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迭代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
刘宴兵
◎摘 要 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增长极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路径。要准确把握解决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在匹配产业转型升级、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多跨协同格局上存在的差距。要创新迭代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牢牢把握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创新构建“四链互通”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框架体系,迭代打造省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组合拳”“样板间”,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更好支撑服务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基于对新时代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成为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代命题。
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22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战略任务,确立了通过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举措,标志着职业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由原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发展阶段。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担负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两个大局”,深度聚焦“产教融合”这一核心关键,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助推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从教育的政治属性上看,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国教育鲜明的政治功能,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落实到职业教育领域,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人才观为价值旨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最大的政治优势,要发挥好这一政治优势,归根结底是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使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聚焦到职业教育领域,就是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
第二,从教育的人民属性上看,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从民生上抓教育。职业教育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是源源不断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随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人口、社会的重大结构性变化,民众对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需求愈加迫切,而职业教育是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类型。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和职业变革要求个人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实现终身全面发展,不断适应工作、学习、生活新场景,享受美好生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障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不断变革,国家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正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超越培养一般技能型人才的传统定位,能够更加主动、更高水平地对接技术变革、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需求,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重点领域,实现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模式、育人资源等与新产业、新职业、新岗位的动态精准匹配,着力培养大批国家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第三,从教育的战略属性上看,是以教育之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构建教育强国“四梁八柱”的重要一环,对推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要求为指引,面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新使命新任务,旨在通过与各类教育的有机协调发展,打造一条与以国内循环为主的产业链和科技创新链有机交融的教育链,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输送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支撑。二是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以“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致力于构建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的平衡样态,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壁垒,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三是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以坚守和平发展及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基本理念,能够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国际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服务全球产业优化升级、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探索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四,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上看,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全球化经济中,教育与产业融通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迭代等的关键驱动力,这是国内外职业教育探索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从澳大利亚的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学院、加拿大的能力本位教育、英国现代学徒制,到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以及日本的“产学官”联合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的多维度融合已经成为协同人才培养、协同科学研究和协同技术创新等的关键路径。与此同时,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职业教育发展便开始在与产业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明确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勾勒了产教融合的雏形;此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不断调整,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的战略任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地位不断提升、政策导向逐渐明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逐步上升为党和国家关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导向,标志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领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政策演进和规律探索有力证明,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现实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引领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切实推动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办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发展环境更加友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益强劲。当前,我国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职业教育要在提振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美好幸福生活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还面临着产教供需不匹配、资源配置不适应、育人效果不相称、自身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现实挑战。
第一,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在匹配产业转型升级上存在差距。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涵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准把握“产业生态从多元发展走向跨界融合”“产业形态从单一竞争走向链式合作”“产业模式从行业分工走向平台共享”“产业内涵从规模发展走向智能制造+”“产业质量从低端粗放走向高端精细”的内涵实质,对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高适应性是其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使得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通道不畅,人才培养不适应不匹配产业需求的现象突出;同时,由于传统观念、教育沿革、现实需要等多重因素交织,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晰、人才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相较产业发展、行业需求、社会期望和个人意愿仍存在一定差距,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短板效应”明显。这些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推动构建与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相匹配的教育结构、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第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满足人民教育期待上存在差距。现代职业教育践行“人人皆可成才”的育人理念,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为育人目标,担负着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职业需要的优秀职业者的重任,这也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价值旨归。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由原来的基础性技能劳动者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转变,这就要求其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能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更能为其在身心、创新力、责任感、精神价值等多方面成长提供充实的多样化教育路径,但目前仍存在显著差距。同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革新必须牢牢把握“紧密联系产业”这一核心关键,将“怎么转、怎么改、怎么提”具体落实在对口专业开设、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育上,科学谋划传统专业、新兴专业、热门专业和紧缺专业的布局,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转换为课程和教学标准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吸引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切实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现阶段,职业教育在这一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挑战。
