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技术追逐新质生产力 江苏民企在珠海航展上“我要飞得更高”

时事   2024-11-15 19:11   北京  

11月12日,关注度空前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开幕。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参展企业齐聚珠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今,逐梦长空早已不是“国家队”专属,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现身航空航天领域。记者关注到,本次参展企业中有60余家是来自江苏的民营企业。它们以民营企业的情怀和智慧,探寻民企攻坚科学技术的“来路”与“去处”,和大院、大所们“同台竞技”,共同逐浪新质生产力。



南京10家民企亮相珠海航展

均不过“而立之年”



据“紫金山新闻”,本次珠海航展有超20家的南京大院大所和民营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亮相。记者统计发现,约10家都是民营企业,且成立时间均不过“而立”。


比如,位于南京雨花台区的南京雷电信息技术,2013年才成立,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内作战应用和智能仿真领域的系统级服务商。这家企业相对低调,有限的资料显示,企业实控人纪丽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就职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拥有十五年雷达系统研制与项目管理经验。据报道,这次南京雷电科技带着“军事效能仿真”全数字仿真平台及相应模型、“半实物仿真”“无人机载荷”相关三类产品亮相珠海航展。


再比如,总部位于南京经济开发区的南京高华科技,今年也才来到成立的第24年,核心产品是传感芯体。2023年,高华科技成功在科创板上市,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短短时间,如何做到技术、资本“两手抓”?毕业于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的高华科技董事长李维平说,“往往瞄准一个大而广的东西,到最后可能做的是一地鸡毛。比如,传感产业是当下一个朝阳产业,但传感器能有2万多种,所以任何一家传感器企业都不可能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从这一点就可以判断,这个行业与其大而广,不如细而深,集中打造企业的科技护城河。”


本届航展上,高华科技带着自主研制的多种传感器、传感网络系统、国产化芯片参展。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是,今年,高华科技的展位面积,已经由过去几届的36平方米增至60平方米。


靠实力博得更多展示空间和话语权,是这个行业的一条基本规则。也是民营企业靠自身钻研在从前大院大所的“专属领域”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底层逻辑。


无锡派出19家民企

“航空航天属性”表现突出



据无锡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无锡共派出派克新材料、翔云钛合金、中航试金石、深蓝航天、东方空间等27家企业“出阵”,其中,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之多,达19家。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无锡民营企业“航空航天属性”表现尤为突出。


其中,成立于2013年的航亚科技所在领域为高端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业。据“无锡发布”报道,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严奇在11月11日中午就抵达珠海,未作休息就已在酒店大堂和客户开始了洽谈。公司总经理朱宏大表示,“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要拜访数十位客户。”严奇则透露,“已经和另两家来自无锡的上市公司相约,一同预定了两年后的航展展位。”


这家民企如何异军突起?记者关注到,严奇本人拥有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在航展前不久,严奇曾给公司员工做了题为《专业化的本质》主题分享。分享中,他说,“每一个企业都有一套安身立命的‘事业理论’,航亚‘事业理论’的关键词就是专业化,这决定了公司要通过聚焦获得成长,以坚韧、专注与创新长期深耕于专业细分领域,完成知识积累和能力聚合,获得市场竞争优势,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回顾航亚的成长历程,锚定市场定位,紧抓发展机遇,取得四大类零部件产品里程碑式突破,无不验证了专业化发展导向的重要性。”


这次航展中的另一家无锡民企楼蓝科技,今年刚成立第六年。据了解,企业专业从事“两机”及地面燃机领域燃烧室单元体研制及检测,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基本建立了除喷涂、电子束焊及表面处理外的燃烧室单元体相关零组件全工序的加工能力,可满足发动机火焰筒组件、喷嘴组件、机匣等零组件的加工、检测及装配需求。这次珠海航展上,楼蓝科技展示出其在航空航天产业细分领域强大的竞争力。


常州“低空集团”“出征”珠海

武进一位企业家有个“飞天梦”



本届航展上,从常州制造基地下线的全球最大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完成全球首发,“白鲸”背后的常州“低空集团”也随之来到航展“秀肌肉”。


“白鲸”的机身筒段和外翼梁等多个关键工作包的研发制造,由常州高新区的安泰复材完成。据介绍,机身筒段的生产制造克服了蒙皮和长桁共固化的工艺难题以及大尺寸部段组装的难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碳纤维机身部段。


安泰复材是个年轻的企业,成立于2017年,核心业务是航空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2018年通过全资收购引进的德国企业科泰思为企业带来德国先进技术加持。记者了解到,安泰复材一开始面向的是空客、波音、中国商飞生产结构件业务,在“主动和被动的共同因素下”,选择切入eVTOL低空经济,并随之丝滑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


