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毕业生专题采访:在不确定性中畅想明日旅途

文摘   2024-09-17 18:00  

访谈对象:本科生

Kunal Khanijau

设计与工程学院 ’24

Migue Lim

设计与工程学院 ’24

Derek Ong

理学院 ’24

Natalie Ong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24

Farah Bte Abdul Rahim

杨璐龄医学院 ’24

Khin Hnin Su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24

黄梓玮 (Huang Ziwei)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24

访谈对象:研究生

Suchit Negi

理学院 ’24

Hanson Lee

设计与工程学院 ’24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国大,NUS)最新一届的毕业生早已习惯了在不确定性中前行。这一届学子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活。在他们进入新国大的前几年里,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各类课程、交流和迎新活动几乎都在线上进行。



这段不一样的经历没有为他们的大学生涯蒙上阴影,反而培养了学子们坚韧的品格,加强了他们与社群相互联结的精神,加上新国大所提供的全面教育,一切都让他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心去追逐梦想。如今,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这批毕业生又将再度面对未知,步入一个时刻处于变革中的职场世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Q1

进入新国大后,你觉得自己是如何成长的?

Hnin Su:我很庆幸自己能在大学期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热爱的事物,而且还能灵活调整方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开始,我在新国大攻读计算机科学,但后来我意识到,比起从事技术化的工作,我更想发挥自己的创意。主修传播与新媒体专业后,我发现了自己对用户体验设计的热情——这也是我正在全力追求的方向。


Miguel我非常赞同Hnin Su关于跨学科训练的说法。在第一年的学习里,我接触到了设计思维,这门课程点燃了我对创新与设计的兴趣,于是我在第二年选择了这个辅修方向。新国大对跨学科学习的重视让我们在面对新环境时更加从容,这是一种能让人长期受益的能力。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一直学的方向是化学工程,但我马上就要去新加坡航空做客户数据管理的工作了!


Natalie除了跨学科学习,海外交换的经历也让我眼界大开。我利用在英国交换的机会,到欧洲各地拍摄短片。这段旅程激起了我对内容创作的热情。回到新国大后,我把这一点和自己对地理的热爱结合起来,加入了新国大地理系的一个项目,研究伊洛瓦底江水电大坝对海豚的影响。我最近还去了肯尼亚,拍摄记录了当地的自然保护现状。这些各式各样的经历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Hanson在参与了新国大研究生创新项目 (NUS Graduate Research Innovation Programme) 和PIER71港口创新生态系统再造项目 (Port Innovation Ecosystem Reimagined @ BLOCK71) 之后,我进一步体会到了什么是创业精神。这些项目教会了我如何运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富有影响力的深度科技型初创企业。在PIER71,我还亲身体会了该怎样把研究应用于海事行业,尤其是应对减少碳排这样的全球性挑战。

Q2

你会选择跨越到其他领域去工作吗?

Kunal我对汽车工程很感兴趣,但它在新加坡还不算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不过我有信心通过我学的技能逐步进入这一行业。我希望我能先在机械工程领域立足,再去寻找半导体行业的工作,再由此跨入汽车行业。


Farah作为医学生,我的情况有点不一样。医学通常被视为一个自成一体的学科,因为它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项目。在大学期间,我也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社团以及活动,掌握了基础的营销、赞助管理和活动组织技能。仅凭这些技能还不足以让我在这些领域上开展职业生涯,但它们可以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Derek我可能会和大家不太一样,因为在这四年里我对化学的热情更深了。四年的学习中,我尝试了化学领域的很多方向,包括我非常喜欢的研究工作。但我也发现学术界的竞争非常激烈,我可能会不太习惯。所以我开始考虑实验室工作,在那里我也可以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我觉得这更适合我一点。

Q3

步入职场之后,有哪些你担心的事?

Natalie对一个做事很有规划的人来说,这还是我头一回不知道自己在半年以后会做些什么。这个念头一开始让我有点害怕。如果要说在新国大的四年教会了我什么,那就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保持从容。虽然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做到这点,但我相信我最终会做到的。


Derek丰富的实习经验大大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实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了解到在校园里学不到的软性技巧和那些可以在不同工作中通行的技能,比如怎样与上司沟通、如何管理各方利益等等。我想代表大家说一句,新国大的背景让雇主对我们充满信心,即使在我实习期间里,公司也把我们当作全职员工对待,让我们承担责任,也给了我们机会,我从中受益匪浅。


Suchit和本科的同学一样,我们研究生整日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毕业之后要踏入怎样的世界。我确实还有点担忧,但目前我正在采取行动,一边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一边作为研究助理获取最前沿的经验。我希望将来能够从事计算物理领域的工作,用我的专长带来一点积极的影响,在这之后,我也想完成博士学业。

Q4

每一届学子都在新国大收获了一辈子的友谊,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梓玮说到我在新国大最大的收获,除了学业以外,就是结交了很多知心朋友。我相当怀念我的宿舍时光,只要我在群聊里发消息邀请人来一起吃晚饭,就一定会有朋友响应。我会和那些在课堂上认识的朋友对一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甚至吃完饭后还会继续争论。我也会无比怀念新国大学生会的委员会成员们。


点击查看黄梓玮的更多精彩采访


Kunal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学的前几年里,我跟舍友的关系变得非常要好。我和岭景寄宿学院的朋友总会在吃饭的时候碰头,相互之间非常亲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我来说相当重要,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没有机会结交别的朋友。随着校园逐渐开放,我们也开始和其他人来往,在新国大的各种地方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Hanson我博士生涯中最宝贵的部分就是合作的氛围。我和其他研究人员以及导师密切合作,尤其和是我的博导Yang Kun-Lin副教授,他对我的研究之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看来,思想之间的碰撞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增强了我们学术群体的凝聚力,也大大提升了我的个人修养以及研究质量。

Q5

最后,对其他同辈毕业生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梓玮首先,恭喜大家顺利完成了这段艰难又充实的新国大之旅。愿你的这段经历收获满满,成为美好的回忆。如果现在的大家对未来还有顾虑和疑问,这也很正常,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究竟会怎样。但我相信,凭借新国大教给我们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我们应该有信心去掌控自己的未来,掀起我们想要的变革。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要气馁。保持耐心和信念,追求你热爱的事物,机会一定会到来。

新国大校友会的新一期杂志《The AlumNUS》已于7月精彩上线,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与全球校友共享知识与情怀的盛宴!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NUS新国大校友会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友联系处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