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之季,一年一度的科考又开始了,盛家的两位公子盛长柏和盛长枫都在忙碌的准备科考的事情,齐国公府的小公爷也不例外,大家都卯足了劲,准备在科考时大显身手,一举拿个好结果回来。
无论是公爷府还是盛府上上下下都忙得团团转。
有娘的孩子就是好啊!
大娘子在忙着帮盛长柏准备吃的用的,铺的盖的,笔墨纸砚,检点了一遍又一遍,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林小娘这边更是,盛长枫能用到的统统装入马车,用明兰身边小桃的话来说:“林小娘都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到考场上去了。”
看来无论这人有多少七窍玲珑心,在对待子女的心意上都是相通的,倾其所有,俯首甘为孺子牛。
盛府里能帮忙搬东西的人都去了,盛明兰则在闲暇之余做了三副护膝,两个是给家中两个哥哥的,另外的一个是给小公爷准备的。
当明兰把护膝送到大娘子房里时,大娘子亲手打开,翻了翻护膝,上面的针线尤如一条长龙,蜿蜒散开,整洁细致,手法娴熟,大娘子心里不禁暗暗称赞:“好手艺!”
大娘子的陪房刘氏在一旁说:“六姑娘托人送来护膝,说是给二哥哥做的,穿上可以抵挡寒气,现在天气虽然回暖,可一到夜里还是冷得厉害,就从库房翻出一块厚绒,做成一双护膝,这样虽然夜里露水重,也可以保护膝盖,不受寒气。”
这一番话说得大娘子忍不住称赞到:手倒是巧!但心里很是领情的。
转眼再看看自己身边的如兰,她嘴里酸酸地嘟囔着:那这护膝只有我们家哥哥有,还是林栖阁那边也有?两头都有,她倒是不得罪人,两头充好人。
大娘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生养的姑娘和明兰差别怎么就这样大呢?
她一把从如兰手中夺过护膝顺便教育到:“你自己的亲哥哥去科考,你什么心都不操,却在一边说风凉话。你看看人家,说话办事圆满周到,难怪老太太喜欢呢,这几年连官人也越发地喜欢明丫头了,你也不说学着点。”
明兰的送温暖送到了大娘子心坎上,她是感受到了她的真情实意的,也教导如兰向明兰学习。
当明兰的护膝送到林小娘处时,丫鬟传话:“这是六姑娘送的护膝,说是给三哥准备的。”
林小娘看都懒得瞧一眼,满不在意,不无嫌弃道:“什么东西呀也往这儿送。”从始至终连眼睛也没抬一下。
盛长枫走过来拿起瞧了一眼后说道:“这破玩意,穿出去不得让人笑死,贡院哪有那么冷!”边说边随手扔到了一边。
而墨兰则嘲讽道:“这个小六倒是比葳蕤轩那个蠢的强一些,就是改不掉身上的穷酸味,竟送这些拿不出手的东西。”
真是一个窝里住不出两样黄鼠狼!
林小娘势力贪财,养的两个孩子也是肤浅无情,目光短浅,明兰的辛苦缝制在他们的眼里一文不值。
当小公爷收到了明兰藏在糕点盒子里的护膝时,如获至宝,欣喜若狂,他明白了她的心意。
他在意明兰,更何况这是她亲手做的呢?
送出去的是护膝,试探出来的却是人心。
大娘子见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她更看重心意和品质。
林小娘目光短浅没格局,她只看重物品的价格。
长柏说他在贡院考试时,还是戴着六妹妹给做的护膝才扛下来长夜里的寒冷的,而长柏也是这几个人里面高中的那一个。
不知道冥冥之中是不是神明也感受到了明兰的那一片赤诚之心呢。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母亲的态度和格局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模式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