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宋朝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文摘   2025-01-29 11:01   山西  



宋朝时期的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呢?




他们和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宋人的年比我们的年时间要长得多,现在我们是从腊月二十三才逐渐开始,而宋人们一进入腊月他们的年就算开始了。



 

因为大江南北在这个时候就迎来了农闲时刻,人们在这个时节都开始藏身休息,也期待来年能五谷丰登。



尤其是在腊八节,相传这天是佛祖得道的日子,那时的人们就开始了疯狂熬粥模式,家家户户都开始熬粥喝, 以糯米为主食,再辅以莲子、桂园等七种辅材,光口味就有五、六种,熬出的粥香飘十里,大街上走过路过的人闻到粥香味口水都要流一地了。



 

相传这一天寺院都要准备腊八粥,来施舍行善,旨为:五谷杂粮养育众生。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开始送灶王爷了,七大碟子八大碗摆上,好酒奉上,糖瓜摆满,只求让灶王爷给玉帝多多美言几句,以求来年平安顺遂,能有个好收成。

 



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开始采买了过年的各种食材。



人们也开始了大扫除,庭院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不放过,意味着要把旧的一年的霉运、病痛、不如意,通通清除干净。




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桃符,这不是普通的对联那种,而是由两块长的木板,上面画着门神,用来辟邪。



 

王安石诗中所说“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在描述这一场景了。


 


除了贴桃符,宋人在节日里很注意插花这个艺术,除夕时大街小巷都是买花、卖花的人,酒肆、茶肆都插满了鲜花,香气扑鼻。



 

到了除夕夜里,一家人都会围在一起吃守岁宴,长辈们在这个时候给晚辈们发压岁钱,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健康成长。



 

一到子时,宋人们就开始燃放烟花爆竹。




他们放的这些可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自己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鞭炮的样子。



家家户户都要燃起来,响声回荡在大街小巷,可比我们热闹多了。

 



守岁饭吃完了,宋人就会上街上观看大傩仪。




这是由皇宫组织的国傩,有数千人组成的方阵,头戴面具,身披彩衣,手持刀枪剑戟,在各种奏乐中扮演各路神仙,旨在为人们消宵祈福。



人们浩浩荡荡地跟着这方队后面走着,乐着,直到皇城。



 

此时皇城内的大型烟火表演也开始了,采菊盛开,五彩缤纷,美丽眩目,墨黑的天空也被照得美轮美奂,好不热闹,好不惊叹!




好似旧的一年的阴霾也会随着这烟花转瞬即逝,被淹没在这暗夜里。



 

转瞬即逝的烟花过后,打铁花表演开始了,火树银花,光彩夺目,比烟花更显坚固、绵长。


 


子时一过,寺里的新年钟场响起,宋朝人们在新年钟声中便送走了过去的一年,迎来了新一的一年!



 

不夜城里,人人欢呼,有的人整夜不眼。



 

初一早上人们就早早起床,早饭过后穿载整齐去亲朋好友家去拜年。




见面先作揖,吉祥的话儿一串接一串的往外蹦。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去,那就让人捎去拜年贴,以表达诚意。




现在我们过年虽然和古人有很大不同,但对团圆对美满的期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如一。

 

 


往东十里有春风
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筛选,一起品读经典,探索人性之幽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