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司建新:一份珍贵的时代记忆--品读张继炼日记
文摘
文化
2024-11-01 11:33
内蒙古
近日,认认真真拜读了张继炼老师写于1981年的部分日记。字里行间充满了年轻一代的朝气,更彰显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生长于二十世纪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人,在年轻时候许多人都有记日记的好习惯,只不过是有的坚持下来了,有的半途而废了。继炼老师就是坚持得较好的一位。他作为阿左旗锡林高勒公社卫生院接纳的第一位大学生,自从踏入那片土地起,就开始仔细观察思考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渴望早日融入公社那样一个淳朴美好的大家庭,使自己能够尽快融进并适应当时那种艰苦的农牧区工作生活,立志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基层群众。读张老师34年前写就的部分日记,让人倍感亲切,仿佛我们这些置身锡林高勒以外、同样生长于牧区的人也能身临其境,畅游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锡林高勒,也能不由自主地融入那样一种朝气蓬勃的环境中,去感受生活,去亲近大自然。从这个维度来看,继炼老师的日记不乏文学色彩,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温度。依我看,这份日记选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写日记可以说是“40”到“70”后的专属作品,之后进入信息时代就很少延续了。而且在当时,能写日记的人就会被视为有点儿文化的人,就很了不起了。因为在我们那个时代,每一个家庭兄弟姐妹都比较多,能糊住口、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念完小学就很不错了,就算是能够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能念完初中高中那就更是一种奢望,上大学那真是凤毛麟角了。在那个年代,有点文化的人都会被人们敬仰,家家户户都会找你来帮忙,有让帮着念信、写信的,有在年节让写对联、喜帖的,也有专门让你给读书念报纸的,总之要把你当成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来看待。张老师作为分配到锡林高勒公社卫生院的第一个大学生,在百姓的眼里那真是新鲜新奇加羡慕,都愿意与他这位年轻人交往交流交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这便是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生活景况。虽然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尽管是有感而发、信手拈来,但张老师的每一篇日记都紧紧贴在生活的根基上,把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趣事乐事和心事都写在了日记里,烙在自己的心灵里;他用真实、细腻的笔触书写了锡林高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湖和一田一牧场,这些都与他的青年时代第一次远行、第一行脚印不可分割,充满了对那山那水那人的无限热爱,更表达了对那一段美好生活的珍贵记忆和深情眷念。比如,集体生活中,一起做饭、一起打扫卫生、一起盘点公共财物,一起看班车、一起等信、一起看露天电影、一起听广播、一起读书看报,等等等等,都被铸上了时代的烙印。可以说,这些都是一种不可复制的巨大精神财富,是那个时代才能生长生存的独特景象。这些都值得我们和后来者们回味和珍惜,万不可因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时事的无情变迁而被遗忘。我认为,无论哪一个时代,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种地步,拥有这个时代的人们都必须心存一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强烈责任感。第二,充满了真情实感。写日记最大的特点就是源于生活、记录生活,都是真人真事真情感。张老师置身最基层,那山那水那人包括那片土地对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初来乍到之时,那里的人们就对他无比的热情真诚,帮他搬行李、打扫卫生、安置单身宿舍等等,每一个举动都充满了关爱、表达了真爱,都毫无保留地展现了那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普通人最纯粹最真实的特质,——对任何人都没有遮遮掩掩、更没有虚情假意,总让人感觉到一种宾至如归、我爱我家的氛围。所以,更是基于这样的生活和人文环境,作者才对那里的每个人每件事情不排斥、不陌生,反而有意地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记录与他们共同生活的那些值得记忆的光阴。读罢张老师的日记,让我对锡林高勒的那些人那些事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意味,总感觉这人好像在哪儿见过,若有一天能够有缘相见相识,那定会成为朋友,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似乎可以不加任何前奏。而且,这些日记应该说是张老师在那样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在缺乏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下,与自己交流、与大家在内心深处交流碰撞的一种最好方式和渠道,也是实现时光价值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方式和载体。记述的是最真实的生活所遇,运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最纯真的视角和心理状态,可以说是源于生活那种最自然、无“污染”的真情流露。这就让我油然想起了雷锋日记,读过雷锋日记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刻印象,那就是雷锋日记从来都是不加修饰、原汁原味的,甚至有的就是只言片语,但让人一读就能悟出雷锋在当时的心境,有时激情万丈、有时又有悲有喜,从不掩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分明。张老师的日记也不乏这样的写照。第三,培育了原始的文学积淀。前面说过,那时候能上大学的人在老百姓眼里就是佼佼者、就是翘楚,或被视为“大”知识分子、或叫做“高级”知识分子,那你作为知识分子再有一些文艺细胞和文学才能,就更加如虎添翼了。从日记中不难看出,张老师当时在年轻人当中是非常勤奋好学的,不喝酒不抽烟,却爱好读书听广播,很愿意自觉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新消息,也愿意迎接各种新事物的冲击和挑战,更乐此不疲地在工作之余把那些值得记忆的东西写在日记里,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去品味消化吸收,通过“细嚼慢咽”的方式来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作为学医的他,那时或许已经在无意中就萌生了弃医从文的意念,但他或许并没有刻意去追求,也没有向他人诉说和张扬过,只是默默去做、渐渐生长;谁曾想,从那时起,他就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种下了一颗植根于人民、生长茁壮于阿拉善沃土的文学的种子,以至于十几年、几十年后,他把勤奋变成了习惯,把习惯又变成了对文学艺术的一种痴迷,再把痴迷变成了痴情,这样就厚植了他文学创作的基石和基本素材,也练就了他的最基础最纯熟最过硬的文字和写作本领,为他之后的长篇小说创作和散文写作积淀了最深沉的情感底色,使他为阿拉善为家乡为这片土地尽情讴歌积攒了足够的底气。读他的日记,我总会想起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拒酒记》《趟戈壁》《基因》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显得那样活灵活现,仿佛他(它)们就在你身边,让人挥之不去。由此可见,《张继炼日记选(1981)》是值得品读和珍藏的,是值得学习的,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深深的文化精神和一种扎根农牧区生活的人文情怀,并彰显着一种深切的文学魅力。人常说,要记得住乡愁,更要留得住乡愁。那么,乡愁在哪里?我想,乡愁就在这里,——就在张继炼先生的日记里。司建新,文学爱好者,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