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魏然:时代的温度--读《张继炼日记选(1981年)》有感

文摘   文化   2024-10-19 08:37   内蒙古  

原创作者:魏然|内蒙古

《张继炼日记选(1981年)》节选44篇日记,从1981年烈日炎炎的夏天写到了隆隆冬日,一个刚入职基层卫生院的青年的生活,徐徐展开。随着日记,20世纪80年代阿拉善的社会风貌,也映入眼帘。

日记体文学是纪实文学中常见的题材,常以个人化视角与真实感,吸引人,打动人,记录的是个人的经历、感受、思考和观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个人化的表达使得作品能够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体验,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一、历史感与见证性散发时代光辉

该日记,是作者真实生活的记录,是从精心保存的日记本中原模原样的整理而出,保留了作者25岁左右的真实想法与感受。这些主观的叙述恰恰是当时客观生活的映照,这是这个《日记选》刊登发表于当下的可贵之处。从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十年文革”结束,迎接改革开放初期阿拉善的社会现状,人们的普遍心理状态、文化氛围、社会风俗等等,从而得到启示、启迪、教育,也可从作者真诚的叙写中感受那火红的纯真年代里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质朴、真挚的审美体验。

文学与文艺创作所追求的“真、善、美”,因为“日记”这一体裁,轻而易举而做到了打动人心的“真”。日记中有一个青年因原有生活环境变迁而引发的对亲人、朋友、恋人的思念,有得到新同事帮助、照顾而发自内心的感激,也有生活条件稍有改善:从10天一趟的班车缩短到5天,为偏远牧区百姓生活带来惊喜的溢于言表,而这一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百业待兴的社会面貌和即将要踏上发展快车道的端倪。那是一个刚刚结束“车马慢”的年代,一切都是欣欣然,刚睡醒的样子。日记同时也为我们白描了当时的基础条件:人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还是靠写信、寄信、收信;经常停电,听收音机、订阅刊物是时尚的、主流的学习与娱乐手段。牧区普遍没有基础公路,落后的车马道,颠簸的拖拉机是难得的机动出行交通条件,30里的路需要走7个小时,中途还得多次下来挖车、推车,且刮起风来就得滞留三四天。商品经济虽已萌芽,但计划经济与统购统销依然占主导,每年还要按需分配分发“肉食羊”,这一切的一切拿到现在来看,都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但这却是40年前阿拉善乃至全国大多数地方的真实写照。

凡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都或多或少有着日记中记录的生活经历,也更容易被从日记的第一人称平实、主观的记述中,带到那并不遥远的过去、那些质朴的人与事中,得到情感的共鸣。那时候的天是那样的蓝、水是那样的清,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时代,大家是那样热情、平和、乐观、积极向上。对比40年前真实的社会状况,享受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便捷与富裕,我们就会自然而然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改革开放的伟大,这种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化作用,不言而喻,胜过无数场直白的宣教。

二、传记体的思索感悟彰显人性光辉

日记的形式,呈现的是作者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阅读他人的日记,了解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是这部《日记选》开卷有益的地方。《日记选》涉及作者爱情、友情、亲情、成长、自我认知、社会现实等各个方面,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思考、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等,也彰显了那个时代的人性光辉。

日记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作者的审视、思索与拷问的视角。他是敏感、拘谨且懂得感恩的,初来乍到受到同事们的欢迎与热情的接待是充满感激的,生病受到细心呵护是充满感激的,困在患者家中吃了一碗人家的贺蘑揪面是充满感激的,收到邮递员送来邮件是充满感激的,这种爱的传递与表达,充斥着日记的角角落落,占满了日记的篇篇章章,说明作者是一个随时感受爱,表达爱,感激爱的人。在这充满了爱的叙述与表达中,我们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性的光辉。

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善于沟通、愿意沟通,且富于同情心,陌生人之间也可以毫无芥蒂的真诚交流,当看到他人遭遇困难时,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他们珍惜友情和亲情,“每逢佳节倍思亲”,随时盼望着亲人朋友的来信,也愿意为亲人朋友们写信,诉说衷肠;他们善于合作,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无畏艰苦条件,无畏艰辛劳动,无悔青春奉献,他们以真心换真心,用自己的善良和温暖感染着身边的人,也在40多年后,温暖感染着读到《日记选》的每一个人。

三、良苦用心的努力预示着成功的哲理

这部《日记选》有许多摘抄。这并不是传主偷懒了,恰恰显示出了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笃定的人生目标。日记是具备历史感与见证性的。40多年以后,我们回顾作者当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可以印证他成功人生的必然性。日记是作者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接受完系统的医学知识体系学习培训,初入职场的真实记录,日记中作者独白了他谦虚谨慎的从业态度,永不懈怠的学习精神,自律的生活习惯,以及布局远大理想,实现远大目标,成长成为一位作家的野心,虽然这种野心在当时是若隐若现的,是不够明确的,但也远远超越了一般同时代,同年龄的青年。多篇日记表达了作者不满足于现状的强烈进取心,积极拥抱新事物,勇于探索新的领域,同时能够躬身于实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从这部《日记选》的第38篇日记开始,就显示出了特有的文学性,往后的篇章中,明显感受到了作者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和有意靠近文学的企图。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一切的开始,你必须得有专注的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所以建议当代青年,也应该读一读这部40年前的《日记选》,因为它也能够成为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成功的方向。 

【作者简介】



魏然,男,蒙古族。1978年1月出生于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水磨沟,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中文系,曾从事过摄影、婚庆等行业,现供职于阿拉善盟文联。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评论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摄影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8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班学员。作品发表于《阿拉善广播电视报》《民族画报》《大河诗刊》《阿拉善日报》等刊物,《阿拉善文学》总编辑,仓央嘉措文化研究者,曾编著出版三本相关专著。


扫码投稿


【阿拉善文学】


阿拉善文学
【阿拉善文学】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