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刘世武:知青岁月 一个收获的季节

文摘   文化   2024-10-30 10:41   内蒙古  

原创作者:刘世武|内蒙古

说起上山下乡,回味四年多的知青生活,内心总会情不由衷的泛起许多激荡的浪花,随着长久不消的涟漪让人浮想联翩。也会像看小说,看电影、电视剧一样脑海里不时地闪现出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许多个人生故事情节,时光虽然远去,但对那个季节的记忆却像一幅幅雕凿的历史画卷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一辈子都无法淡忘。快五十年了,就连那天早晨我们在大礼堂旁边篮球场集合候车,一群群家长冒着严寒,嘴里纷纷吐着"哈气"恋恋不舍送别孩子的场景依然犹如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清晰如新,历历在目。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和我的高中同学们响应党的号召,去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周边的嘎查(生产队)上山下乡,开始了我们的第二个人生驿站生活。

有人说,知青生活够苦的,小小年纪就要离开父母,离开家人,去嘎查当农民。和大人一样,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从事的体力劳动也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也有人说,你们在额济纳本地上山下乡吃的那点苦根本算不了什么,与人家从天津、兰州等大城市来的知青相比,你们够幸运的。他们从遥远繁华,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千里迢迢来到我们人烟稀少,环境气候恶劣,一眼望不到底的荒漠戈壁,各种条件艰苦的额济纳上山下乡,虽然每天都是重体力劳动但天时地利,气候环境你们都已适应。而从大城市前来的知青们,却要承受更多的苦难,气候环境暂且不说,仅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就把他们折腾的够呛。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付出,毅力付出,去逐步适应这里的一切,所克服的困难远比本地知青多得多。

坦率讲,知青生活的确艰苦,每天从事的劳动对我们这些尚未成年的知青来讲,皆是重体力活。修渠筑坝、开荒种地均为基本劳动。起早贪黑,和乡亲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当"逃兵",没有"泡病号"。无论春夏秋冬,风里雨里,均不停歇地劳作着。虽然辛苦,也感觉疲惫,但日积月累,由生而熟,在付出中倒也收获了许多多。在田地里,在劳动中结识了纯朴善良、和蔼可亲的乡亲。与他们一边劳动,一边交流学习,懂得了不少循环往复,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知识。生活基本技能也不断增强,让我学会了做饭;揪面片、拉条子、炒菜等烹调手艺有了质的提高。在长期与农牧民的交往、交流中我还学会了"民勤方言",听懂了不少的蒙语,甚至可以用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与他们交流和沟通。

生产技能方面,在老姜爷"得得、勒勒"调教黄牛向左、向右的吆喝声中,我学会了赶牛车;在许师傅、蒙族高师傅的侧面影响下(坐在他们驾驶员旁边,注意观察问这问那偷着学习)我还学会了发动和驾驶东方红一28、铁牛一55两种型号的拖拉机。在筑坝灌溉、开荒种地、采摘收割的岁月里让我重新认识了红旗队(乌兰图格嘎查)的甘肃民勤籍乡亲们。

说起来也有点特别,在额济纳旗为数不多的几个苏木中,唯有苏古诺尔苏木乌兰图格的民勤人居多。令人有些好笑的是,有人认为这些从甘肃武威来的民勤人普遍"狡黠圆滑",能说会道,待人有点"不实诚"。其实,在我多年与民勤人的交往和共事中,到不觉得民勤人有什么不好。说实在话,他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有生活目标,善于思考,善于谋略,精打细算,其实也是生活所迫。相对在民勤原籍的各种生存条件,他们从老家流动到额济纳,虽然仍然在农村,但这里吃得好,穿得暖,基本生活要比老家强多了。因此,他们感到充实也很惬意!

在乌兰图格上山下乡期间,对我多有照顾的许三爹就是民勤人其中的典型,他老人家质朴和善,平易近人。作为一个小小的"领工人",他以集体利益为重,尽心尽力,为乌兰图格嘎查的发展忙碌着。他体贴民意,对我们这些下乡知青很是照顾呵护。尤其看我个小,身体瘦弱,就关爱有加。每每逢有重活苦活,就设法支开我去干点轻活,诸如"断牲口"(把进入田里的骆驼、马匹哄出去)跑腿传送口信;和妇女同志们一起,拖红柳插

围墙。遇有吃不上饭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吆喝我去他家吃饭,让我有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

还有生产队长马明正、会计高月强,"铁姑娘"班长李秀兰等都是地道的民勤人,却有许多"平凡"事让我深感敬佩。有一年初春,天气依然寒冷。嘎查的"爷们"都在荒地筑坝截水浇地,关键时期,从几个老鼠洞里开始漏水,不一会情况就愈发严重。如果溃堤,麦田浇不上水,就意味着今年绝收。危急时刻,马明正、高月强他们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在寒冷中,毅然脱下身上的羊皮大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把大衣塞进涌洞。在他们的感召下,大伙齐心协力,填土攒沙,终于堵住了涌洞,保住了大堤,也保住了全嘎查一年的生活期望。

回乡青年石奋苏、石奋科、石奋涛兄弟三个,都是地道的民勤人后代,在每天辛苦的劳作后,发奋努力,坚持学习,纷纷考上了大学和中专,让一个穷乡僻壤着实风光了一回大伙不约而同的夸赞他们三兄弟;也让我们几个"城里人"好不羡慕,自叹不如。

毋庸置疑,民勤人和我们众多的人们是一样的。爱憎分明,努力奋发有为。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了解了他们,理解了他们,更是颠覆了我以往对民勤人的认知。

