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苹果熟了】赤城红(付兴奎)

文化   2024-10-15 11:16   甘肃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陇东报副刊“庆阳苹果熟了”主题征稿开始啦!

在这里聆听庆阳,在这里读懂庆阳。陇东报副刊“一点庆阳”栏目特别策划“庆阳苹果熟了”主题征稿活动于今日启动。

本次征稿从文学视角,讲述庆阳市各县(区)苹果产业基地、企业、合作社、果农大户增产增收故事,围绕庆阳苹果生长优势、产量、质量、加工、销售等方面征集小小说、散文和诗歌稿件。要求稿件有故事、有温度、有细节。陇东报副刊编辑将择优在新媒和纸媒以专题和专版形式推出。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一点庆阳”栏目将录制音频在新媒体编发。


“庆阳苹果熟了”主题征文作品展

从镇上的街道到村口的大路,我们没有看见一个人。多日不见的阳光,漫不经心地照着眼前这个被庄稼和果树包围的村子。这个季节的阳光,虽然不像中秋节前那样浓烈,但每一束光芒,都是一道神奇的色素。催促着树上的苹果,由淡红到深红,最后长成像灯笼一样的火罐。当然,也有长成别的颜色的,比如翠绿色的瑞雪,亮黄色的维纳斯,虽然不像红苹果那么鲜艳,但它向人们传达的视觉亮度是一样的。难怪有人说,九月天的乡村像是在红颜料的染缸里泡过一样,除了园子里的苹果,还有菜地里的辣椒和西红柿,路边上的山楂和柿子,沟畔上的椿树、杏树和枫树的叶子。如果你细细看,就连农户们的脸上,也有一层兴冲冲的红色。

一群鸟呼啦啦地从我们面前飞过,像是要给那些忙碌的人传递客人们到来的消息,或者引领着远方来的朋友去看村子里最红的苹果。乡村的秋天,就像一个巨型的露天剧场,向我们展开了无比宏大的叙述。他们是刚从土里挤出来的麦苗对土地的叙述,正在变红的果实对已经走向的花朵和枝叶的叙述,稀稀疏疏的落叶对日渐衰老的大树的叙述,上了年龄的老者对那些还在襁褓里的孩子叙述,以及那些生生不息的风对整个村庄的叙述。

在沟边的草坡上,有两只奶羊正在慢条斯理地吃草,山坡上的草多的是,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匆匆忙忙。猫在墙头上丢盹,鸡在草丛里觅食。见多了来村里收苹果的客人,家家门前的狗选择的态度大多是沉默。万一认错了人,影响了亲戚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小事,影响了卖苹果才是大事。

在秋天的村子里,没有比苹果更大的事情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已经成熟的苹果而忙碌。打工回家的小伙,放学在家的娃娃,已经结束了秋收的亲戚,没有务苹果的邻居,全都加入了摘苹果的行列。那么多的树,说熟就熟了,它容不得人们清闲和转悠。那无所事事的网红门,也在朋友圈里扯着嗓子喊,你妈叫你回家摘苹果哩。

位置不同的苹果,是给不同身高的人长的,也是给高低不一样的梯子和长度不一样的竹竿长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筐子是给不同力气的人编的,也是给扁担、人力车和电动车编的;而那些来回穿梭的车辆则是为不同的果园和公司而忙碌的。一只苹果的命运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从萌芽到开花,从坐果到生长,从变红到成熟。土壤不肥沃不成,阳光和水分不充足不成,草除得不及时不行,药打的不对症不成,防雹网拉得不结实不成,干了不成,冻了不成,存在果库里出不了手不成。 

在陇东,很多村子的故事在秋天就成了苹果的故事。年过古稀的果农李希恒正在向我们讲述一棵苹果树的故事。眼前的这棵果树,从小长到大,从青长到壮,长了六十三年都成了苹果王了还在结果。这棵树上究竟长了多少苹果卖了多少钱他不知道,可养大多少孩子娶回来多少媳妇,什么时候套袋,什么时候采摘,他心里一清二楚。

