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自闭症儿子突破社交障碍的秘诀,就三字:玩、玩、玩

健康   2024-10-14 18:49   广东  


VOL   3440





我家孩子小七,在2019年底连续被三家医院诊断为自闭症,至今也有近5个年头了。


现如今,那小子已经普小二年级了,整天背个鼓鼓的大书包,闲庭信步地去上学去,正常上学、正常生活、正常与人交往,看起来与其他孩子也没啥两样。(详见:邹小兵点赞!全职爸爸干预两年,中度自闭症男孩各项能力接近NT )


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刚开始做干预的时候,就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奢望,而如今,却变得如此稀松平常。


以前,医生专家劝我不要对小七抱太大的希望,未来极有可能无法正常生活、上学和工作;亲戚朋友们,劝我赶紧二胎搞起,将来在我老了之后,好有个兄弟姐妹来帮忙照顾小七。


他们都是好人,但是,这些建议和话语,却像一把把利刃,血淋淋地刺入胸膛。


要知道,小七确诊时,才三岁多。孩子还这么小,我怎么能放弃对他的希望呢?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于是,我果断辞去工作,做起家庭干预,父子俩一起正面硬刚自闭症这个大boss。


从开始的艰难起步,到渐入佳境,再到胸有成竹,最终全部通关,我们取得了很难得的胜利。


只要闭眼回想一下,这4、5年家庭陪伴的往事,犹如一场自导自演的电影,一幕幕在脑海中重现。


干预孩子,是一套非常系统、复杂的工作,如果问我,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说:一定是社交。


本文,我想跟各位家长朋友说说,我帮助小七突破社交障碍的过程和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文| 小七爸爸
211硕士

世界500强企业高级产品经理
自闭症儿子小七就读普校中

编辑 | 王相明



对孩子来说,最关键的社交就是:玩




要做社交,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孩子的社交。


大人和孩子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眼中,玩就是最最最关键的社交。


一群小屁孩们混一起,无非就是各种玩耍,各种搞事情,玩得开心了,下次再来找你玩,闹矛盾了,要绝交了,那就是:“我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了!”他们就是通过玩来产生情感连接的。


刚开始做家庭干预时,我仔细回想了小七的成长过程:


之前主要是老人家在带,说教的多,玩的很少,总教他念各种古诗、三字经,认卡片,其实没有什么卵用,再加上我们做父母的也鲜少陪他,于是,他根本不懂怎么“玩”,只会傻不拉几地拿一些各种圆形的东西,不断地转,然后用眼睛死死盯着,根本不跟别人交互,看起来很诡异。


我知道,必须要改变,通过跟他玩,来提升他和我的交互性。

于是,我把家里那些古诗、认知卡片等桌面教学的东西,通通打包成一大袋,直接塞到床底下,然后开始计划着怎么带他玩。


我发誓,一定要还他一个充满玩乐的童年。


而且,在我眼中,“玩”就像一把削铁如泥的绝世神剑,只要用力挽起剑花,孩子的刻板、狭隘、自我沉浸等不良行为,通通会被劈得粉碎。






儿子玩开了以后,刻板行为竟消失了大半




于是,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接受各种沉闷的桌面教学干预时,我跟小七要么在玩,要么就在去玩的路上。


当时正好碰到疫情,干脆带他到老家乡下,几乎带着他把我童年体验到的游戏重来一遍,比如:


菜地里抓小蜜蜂,水灌蚂蚁巢,果林里摘香蕉、杨桃,鞭炮炸牛屎,小河里抓蝌蚪、螃蟹,到渔场里喂鱼、钓鱼,大江里撑船,山脚下野炊烧烤……


为了拓展他的兴趣点,我买了好多玩具给他,在家里装了满满三个大桶,后来他渐渐喜欢上了恐龙,总是说:“要红色的霸王龙。”于是,家里又变成了微型侏罗纪世界,各种电动的、拼装的、塑料的、纸板的,各式各样的恐龙玩具,应有尽有。我还经常套上恐龙头套,恐龙爪子,再绑条恐龙尾巴,跟他玩“恐龙吃人”游戏。


有次,在跟他一起抓蚂蚱时,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儿时岁月,顿感时间飞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于是,喃喃地跟他说:“30年前,老爸跟你现在差不多大,也在这抓蚂蚱,以前的蚂蚱又大又多,现在少咯。”


他看看我,估计没听懂,转头又拿根棍子去戳草丛找蚂蚱了。没关系的,我知道他总一天会懂的。


那段日子实在是“泰裤辣”,我仿佛真变成了30年前孩提时的自己,和他一起重温和享受童年美好的时光,真的很治愈。


我给了他非常棒的玩乐体验,他反馈给了我越来越好的交互。从基本不怎么理我,转变成天天把“爸爸,来”挂在嘴边;从只能进行一两个交互,转变成可以持续完成很多回合的交互。


这种变化,惊艳了我,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知道,路子是对的。


我认为,做干预很难面面俱到,胡子眉毛全部抓,需分轻重,那些跟玩相关的,我列为第一优先级,需要重点抓;跟玩无关的,我列为第二优先级,如果不是什么原则问题,暂缓处理。


像他吃饭要人喂,穿鞋要人帮,走路有时要人抱,有时说说火星语,做刻板行为等等,我都不认为是紧急问题,不影响玩,那就暂时不怎么管,抓大放小,这样大人和孩子能生活得更加轻松,玩得更加愉快,体验会更棒。等“玩”方面做得深入透彻了,再着力解决第二优先级的问题。


一通操作下来,我惊讶地发现,当我跟孩子把玩做得很好时,其他问题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甚至自动消失。


像刻板行为,就消失了大半,毕竟孩子有得玩,谁还会选择搞刻板行为呢?同时,他也变得更听我的话了,毕竟玩开了之后,双方会走得很近,自然更加愿意相互聆听,相互配合。


当孩子发现,跟大人一起玩,体验非常好,这种体验是他自己一个人无法获得的,他的社交和交互动机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因为孩子非常单纯,总是在追求好玩的体验。


这就是我把玩、以及玩乐的体验摆在首位的原因。






怎么帮孩子跟小朋友社交?有方法!