上山下乡四年多时间,不能不提及参与建设昂茨河、巴彦博古都两座水闸的一些经历。一九七七年春末,国家有关部门为改善额济纳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投资开工建设声势浩大的昂茨河及巴彦博古都水利枢纽。这两座工程对偏远落后的额济纳来讲属于比较大的项目,是改写额济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标志工程。因此,旗政府和水利部门高度重视,及早做好安排部署,号召全旗各部门各单位给予人员支持抽调许多除专业技

术人员以外的建设者投入到施工行列中来。由于我身材矮小,属于乌兰图格嘎查的非壮劳力,加之许三爹的帮助推荐,我有幸成为了一名水闸工程建设者。

没有想到,在参与建设水闸工程的历练中,我这个"小人物"却有了一种如虎添翼的新感觉;虽然干的也是一些体力活,但由于在生产队经历了几个月的重体力劳动,面对水闸工地的所有劳动都觉得是"小菜",轻松不

累。不知不觉也自然养成了乐于助人,不怕苦、不怕累;苦活、脏活抢着干,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大局意识。基于我干活肯出力,埋头踏实,表现突出,短时间成为工地的"小劳模",连续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在老同志和一些从航天城复员军人的帮助影响下,我逐步明确了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奋斗目标。政治思想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我在学校努力好几年都未曾如愿的理想,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还有值得庆幸的是,在工地的岁月里,除了完成盖房子,水闸闸墩水泥工程浇筑等重体力劳动外,我还勤学好问,找机会,善琢磨,想方设法努力提升自己。无论是工地领导,还是专业技术人员;不管你是打工仔

还是农民工我都是尊重有加,以礼相待;领导交办的工作绝不拖泥带水,及时完成;遇到农民工师傅有求与我,也是力尽所能,提供一些帮助。

与此同时 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开汽车;修理柴油机、水泵,学会了简单的测量技能;学会了打井机的操作电焊技能也是熟练而扎实。在没有字帖,没有参考书籍的困难条件下,坚持一年多时间,热于写作。找些旧报纸修炼的毛笔字也有了质的飞跃,为以后成为不同单位的宣传骨干奠定了极其珍贵的文笔基础。

一九七九年夏初,随着两座水利工程顺利完工的礼炮声,我和许多知青一样,也完成了我们的使命,恋恋不舍的从狼心山旁边的巴彦博古都水闸建设工地返回了离别已久的乌兰图格嘎查,又开始了农村生活。循环往

复,起早贪黑,风里雨里。在这期间,与我同年的知青凭着有利的家庭背景,先被招工离开了乌兰图格,只剩下我和智同学仍然与乡亲们无声无息,平平淡淡的劳作着。白天人多热闹,到了晚上就遭罪难言,单间宿舍

的铁炉子,黑夜里早已熄火,整个屋里"拔凉拔凉"。脸盆结冰,窗户挂花。有几天遇到降温天气,冻的我甚至把旁边空床上仅剩的一条毛毡盖在身上。就是这样,我忍耐着、坚持着。直到一九八一年的四月,随着旗政府所有知青"连锅端"的政策出台我们才有幸成为最后一批知青招工,返回了"城里"达来库布。随后,通过一些关系,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我被分配到额济纳旗医院工作。当然,家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与我同时招工的亲兄弟却被分配到最不好的企业单位额济纳旗建筑公司。几年后,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公司倒闭,兄弟无耐下岗。

随着上山下乡政策的终止,一切都发生了改变,从此,我和其他知青一样,走进了我们人生的第三个驿站,成为各个系统,性质不同单位,拿国家工资的正式职工。

四年多的知青岁月,一千五百多个日夜。我们离开家,去农村当农民,风吹日晒,在严寒酷暑中辛勤劳动。手掌、脚底不时地的打起水泡;一壶凉水,一个馒头,与日头同行,与星星为伴。实实在在出工出力;的的确确吃了苦,受了累。但回味这难忘的日日夜夜,细细咀嚼每一个经历,早已把磨难淡忘,把劳苦丢弃。反而感觉实际上经过多年的历练,收获很大也很多,内心不由得荡起一股股感激之情。

我很感激许三爹和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们,让我懂得人间自有真情在;我很感激马明正、高月强那些"民间英雄",舍己为人,奋不顾身的英勇壮举,用高尚的情操,激励了我的人生;我很感激艰苦岁月给予我的历练,不怕吃苦,与人为善,意志坚韧增强了大局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拼搏奋斗精神。经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与农牧民们在一起,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领略了大自然,增长了见识,健壮了身体,磨炼了意志。"毛头小伙"长成了一名可塑青年,把原先一米五的身高提升到一米七一,让瘦小的身体成为能轻松肩扛200斤麻袋的壮劳力。

所以说,知青岁月,是一个丰硕的收获季节。农牧区是锻炼成长的"大学校",是人生学会奋斗,学会坚韧的预热时期。正如毛主席所讲的"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几十年过去,早已退休在家。原先的努力作为,功过是非,只是被渐渐遗忘,与同事和朋友也少有联系。但对乌兰图格嘎查那段人生旅途中短暂岁月的记忆却一如既往,挥之不去。仍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烁回荡,所有的情节,仿佛昨天的故事,记忆犹新。那段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人生应该先苦后甜,不可停歇的去努力前行。作为一名曾经的老知青,我饱尝了那个岁月的苦与乐。反之,也锻炼了自己,丰富了自己,拥有了许许多多。为自己以后无论是在医院当大夫还是在学校当教师,都能成为胜任工作,精力充沛,不同岗位的"实干人"。所有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那些最基层磨炼给予我的人生铺垫,归功于那个广阔天地里帮助我,引导我,鼓励我的长辈们、同学们、同事们、乡亲们!

【作者简介】



刘世武,男,65岁。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


扫码投稿


【阿拉善文学】


阿拉善文学
【阿拉善文学】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