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临床微生物
病例分享
甄氏外瓶霉致
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主要病史特点
患者女,53岁,农民。右手臂多发性暗红色斑块、结节,囊肿瘢痕,部分皮肤表面脱屑,无瘙痒、刺痛等自觉症状。未见明显斑丘疹、水疱、大疱、脓疱等特殊皮疹(图1)。
患者否认外伤史,自述有长时间艾灸经历,艾灸一段时间后出现黑色小点,后期有破溃流脓现象。有“乳腺癌、肾病综合症”病史。
本次患者于华西医院皮肤科就诊,疑似真菌感染,取病理组织行真菌培养。
图1:右手臂多发性暗红色斑块、结节,囊肿瘢痕,部分皮肤表面脱屑
诊断、治疗与预后转归
相关实验室检查
真菌学检查
取病理组织接种于沙氏培养基(SDA),置于28℃进行孵育,5天后生长出淡黑色,圆顶形绒样质地菌落(图2),转SDA纯培养孵育7天后,可见灰色气生菌丝生长(图3)。
取SDA上菌落,采用乳酸酚棉兰染色,镜下可见酵母样的芽生孢子,基部膨胀可呈链状,其顶端延长变细呈颈样,产生环痕孢子,产孢细胞呈火箭样(图4)。真菌小培养下可见分枝分隔菌丝,环痕产孢,呈圆形或椭圆形,分生孢子聚集在环痕梗顶端(图5),培养过程中无杂菌生长,28℃及35℃均生长良好。结合菌落形态、棉兰染色镜检及电镜下形态(图6)初步鉴定为甄氏外瓶霉。
将SDA上培养出的菌落进行测序,鉴定为Exophiala jeanselmei(甄氏外瓶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伊曲康唑,泊沙康唑和伏立康唑较敏感。
图2:SDA培养5天
图3:转SDA纯培养7天
图4:乳酸棉兰染色镜下形态
图5:真菌小培养镜下形态
图6:真菌电镜下形态与皮炎外瓶霉十分相似
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
右上肢: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中层成片上皮样肉芽肿,肉芽肿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真菌孢子(图7)。六胺银染色查见较多真菌孢子(图8)。符合深部真菌病。
图7:病理检查镜下形态
图8:六胺银染色镜下形态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结果,诊断为甄氏外瓶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
治疗:由于暗色丝孢霉病单纯口服抗真菌药物难以清除病灶,因此治疗方案多采用系统性真菌药(伏立康唑、泊沙康唑、两性霉素B和5-FC)联合外科手术或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
出院和随访:治疗8周后,患者病情好转,皮肤破溃处愈合(图9)。
图9 :患处明显改善,破溃处愈合
思考与讨论
暗色丝孢霉病是一组由暗色真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皮下组织或系统性感染疾病,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最常见,在我国已有多篇报道。该类疾病临床表现为浸润性斑块、疣状斑块、皮下脓肿、脓性块、溃疡性疣状损害等。
甄氏外瓶为外瓶霉属,是一类致病性暗色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引起暗色丝孢霉病、足菌肿、皮下脓肿、着色芽生菌病样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等。该类真菌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感染人群多为土壤和植物接触者,在免疫功能等低下的患者中致病性更强。暗色丝孢霉病常因外伤、异物接种或吸入引起感染。在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情况下,真菌病原体可由原发病灶进入各器官组织,引起侵袭性或系统性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本病例患者虽无明确外伤史,但有长时间艾灸导致皮肤受损史,考虑可能是由于艾灸所致轻微外伤后接触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此外,患者有肿瘤等疾病,免疫功能较健康人群差,这也为甄氏外瓶霉感染创造了条件。
专家点评
甄氏外瓶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引起足菌肿和皮下脓肿。本案例通过真菌培养(菌落形态、染色镜检)、测序、电镜及病例组织学检查等手段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编辑:唐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