啥胃口,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若不吃午饭,晒背出汗加上气温高,很容易低血糖,出现头晕心慌,缓不过气等。

晒中会流很多汗,请及时补充水分,饮水推荐:常温酸梅汤、绿豆汤、淡盐水。同时携带温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应急之用。

6


晒背禁忌

1、体质禁忌:

紫外线过敏者不能晒;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人不可以晒;气阴两虚或阳盛体质的人禁晒;年龄大的慎晒,需家人陪同;孕妇不可以晒;喝完酒不能晒。

2、晒完出汗期间,禁止吹风、直接进入空调房:

很多朋友中午晒背,下午2点赶着上班,刚晒得热火朝天,一进入空调办公室,整个阳气就会被闭着,立马胸闷恶心呕吐。也是暑热闭阻而无出路导致,可立马刮痧、放血泄热。

所以,晒完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一定要等汗停了,准备一件外套,再进入空调屋。

3、晒背避免长时间晒头:

头部属阳,晒久了会头晕、中暑、胸闷。不可以直接暴晒头部,建议打伞或者用屋檐、帽子遮挡。

7


晒背加黄酒,助排一身湿寒

酒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类别丰富,有黄酒、白酒、清酒、果酒之分,根据酒曲不同,又分大曲、小曲等,其中以纯粮酿造的黄酒最为养生。

黄酒养生,洑汁为佳 

黄酒养生,又以醪醴为佳品。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对醪醴的评价颇为传神——认为其为稻米的精微,可通五脏、疗身疾。

醪醴[[láo lǐ],即甘美的浊酒。在民间也被称为洑汁。

现代想要酿造上好的洑汁(醪醴),关键是选择得天独厚的地域,采用自然种植的糯米(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蒸制后拌曲浇淋降温入缸窖藏,酒曲在时空与温度的锤炼下,激发糯米发酵析出粮食的精微物质,酿造到出酒不能再额外兑入一滴水,以此来确保纯粹。

头道洑汁,会呼吸的气泡

留一绯黄酒,纯洑汁原浆酒

内经对醪醴(洑汁酒)的用法,略有提及:中古之时,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翻成白话文,大约就是:中古之时,人如果生病,喝一喝,就可以好。

 

现代研究,黄酒富含维生素B\E、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长期适量饮用,可以美容养颜、抗衰老、保护心血管从病理上来说,黄酒通经络,毒素不容易聚集,可以增强免疫力,确实不那么容易生病和衰老。 

 


温馨提示:

自然酿造无添加的洑汁黄酒,是自然发酵的结晶,在不同的储存环境下,会随着时光的流转发生不同的转化。比如由清变浊,由浊化清,由甘甜变酸苦再变醇厚,从清澈到有沉淀再到二次清冽等等,这些都是黄酒正常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如果想更好地品味黄酒,可以采用冰箱冷藏或窖藏的方式储存,如果想随缘品尝黄酒四时的岁月滋味,也可以常温避光存放,静待光阴的馈赠


欢迎品尝,祝君健康

文楚学社
正本清源,文化复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