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了,开学了,神兽也归笼了。看着孩子背着上学的背影,在边防工作,专门请假回家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的王营长也开心不已,满足不已。
让他开心的,是孩子如期的上学,进入了一个人生的新阶段,他也就放心了。让他满意的,是孩子上的这个学校,是当地最好的学校。更让他幸福的,是这个学校并不是自己房子的划片学校,自己是择校上学。
是的,他享受到了子女择校就读的照顾政策!
文|剑客行者
图|大唐
编辑|剑平
王营长知道的,是这个学校的学位很紧缺,说是一个学位千金难求一点不夸张。他不知道的是,为了他的孩子能够上学成功,当地的双拥部门可是花了不少力气的。
工作人员说,当他拿着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名单找到学校的时候,学校其实是有些为难和不情愿的,是不愿意接收的。毕竟学位紧张。
学校在查看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王营长的住房并不是学校的划片区域。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工作人员觉得找到了一个拒绝的理由,但是双拥办工作人员的话却让他有些失望:这个孩子的父亲有些特殊,根据规定他的孩子是可以根据军人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意愿安排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就读,归纳总结就是可以择校。
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具有择校权。工作人员的话,还真不是瞎胡说,而是真正有这样的规定,有这样的权利。
先看来源。《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明确: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下列规定给予优待: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根据军人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意愿安排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就读。
这段话怎么理解?义务教育。也就是择校的权利,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高等教育阶段不符合。
优待范围:共有四类:艰苦地区工作的: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重要岗位工作的: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较高荣誉的: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特殊身份的: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
根据意愿。这是关键,也就是如果军人不想在划片内的学校就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他学校就读。而这样的权利,是被国家承认的和保障的,也是需要落实的。换句话说,这些军人的子女有择校权,可以不受现在有关规定的约束,灵活选择学校。
可别小看了这个择校权,在很多地方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一些地方学区房动则几万的情况下,这份优待资格给予军人和军人子女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上学资格而已。
它节省了军人大量的时间,让军人不用为子女教育而操心,可以一心扑在工作上。
它给予了军人子女最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可以在军人不在身边无法陪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拥有一个更好地平台和未来。
它让军人的尊崇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让尊崇不再是说起来好听的事情,而是用起来好用的幸福。当其他人还在为学位而焦虑的时候,军人子女却能够坦然不慌张,这份坦然是千金难买的。
它是具有温度和硬度的。温度自然不必多说,规定的背后必然是对军人和军人子女最温暖的关心帮助,是暖心工程。而硬度呢,就是依法必须接受无法拒绝。比如焦作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抚工作的通知》:个人自行选择到学区外就读的,优先安排入学,学校不得拒收。
有人说,现在讲究一个公平公正,他们没有学区房,也不符合入读标准,却可以随意择校,是不是不公平?这算不算特权呢?
说是特权,笔者认为倒是没错。只不过他们的特权,并不是大家常说的意思,是一种特别、特殊的权益,目的还是为了更好保障军人的权益,落脚点还是让军人可以安心服役,解除后顾之忧。特权,不是特殊的权力,而是特别的权益。
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特权,源于他们的奉献。无论是在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或曾在上述地区工作累计满5年的军人的子女,还是平时荣获二等功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还是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都意味着军人的付出贡献很大。
这样的牺牲背后,也有家庭和孩子的付出,至少没有陪伴,不能给与帮助是客观存在的。都说要公平公正,你的父母可以陪伴,他们的父母为了国家不能陪伴,既然要公平,就从这方面进行补偿,也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不要只盯着他们得到了什么,还要问问看看他们付出了什么。从对国家的贡献来讲,似乎他们贡献的更多更有分量。更何况,他们的人数比较少,对于其他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
另外,随着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证明书等机制的健全完善,更确保了这一特别权力的公平公正,不会被错用乱用。
当然,笔者也有一些话想给军人战友们说,那就是择校权虽好,我们使用起来也需要谨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不少地方小升初的时候,还是会和户籍挂钩的。即使你当初使用了择校权选择了某小学,但是如果你的户籍不在有关范围,小学对应的初中你还有可能无法对接。而中考的时候,还有一个统配生机制,择校的人员将自动失去统配名额想去好学校要靠硬实力。归根结底,择校权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吧。
所以择校权虽好,但也有一些制度机制上的不足,需要你考虑清楚。或者转换户籍,或者把学习学好,等等。曾经和一位边防官兵交流过,我问他既然国家给与了你这个权益,想好选择哪个学校了吗?
军士说,有这个权力做保障自然最好,但他也不会为了择校而择校,也会结合实际选择最好的学校。所以这个特权,或许可以用自己也不会用。
说完这话,军士笑了,笑的那样的幸福和自信,也笑的那样的坦然和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