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 | 吴昌硕四季花卉册

文化   2025-01-06 18:10   浙江  


【编者按】西泠印社从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到“博雅之社”“天下名社”,一代又一代西泠印社中人坚守“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立社宗旨,胸怀“爱社如家”大爱担当。


为彰前贤美德,以志后世不忘,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特此策划编纂了“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丛书,官方微信公众号专辟栏目,分期推荐已出版的大系丛书,精选其中文章及藏品,以飨读者。

西泠印社社藏名家大系之《吴昌硕四季花卉册》


“小中见大,峨峨风格”浅议吴昌硕四季花卉册

(节选)

吴昌硕以“诗、书、画、印”四绝而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文人书画艺术的巨擘。其艺术风格另辟蹊径,贵于创新融合,以书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布局融入绘画,形成极具金石意味的独特面貌。


清晚期,金石学日盛,许多精通金石碑版、书法篆刻的画家将深厚精湛的金石学修为滋养于绘画创作之中,其画面呈现出气势雄强的金石韵味,吴昌硕无疑是此中佼佼者。其着力于石鼓文研习数十年,所写石鼓文自出机杼,用笔结体一变前人成法,力透纸背,独具风骨。


如本册页中落款为“赤城霞”的一帧梅花,取数枝簇写之,线条多呈“之”字形或“女”字形交叉,空间分割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参其用笔可体会吴昌硕将金石书法上的体会、经验充分融汇到绘画创作之中。


桂花寓意富贵、荣誉,标志着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册页中有一帧桂花,以折枝的形式,花繁叶密,富有生机,其用笔松动,枯笔写枝,淡而不薄,刚柔相济。浓墨勾茎点叶,随意点染的桂花漫不经心但神清气秀,仿佛淡淡花香扑面而来。

吴昌硕的许多画作中,常题祝福吉祥语,这也是以俗入雅的一种表现。画中题词多为祈愿人们福寿康宁、富足平安,如册页中“赤城霞”“点妆红”“兰香四时”等。本册页中的落款“昌硕”“老缶”在吴昌硕中年以后作品中较常见,钤印“俊”者始于早期作品,而钤印“聋”者,则多为70岁后作品。综上种种,可以判断本册页大概是吴昌硕70岁后所绘。

考证王个簃先生为该册页所作的一帧书法题跋可窥知,该册页是吴昌硕73岁丙辰年(1916)为近代诗人、收藏家、海上文化名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李宣龚(字拔可)所绘。

此册页也可窥知吴昌硕的绘画逸趣和格调,从中亦可了解作为海派画坛领军人物的吴昌硕其时所交往的多为社会名流,其待人和善,积极入世,广泛交友,为吴派在画坛的确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册页的第一位收藏者无疑是李宣龚,后几经易手,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泠印社先贤张宗祥等先生力主恢复西泠印社的历史背景下入藏西泠印社。

20世纪初的中国,西学东渐,是中国画本体自觉的一个时期,吴昌硕先生“诗、书、画、印”看似各有特色,事实上互为融合渗透,浑然一体,为当时及后世艺术家们树立了“新文人”的综合艺术标准。其力拓新风,以雄强的文化精神与美学追求,将金石气象融于绘画、书法创作之中,开创了全新的艺术境界。他是新旧文化交替时期师古不泥的生动代表,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本文作者:胡弘杰


供稿:西泠印社社委会宣传信息处

编辑:许齐、陈榕、袁依凡、陈佳莹




◎ 西泠印社甲辰秋季雅集系列活动在杭举行

◎ 2024《西泠艺丛》第十一期导读

◎ 美德嘉行 流风不泯——西泠印社新入藏捐赠品网展(二十八)




西泠印社
保存金石 研究印学 兼及书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