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43岁任副省长,59岁副总理,为脱贫做出巨大贡献,如今80岁

文化   历史   2024-10-17 16:35   江西  

贫困、饥饿,这些名词似乎早已远离我们如今的幸福社会,鲜有人记得曾经民族所遭受过的苦难。作为经历过战乱年代的先辈,老人们至今都保留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只因当年切身体会过灾荒的恐怖,更加懂得珍惜资源。

不过就算当今全世界都取得了科技发展重大突破,贫困人口数量依然不容小觑,还有数十亿人民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

中国坐拥十几亿庞大人口基数,自然也会存在一部分尚未脱贫的百姓,这也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党要攻克的重要难关,彻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过程中,那些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也值得我们去敬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便是扶贫攻坚重要领导人——回良玉。

01

回良玉的名字不如其他领导人那么响亮,他从政多年来扎根于扶贫和残疾保障事业,真真切切地在为底层百姓谋福利,深受百姓们的爱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回良玉自己也曾是贫苦人家出身的子弟,小时候的艰难困苦让他永生难忘,化作日后勤恳工作的动力源泉。

在懵懂的年纪,回良玉就开始操持家务、分担压力,仅靠父亲一人在工厂赚取无法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他便趁着放学回家途中捡拾柴火、煤块,攒到一定数量后用来卖钱。

到了上学的年纪,回良玉的父母着实拿不出学费,母亲不忍心看着儿子不能读书上学,便偷偷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首饰卖掉凑齐了学费。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回良玉总是会积极帮母亲劳动,甚至还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

由于那个年代全国面临困难境地,回良玉营养不良再加上辛勤操劳让他一度昏迷,好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熬过了那段岁月,回良玉一家也过上了越来越幸福美满的生活。

02

长大成人后,回良玉考上了附近的一所农校学习技术,在父母看来这和务农没什么区别,只有回良玉自己知道,这是改变千千万万贫苦农民的关键。

从农校毕业后,回良玉便被派到基层公社担任干部,靠着自己在农校学到的精湛技术赢得了农民们的喜爱,一有问题便会找回良玉帮忙解决,进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历经十多年的基层打拼,回良玉的才能得到县领导的认可,后来告别了公社的父老乡亲们进入县政府组织部工作,这一年才正式踏入真正的仕途。

虽然回良玉离开了公社,身为农民的孩子他无法忘记那片乡土,空余时间还是会到乡村中调查民意,跟农民们一起劳作,给人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43岁时,回良玉迎来了仕途的重大转折点——他被提拔为吉林省副省长,也意味着肩负更加沉重的责任。

吉林省人口稀少、经济发展逐渐衰退,人民需要一位领导人带他们走出困境,而回良玉的到来给予了无限希望。鉴于重工业发展进入瓶颈期,回良玉便鼓励吉林人民发展农业,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基层农民,短短几年时间吉林省便成为了全国粮食生产大省。

03

在吉林工作五年后,回良玉先后来到湖北、安徽等省份任职,他的勤恳认真让党中央值得信任,他的亲和爱民让人民感到温暖,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负何等职位,回良玉都会受到群众的夹道欢迎。

59岁时,回良玉被推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彼时国家决定开展扶贫工作,身为副总理的回良玉自然要负责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也能从新闻报道中感受到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侧面反映出回良玉的出色政绩。

除了贫困问题外,残疾群体的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准,过去法律体系尚未完善无法全面保障残疾群体,而在回良玉的努力下这一事业正朝着美好目标发展。为了提高社会意识,加强保障体系。

回良玉动员多个慈善机构以及组织建立相应的慈善基金,向社会各界人士筹措慈善资金,每年向贫困地区的残疾人、留守老人等群体发放补贴,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必再为吃饱穿暖而忧虑。

结语

开展扶贫工作十多年间,回良玉为了这项伟大事业呕心沥血,过度操劳也让他的面容苍老许多,最终在2013年选择退休养老。现如今,我国已然实现全面小康,这也是回良玉最渴望看到的结果,多年的奋斗也算有了满意的答复。

程哥读史
专注更新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