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他们都是贾府的大恩人,为什么俩人的结局会截然不同呢?

文摘   2025-01-06 05:43   山西  


要说对贾府有恩情的两个人,一个是焦大,另一个就是张道士。



焦大是跟着宁国公出生入死,从死人堆里救了宁国公的命!



张道士是替荣国公出家的,这一替就是几十年,没娶媳妇没生娃儿,这牺牲不可谓不大。



这俩人都是对贾府有大恩的人,两个相比较,焦大对贾府的恩情更大,然而俩人的结束却有着天壤之别。



焦大从少年时期就跟着宁国公一起出生入死,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宁国公,就更没有现在宁国府后人的荣华富贵了。




没有东西吃,偷来东西给主子吃;两天没喝水,弄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就喝马尿,从贾府祖辈开始就对焦大另眼相看。



然而随着贾府四代的更迭,当年的祖宗们都逝去,谁还能记得焦大的功劳呢?



后来的小辈更是淡化,更何况又不是他们的亲身经历,真的无法感同身受。



而此时的焦大心里很不平衡,你们的祖辈们对我都是另眼相待的,怎么到了你们这些小辈眼里反而不把我当回事了呢?



这心里的落差啊!




就连尤氏也说:“那个焦大不过是仗着这些功劳的份上,祖宗在的时候都另眼相看,如今谁肯为难他去。他年纪又大了,又不顾体面,一味地吃酒,吃醉了无人不骂”



恰巧王熙凤带着宝玉、秦钟去宁国府做客,事后贾蓉就派焦大去送秦钟。



其实宁国府的仆人就是在欺负焦大,这么晚了谁也不想去,就派焦大去。




于是焦大就开始大骂了:“没有良心的王八羔子,像这样深更半夜送人的事你就派我,我要到祠堂里哭太爷去,哪承望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呀,你们成天偷鸡抹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不仅骂,他还不断的爆料宁国府的各种大瓜,这时的王熙凤觉得尤氏的性子也太软了,连个老奴才也管不好。



于是杏眼圆张,就命人把焦大的嘴给堵了。



众人在王熙凤的挑唆下,这才把焦大掀翻在地,用马粪把焦大的嘴堵上。



想来焦大真是活得憋屈,自己明明是有功之臣,却最后落得个被塞马粪的结局。



说不定最后连小命也不保了!




焦大的悲哀一方面有运气的成分,但最重要的也是自身的原因。




他的功劳贾府人人皆知,但他天天挂在嘴边,就会令人十分厌恶了。




人性如此,你虽然有恩于我,但你还不能天天说,说多了只能抹杀你的所有功劳。




但宁国府的后代也做得不像话,这就是焦大的运气成份,碰到一些骄奢淫逸的主儿,他们连自己祖宗的恩德都不感恩,不知道创业之艰辛,又哪里会感恩一个仆人呢?




做人,始终得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反观对贾府有恩的张道士,虽然一脸奸相,但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经常把贾母给哄得那个开心,那个欣慰。



如果不是因为张道士一把年纪了,真能当贾母跟前的小可爱了。



所以这张老道在贾府后人面前是有些脸面的,但他从不因为这个脸面而居功自傲,甚至把自己放到一个很低的位置,每次贾母去道观里,张老道都殷勤的伺候在左右,贾母称他为:老神仙。



贾府的后代们都称他为:张爷爷。



张道士知道贾母最疼爱的人就是宝玉,所以当着贾母的面大夸宝玉长得那个好呀,好的就和当年的国公爷一模一样。




说完还干抹两滴眼泪,说得贾母也是眼泛泪光。




夸完宝玉的长相又开始夸宝玉写得字好,夸宝玉做得诗好。




甚至还要热心的帮贾宝玉找对象。




请下来贾宝玉戴的通灵宝玉让全观的道士瞻仰祈福。




这一顿操作下来,即让贾母想起了他替国公出家的恩情,又让贾母觉得这张道士对我家宝玉真是识货。



焦大和张道士比起来,一个要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狂的很;另一个于悄无声息间就让人想起了他曾经的好。



是你你更喜欢谁呢?


往东十里有春风
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筛选,一起品读经典,探索人性之幽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