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向往的生活》的资深观众,让我以中立的视角来评价一下黄磊的烹饪实力。
根据节目设定,嘉宾们往往是在赶往蘑菇屋的路上才临时预订菜品,而黄磊总能随机应变,变换不同的菜式款待客人。
特别是在蘑菇屋初创时期,节目内容几乎都围绕着烹饪展开,黄磊甚至带领何炅、刘宪华用简单的铁板、锡纸和砖块搭建了一个简易烤炉,制作出烤串、汉堡和意面等美食。
从画面呈现来看,黄磊确实展现出了相当的创意和熟练的烹饪技巧,出品的菜肴卖相也颇为不错,显示出一定的实力。
然而,黄磊在节目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宋丹丹食用豆角后中毒的事件。
当时宋丹丹携儿子巴图做客蘑菇屋,黄磊准备了一道豆角炖肉。
在烹饪过程中,黄磊和宋丹丹为了确认豆角是否熟透而品尝,结果当晚两人都出现呕吐症状。而等到豆角完全熟透才食用的巴图和何炅则安然无恙。
这明显是因为食用未熟透的豆角导致的食物中毒,但黄磊却误以为是豆角太老而产生毒素,暴露出其烹饪知识的欠缺。
当然,黄磊也有擅长的菜品,只是观众无法亲自品尝,只能通过嘉宾的反应来判断。不过嘉宾们的反应,往往不尽相同。
譬如孙红雷赞不绝口的"赛螃蟹",谢娜和赵丽颖却反应平平。
那道完全用黄酒熬制的猪肘子,鹿晗吃时皱眉,连吃货陈赫也只是礼貌性地微笑不说话。
但何炅却表现出极度的享受,并不断赞美黄磊下厨时的从容与快乐。
还有一次制作的炖鸡爪,何炅吃得津津有味,那英却直言不讳地表示味道似乎不够入味。
虽然黄磊和何炅解释这是清汤口味需要蘸料,但一般来说,炖煮的鸡爪应该与汤汁的味道相得益彰才是。
此外,一些传统美食爱好者也对黄磊的创新做法颇有微词,比如在辣椒炒肉中加入酸萝卜……
虽然自称"吃锅包肉长大"的魏大勋并未表态,但网友们却无法接受,认为这种做法简直“倒反天罡”。
对南方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锅包肉加山楂的争议,但据网友科普,这相当于在干炒牛河中加入西瓜般令人难以接受。
在演艺圈中,艺人的特定标签往往源自综艺节目中的形象塑造,这种形象在某个阶段确实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为艺人带来可观的流量和商业价值。
然而,这些经由综艺营造的人物设定往往带有表演成分,其生存具有特定条件——例如真人秀中的慈父形象、情感专家等角色,实际上都是在特殊环境下呈现的产物。
令人困扰的是,部分艺人不仅没有在综艺热度消退后适时调整,反而刻意强化这些人设,试图将其打造成自身的核心价值。
以黄磊为例,自从确立了"厨师"的形象后,他便开始主演国产版《深夜食堂》中的温暖店主,推出“黄小厨”菜谱,创建美食类自媒体账号等,不断强化自己的"美食达人"标签。
更直观地说,如果失去了综艺节目的整体包装,这些人设终将失效。
某些艺人在真人秀中扮演智者,另一些在恋爱节目评论席上充当情感大师,这类标签仅适合在节目中使用,难道就能代表他们在现实生活或未来工作中都能维持这种光环吗?
普通观众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但某些演艺圈人士似乎坚信可以延续。
在《向往的生活》节目中,我们甚至看到黄磊以长者姿态对奥运冠军刘国梁讲述乒乓球竞技的本质,声称到达顶尖水平后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神境界和人生感悟等。
将应该定期更新的形象固化为永久标签,显然是一种错误选择。
就像演员若试图用十年前的角色光环在当下制造话题,往往会遭遇信任危机,黄磊的"徐志摩"滤镜就因在节目中朗诵《再别康桥》时出现多处错误而破碎。
虚构的元素就该以虚构的方式对待,长期混淆真实必然会暴露破绽,这个简单道理,艺人们心知肚明,只是利益诱惑过于丰厚。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黄磊身上堆砌了太多已经失效的光环,非但没有增添个人魅力,反而陷入了一种怪圈,让观众产生了反感。
当虚假的外衣一层层剥落,精心打造的完美形象也会显得做作、刻意而缺乏诚意。
对于黄磊近期的形象崩塌,社交媒体上有评论说:“时代变了,大人!”
这种说法既有道理,又不尽准确。但可以确定的是,群众对于自上而下的形象包装已经开始产生怀疑和批评的意识。
在过往年代,镜头就意味着话语主导权,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摄影机的引导和剪辑语境,处于被塑造的地位。就像《向往的生活》前几季,没人会质疑黄磊的烹饪造诣。
随着被营销手法"欺骗"的经历增多,观众们逐渐练就了"火眼金睛",已然掌握了识别各种套路的能力,懂得运用节目外的信息进行交叉核实。
譬如,为了验证黄磊的厨艺水准,网友们会依照节目中展示的食谱亲自尝试,检验是否真如何炅所称赞的那般出色。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绝大多数都只是"休闲网民",属于纯粹为了消遣而浏览网络的普通大众,面对专业的营销手段,不可能完全看透其中门道。
公众人物的形象崩塌既不会无端发生,也不会彻底消失,它只是在艺人群体中不断转移。
我们目睹他们建立人设、享受荣光,最终形象破灭……这个过程总是周而复始。
"人设"问题绝非黄磊独有,演艺圈中所有被推上导师和智者宝座的艺人,都难以避免这种价值重新评估和审视:
他们宣导的理念是否符合当今价值观?
他们塑造的形象中有哪些虚夸和做作之处?
黄磊自然应当为此负责,既然从人设中获取利益,就要承担随之而来的一切后果。
虽然现今他遭受群众嘲讽的过程中也夹杂着网友情绪宣泄的成分,但当初捧他上神坛时不也充满非理性因素吗?
可以说,人设就像一柄双刃剑。
相信随着公众情绪的平复,理性评价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不过在此之前,或许我们更该思考,这种“造神—塌房”的流量循环,究竟有何意义?
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若艺人们摆脱这种表面化的人设包装,以更贴近真实的面貌示人,或许能让双方都舒服很多呢?
点亮【赞和在看】,谈谈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