当时,虽然小七和我已经成为了很好的“玩乐合伙人”,但他是很排斥小朋友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小朋友也多,他就不敢去,总得等到别人都回家吃饭了,他才屁颠屁颠跑过去,一个人玩耍。有时候,小朋友走过来撩他,他就赶紧跑开。


我想起了伍佰老师的一首歌,叫《树枝孤鸟》,这歌名用在小七身上蛮合适的。


刚开始,我看他总那么一个人滑滑梯、挖沙子,感觉特别可怜,也特别担忧。他的社交,得对外发展才可以,不能总是孤零零的没朋友。焦虑过后,我就开始分析他的心理。


小七躲避小朋友,明显就是小朋友给他造成了不良体验,那么,这种不良体验是怎么来的呢?


我深刻思索后,认为极有可能因为这两方面:


第一、他缺乏跟小朋友沟通的经验,碰到小朋友,内心自然就紧张焦虑,不知所措,索性就跑开,让自己情绪得以平复。


第二、他以前在某些场合,跟小朋友出现过社交冲突(互抢东西或者相互推搡之类的),然后他内心敏感,能力又弱,肯定搞不过人家,内心落下一些不好的社交体验。这些体验让他认为,小朋友是不安全的,可能会伤害到他,这让他选择逃避。


想明白这些后,自然就有解决方案了。


我不能总让他自己去面对同龄人社交场合,而是跟他一起去面对。有我这个大靠山在,他内心才能不焦虑。


面对一群小屁孩,无非就是吃和玩,很容易拿捏。


在我们老家乡下,小孩好多都是散养的,自己到处玩,饭点到了就回家吃饭,大人没怎么管。


只要买些糖果饼干小零食,分发一下,就能吸引一些孩子过来,然后我就抓住机会组织大家和小七来玩游戏,我自然也参与其中。


玩的游戏,基本都是小七熟悉的喜欢玩的,这样他也不会太排斥。


一开始,我拿了一大袋恐龙,组织几个孩子来做恐龙世界,小七见有我也在玩,觉得有安全感,并没有跑开,只是坐在我一旁观察。那我就先跟那些孩子玩给他看。


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去拿恐龙,也摆了起来。虽然全程他没跟小朋友沟通,只是稍有参与玩耍,但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坚持做下去就对了。


乡下的孩子虽然外表看起来糙糙的,一个个却鬼精得很,知道跟着我们有的吃、有的玩,一看到我俩就赶紧围过来,有的甚至在我们经常出现的路口守着。


我也因此有了大把机会创造小七跟同龄人游戏的场合。


小七跟这群孩子混熟后,渐渐开始有些互动,会告诉人家这是什么恐龙,回答别人的问题,跟别人牵手拉衣服,或者拿一些零食去分享给别人吃。


后来,我们又开始玩一些简单的肢体游戏,比如:相互追逐,一起跳沙坑,等等。小七也都开始参与了。


再后来,他开始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他看不顺眼的小朋友,他就不借玩具,会说:“这是我的,不能拿。”


更好玩的是,有一个性格很温柔的双马尾小姐姐,无论叫他干啥,我家小子愣头愣脑地永远说:“好”,几乎百分百服从。


小姐姐叫他闭眼,他绝对不会睁开一条逢,小姐姐叫他过来,他马上屁颠屁颠跑过去,叫他帮忙刨沙子,他就使劲刨。


有次,我叫他回家,他已经爬上摩托车后座了,那小姐姐来了句:“弟弟,不要走,继续玩。”他就死活不回家了。


事实证明,小美女说的话,果然比老父亲的更管用,这也是人之常情吧。


家长是孩子对外社交的一个重要桥梁。如果只是创造同龄人社交场景,推孩子自己去社交,这或许并不是好的方式。家长领着孩子,自己以身作则与各种小朋友打交道玩耍,往往更好更高效。


我就是这样,最终成功帮助小七走了出去,交了不少同龄人朋友,突破社交障碍。



写在最后:


社交,是自闭症干预中,绝不可轻视的问题。社交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发展泛化过程,急不来,也强迫不得。


首先,得做好“内”,家长自己跟孩子要能玩起来,让孩子在这种亲子玩耍中,习得最基本的交互沟通能力,习得最基本的社交规则。


然后,就要带着孩子走出去,创造同龄人社交场景,带领孩子和同龄人沟通,交往。


按照这样的流程,不要着急,步步为营来做,往往能取得成效。


孩子社交那点事,说白了就是三个字:玩、玩、玩。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leiying@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大米和小米
大米和小米是中国领先的专注儿童发育与能力提升的全资源平台,提供科学的康复干预、融合支持、家长培训及科普咨询服务。已在全国开设40家线下中心,为上万名有语言、社交、专注力、学习等障碍的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康复服务,助力他们顺利入园入学,融入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