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剖宫产经历的孕妈妈们来说,“胀气” 堪称生娃后刻骨铭心的痛苦之一,甚至不少人将它排进了 “生娃最痛体验前三名”,直言 “比宫缩痛还让人难以忍受”。
尿了吗?
放屁了吗?
拉了吗?
在病房外,要是听到有人问这些问题,大家心里或许会感觉怪别扭的。可在产科病房里,医生们查房时常常问到,如果产妇回答“是”,医生往往会特别替准妈妈感到开心。
原来,医生苦口婆心叮嘱剖宫产术后要早翻身、早下地活动,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轻肠胀气带来的难受劲儿。
怎样做才能助力宝妈们顺利排气,摆脱胀气困扰呢?接下来,咱们就好好唠唠这个话题。
1
剖宫产术后为什么要排气?
生完宝宝后,医生护士都会叮嘱准妈妈们要尽快排气,防止肠粘连。剖宫产术后由于肠蠕动减弱,妈妈们会出现腹胀的情况。通常需要经过24~48小时,肠道功能才会逐渐恢复。
肛门排气(也就是放屁)是肠蠕动恢复的标志,表示准妈妈的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在肠蠕动恢复后再进食半流食或正常食物,会大大减少因为进食造成的肠胃不适。
2
剖宫产术后如何尽快排气?
尽早下床活动
尽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利于术后尽早排气。剖宫产术后6-8小时撤掉尿管后,鼓励准妈妈早下床。准妈妈可以根据自身体力情况,在家人的帮助下,适当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不过,也有第一次下床时会出现“眼前发黑”、“眩晕”等低血压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床上半坐一会,适应一下体位的改变后,再在家属的帮助下慢慢下床活动。
如果体力不佳,可先选择在床上活动,如多翻身等,这样可有利于排气,同时还可以防止肠粘连。
采用胸膝卧位进行锻炼
宝妈双膝跪在床上,呈跪伏姿势,两手平贴在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向床面贴近,脸部朝向身体一侧,双腿弯曲,让大腿与床面垂直。
图源:百度词条
膝胸卧位可使腹部悬空,增加肠管所占的空间,减少肠间挤压,同时由于肛门解剖位置及气体向上的原理,使气体更容易排出。
特别提示:进行膝胸位时,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根据伤口情况,以及准妈妈否耐受,还可以在腹部垫上被子或者软枕,减轻伤口带来的疼痛。
轻轻按摩腹部
准妈妈可在医生指导下轻轻按摩腹部,每2~3小时一次,顺时针按摩,每次10~20分钟。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肠蠕动,还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热水泡脚
术后6小时就可进行热水泡脚,从中医上来讲,泡脚对人身体有许多好处,脚底有个足三穴,是胃经的合穴,可以助消化,治疗腹胀、便秘等等。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找到这个穴位,因此可以利用热水泡脚的方式,刺激足底穴位,加快血液循环,达到排气的目的。
嚼口香糖
一些产妇在剖宫产后2小时内嚼口香糖,一天嚼3次,每次15至30分钟。结果嚼口香糖的产妇第一次排气时间为大约术后23小时,比不嚼口香糖的产妇平均早6.5小时。嚼口香糖是利用“假饲”原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
注意:由于口香糖含有木糖醇等多元醇,可能导致腹痛、腹胀,甚至腹泻,所以嚼口香糖不宜过量,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另外,由于受术后卧床的影响,也要注意谨防把口香糖吸入气管。
使用相关药物
长时间没有排气并伴有腹胀的准妈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促进肠蠕动的药物改善腹胀情况。
宝妈们通过口服乳果糖促进排气,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可以原型到达结肠,继而被肠道菌群分解代谢。同时通过渗透作用增加结肠内容量,刺激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缓解便秘,有利于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从而促进排气。
3
什么原因导致剖宫产后排气困难?
以上因素常常引起或加重准妈妈的腹胀情况,继而使排气延迟。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的肠粘连、肠梗阻也常以腹胀、腹痛、不能排气排便为临床表现。
因此,排气对剖宫产的产妇十分重要,若48小时仍未排气,应由医生鉴别属于何种情况。
文章精选
(点击词语查看文章)
出品:宣传拓展部
审核:吴慧
编辑:柚子
(部分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