第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上存在差距。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在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职业教育有益于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呈现平衡样态,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就业创业、消弭技能鸿沟、使社会整体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民众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资源配置不均、平等就业受限等困境,家长、学生、企业等相关主体在职业教育的定位、价值等方面存在认知误区,将职业教育视为“层次教育”“补充教育”,“不认可”“不选择”“不满意”仍然存在,与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定位不相符合。这就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活化教育资源运用、推动教育资源联合,通过惠及全民的职业教育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通过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使弱势群体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通过职业培训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创业,在保障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共同富裕上更充分地释放功能价值。
第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形成多跨协同格局上存在差距。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的联系更为紧密,是具有典型跨界性和融合性的教育类型。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开放办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充分融合的有效模式,但“校热企冷”“合而不深”等问题仍然突出,归根结底是“产”与“教”之间缺乏创新要素的“黏合剂”。这就决定了深化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多跨协同格局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迫切要求推动形成多元主体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办学机制,着重引导、支持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和市场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专业、项目、人才、平台和基地等为纽带,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型城市以及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等互利共赢、合作发展共同体,积极培育市场导向、供需匹配、服务精准、运作规范的产教融合服务组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迭代构建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面向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征程,职业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宏观上提高站位、中观上不断创新、微观上实践突破,毫不动摇地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共建生态链、畅通教育链、强化创新链、延展供给链上下功夫,充分依托重庆市打造全国城市教育重镇,迭代打造省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组合拳”“样板间”,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着力探索构建以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为鲜明特征的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第一,固根基:牢牢把握党的领导,保证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正确方向。在以职教之强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新征程中,必须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和必然要求。一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时代意蕴,精准把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方向,坚定不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事业。二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落实好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党领导下的职业教育现代治理体系,确保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办学方向。三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抓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党对职业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持续深化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牢牢把握职教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第二,强弱项:创新构建“四链互通”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框架体系。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和环节。聚焦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进一步厘清“融”的逻辑理路、打通“融”的体制机制、提升“融”的质量效果,真正实现“四联互通”是新时代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题眼”。一是聚焦深化多元教育资源共赢合作,共建生态链。不断探索建立多方育人主体参与、组织结构科学合理、运作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实现多元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互利共赢。二是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质教育链。引导职业院校主动优化专业布局,动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谋划传统专业、新兴专业、热门专业和紧缺专业的布局,增强专业设置的规范性和适应性;持续革新育人模式,聚焦产业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灵活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开发特色课程和教学资源,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不断充实职教师资队伍,不断提升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聚焦高水平应用技术研发,激活创新链。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头部企业、科技型企业共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科研创新平台,共建学科交叉、多元融合的协同创新团队,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开放共享、协同攻关,形成创新驱动职业教育科研及其技术技能创新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系统。四是聚焦助推现代产业的强劲发展,迭代供给链。以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才为目标导向,鼓励职业院校动态调整专业构成或专业方向,不断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精准提升职教人才的培养能力和产业技术的成果转化能力,有组织地增强与产业高速发展“同向同行”的供给链条和供给能力。
第三,扬优势:迭代打造省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组合拳”“样板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重庆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教人才资源丰富,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党和国家部署,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需要,重庆职业教育将坚持整体推动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聚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力攻坚,推动职教改革取得实效。一是在“专业与产业有效匹配”上重点突破。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由职业院校牵头,以“五金”新基建为主要内容,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职教贯通人才培养改革,着力提升职教专业与支柱产业的精准匹配度。二是在“教师与大师联合攻关”上重点突破。发挥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与企业技能大师在先进技术、高端产业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作用,探索构建“高端人才引领—产业资源导入—运行机制创新”的以职促研模式,重点推动高职院校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和企业难题。三是在“学校与企业同向同行”上重点突破。积极鼓励职业院校携手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职教国际合作联盟等职教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开发的职教标准、职教资源、职教装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第四,促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首创性、差别化改革。聚焦重庆承接的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腹地、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等重大国家及区域战略,重庆职业教育将以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强化特色优势专业群为抓手,不断优化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一是以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和建设智造重镇为重点,突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空天信息特色,提升服务两江新区国家级新区的能力。二是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重点,突出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特色,提升服务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能力。三是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点,突出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特色,提升服务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四个服务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能力。四是以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和世界级机场群为重点,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服务特色,提升服务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能力。
【作者: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来源丨2024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