村里村外,栽了那么多的树,大部分已经消失了,有的是做了柴火,有的打了家具,有的什么都干不成烂在了土里。只有他从外面捡回来的这两棵苹果树还好端端地长在自己家的园子里。麦子、玉米、高粱、药材、西瓜、大棚菜,村子里的地不知道倒了多少茬,只有他的苹果树安安稳稳地站在自己家的地里。村里引进的果树不知道换了多少种,只有他亲手嫁接的这两棵红富士,仍然是村子里最亮眼的那一抹红。

他是村子里性格最老实的村民,也是最有名的苹果大户,他的收益是他捡回来的苹果苗给的,他的荣誉则是树上结的那些苹果给的。没有他几十年来的呵护和付出,捡来的小树苗是长不到这个份上的。没有这棵树的顽强,他的苹果种植肯定也走不到现在。六十三岁的苹果树,俨然他家庭中的某一分子,成了与他密不可分的伙伴。苹果树的花开在枝上,也开在主人的心里,苹果长,他心里的希望跟着长,苹果生病,他跟着操心和担忧。餐桌上吃的饭,他端到树下来吃,炕头上的觉,他搬到树下来睡。不想对人诉说的烦恼,他经常给树说,不想和人分享的喜悦,他喜欢和树分享。出门在外,他最牵挂的不是家里的鸡鸭和庄稼,而是那些一声不吭的果树。啥时候灌水,啥时候打药,啥时候修剪,啥时候套袋,他比技术员清楚,比大夫经心,比老人细致。

不用主持人介绍,今天所有从车上走下来的人,都是冲着赤城的苹果来的。那些分行的诗是诗人笔下长出来的苹果,那些五颜六色的画是长在画布上的苹果,那些字是书法家写在纸上的苹果,那些照片是摄影家的镜头里长出来的苹果,直播间是网红的苹果。在农户的客厅里,在路边的土墙上,在高出来的果库烟囱上,在村口的横幅和村外的实物店,到处都能看到这些与苹果有关的艺术作品。它们是果园主人的画像,是村子和果园的全景,也是苹果和劳动场面的特写。树上的苹果摘了,那些挂在墙上拍劲快手照进相机里的苹果还在。这些文字和图画是他们对苹果的全部感情,也是对这一块土地的眷恋。镇长在欢迎词中说,我们的苹果文化节就是助力苹果产业发展的,等我们发展好了,不光赤城的苹果会大有市场,有关赤城的苹果艺术作品也一定会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在村口的空地上,一行挤得密密匝匝的货车正等着装货,这是拉往湖北和广州的列车,也有运往东南亚和日韩出口的。珍果源公司的负责人说,皮薄味甜的赤城苹果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品牌,如果错过了订货的时机,明年的生意就没得做了。

正午的天空,就像一匹亮蓝的土布,布里兜着红艳艳的赤城和热闹非常的劳动场面。拉苹果的车子,浪花一样从各家各户果园里奔涌过来。而这些汇合起来的苹果,经过短暂的停留之后,则会顺着村道和高速公路、飞机航线,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作者简介

付兴奎,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作协理事、庆阳市作协主席。著作有《城乡纪事》《与清风对坐》《吾乡吾土》《流年》《纸上的村庄》等。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华文月刊》首届世界华文奖、第二十三届北方优秀图书奖。



投稿提示

作者您好,您所投稿的邮箱是《陇东报》“北地风”副刊、“书香庆阳”版邮箱,我们会及时查阅。投稿邮箱:ldbswhzkb@163.com。投稿时,切记在稿件后注明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与个人身份信息一致的名字、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开户行名称等相关信息,便于纸媒采用后发放稿费。同时,欢迎关注掌中庆阳客户端“文化频道”和“视听庆阳”微信公众号,方便浏览已编发作品。


 发  布 | 徐   杨  

 核  发 | 禄永峰 

视听庆阳
庆阳广播电视台重点打造的以新闻资讯、生活服务为一体,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公众平台,是庆阳市信息传播主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