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种香菇不赚钱的原因可能就是“它”!

民生   2025-01-23 07:00   辽宁  

现在很多地区都遇到这样的现象,不是种香菇不赚钱,而是被工价拖住了后腿。特别是一些种植量较大的地区,劳动力不足现象成为常态,工价年年走高,很多菇农甚至已经雇不起工。在一些特殊的时期,甚至出现过这样的笑话,菇农雇工采摘香菇,结果卖香菇的钱刚好付了工钱,菇农赚个白玩,而工人算是白白得到了这些香菇。
从最近几年来看,香菇价格虽然没有跳水,但是利润却逐步的下滑中,这其中除了产量下降,原材料价格走高以外,与工价的持续上涨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菇农要想保住利润,必须做到少种精光。但事实不难发现,少种精管也并非是个良策。因为香菇优质菇并非菇农认真管理就能换来,与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菇农虽然少种了,虽然精管了,但是菇质依旧上不来,所以收入依旧没有提高。
随着我国香菇深加工产品的兴起,次品菇好销,价格也非常可观,这也无疑透露出“薄利多销”的新的种菇模式。也就是靠产量赚钱,一万棒香菇以前可能赚两三万,但是现在我们只要求赚1万,但是我们种植量从原来的3万棒,扩张到6万棒、7万棒、8万棒,甚至更多。这样就会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毕竟现在次品菇值钱了,也容易销售了,而且未来几年香菇需求量还在上升,因此增量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不可行,会让香菇泛滥成灾。其实这就是改革、这就是淘汰。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增加种植数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增加种植数量。而这些不敢增加种植数量的人,毕竟被价格所压倒。种菇数量多的一部分人,一斤香菇赚一块,可能一年收入就十几万,而种的少就不行了,一年赚个两三万,肯定坚持不足,最后逐渐被淘汰。

这就是一个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工厂化的意义所在,为什么一个产品最终都会走向工厂化。因为利润不断下滑,因此要压缩成本,所以必须淘汰小型模式,转化成大规模种植,这也是一个产品走向成熟的标志。虽然我们菇农不希望有这么一天,但这一天一定会来。
从目前香菇行业局势来看,已经倾向于大规模种植,现在个体家庭种植香菇利润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只能维持中。而大规模种植已经从南方开始大规模兴起。
虽然在这种局势下,很多菇农会被淘汰,但是种菇行业依旧需要极大的人工,无论个体种菇还是规模化种菇都是如此,就现在先进的日本,种植香菇依旧需要大量的人工。所以未来即使菇农家庭种植淘汰,打工也是一条出路,而且工价会越来越高。
未来十年内,很多地区家庭种菇都将面临雇工难的问题,工价不断高升,甚至出现工价比香菇更值钱的问题。而这个时期的到来,也意味着香菇规模化种植的正式开始。相信我,未来能挺住的菇农,都将走向规模化种植,这些菇农将成为老板。而没有挺住的菇农面临放弃,成为打工者。如果想要成为规模化种植的老板,请你现在努力,寻找突出瓶颈的方法。
也许很多人还不相信小编的这说法,看看周围的其他行业,玉米早已规模化种植,水稻早已规模化种植,就连一些水果也都走向了规模化种植,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利润都会降低极限,必须规模化才能“有利可图”。这一天正向我们走来了!如果认为小编说的有道理,点个赞,再分享出去。

香菇天下
香菇技术、香菇供求、为所有爱菇人提供一个交流的食用菌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