企业为何选择这条转型路径?安泰复材董事长张晋华解释,“欧美主机企业均是从航空产业链寻找供应商,按照欧美的逻辑,商用大飞机产业链始终是eVTOL等低空产品的主要供应链,但我们认为在中国不会如此,甚至从适航当局的态度来看,情况也会有变化。在政府推动低空经济的逻辑中,我们也看到了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充分利用在eVTOL中的背景。”张晋华的企业转型思路,可以为一些商用飞机体系出生的企业提供参考。


另一家亮相珠海航展的常州民营企业——中联航空科技则颇具一番“直上青天揽明月”的情怀。企业董事长沈本忠小学没有毕业,自学读完了初、高中物理课本,后来到常州武进打工。在学习和打工过程中,他逐渐生出造一架直升机的梦想。在直升机制造上,主旋翼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但当时国内没有企业可以独立生产。为此,沈本忠购买了3架直升机拆解研究,在2013年生产出单座直升机并试飞,2015年考取了飞行驾照,2018年3月,沈本忠自行制造的F27轻型直升机成功试飞,成为国内首架由民企制造的直升机。


现在,中联航空主要从事通用航空器设计、研发和飞机零部件生产。目前,其无人机及零部件生产线已具雏形,预计明年初投产,达产后可形成年产70架无人机、70套无人机零部件的规模。沈本忠这位有着飞天梦的江苏民营企业家,在时代红利的托举下继续逐梦。


苏州民企携“高、精、尖”展品亮相

要强势“领航”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已成为各地发展空天经济的着力点。以“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标准,江苏省内发力低空经济行动最为迅速的正是苏州。2月《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4月《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接连出台,提出力争到2026年,将苏州市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力争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500家,产业规模达600亿元。这次航展上,一批苏州首批低空经济领航企业强势“列阵”,大秀“高、精、尖”技术成果。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这家企业生于“拳拳游子心”,企业董事长是西班牙华侨顾勇涛。顾勇涛早年在一家空客供应商担任董事,当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在欧洲已非常成熟,但在考察国内市场的时候,顾勇涛发现国内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工艺上,快速量产技术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于是他萌生把国外先进经验带回国内的想法。


2014年,顾勇涛回国创立中国恒瑞有限公司,2015年,中国恒瑞全资子公司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落户苏州常熟高新区,专业从事高性能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的设计、工程开发和工业化生产,目前已具备全球范围内稀缺的航空部件和总成的量产能力。记者了解到,亨睿碳纤维同样参与了“白鲸”的设计制造,完成了中机身上壁板、后机身后段、后货舱门等复合材料机体结构大部段的制造及装配工作。


另一家参展企业中科晶锐(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退役军人刘德生一手创立。2001年,刘德生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在部队期间负责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退役后,刘德生牵头组建公司技术团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制造与服务。“脱下军装、兵心不改”。目前,中科晶锐已经成为苏州一家极具特色的退役军人组团创业的高科技企业典型。


在本次航展中,中科晶锐携智蜂微型无人机、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微型智能吊舱等主营产品亮相,其中,智蜂微型无人机由企业自主研发生产,体积小巧但却具备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智能功能,被称为“掌上天眼”。


扬州市领导“振臂一呼”

扬州市民企“迎头赶上”




虽然扬州本次参加珠海航展的民营企业不多,但在本届航展会的户外展示区,来自扬州戎客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的履带式新型纯电动无人战车“狠狠吸了一把眼球”。


据扬州戎客总裁郭呈介绍,这款战车虽然是履带,但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70多公里,还能加装直射火箭弹。战车采用纯电动驱动,续航时间可以持续半天,车辆称重1.3吨左右,可搭载不同的武器系统或弹药。目前,世界上尚无能够实现全AI自主作战的同类车辆,而这款战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作战能力。“通过车上搭载的遥控系统,一个士兵可以同时控制多达四辆战车,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郭呈表示,它还具备丰富的作战环境和改装型,满足不同作战需求。


记者注意到,企查查平台显示,扬州戎客于今年5月22日刚刚成立。成立前一天,即5月21日,扬州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作出“以最真诚意、最大努力、最优服务,持之以恒、精心尽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承诺与号召。


“市领导振臂一呼,企业迎头赶上”,在这样的势头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扬州空天经济可以飞得更高。9月29日,《扬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清单(2024-2025年)》印发实施,明确到2030年,扬州航空产业达千亿规模。


民营企业积极入局

如何助力它们“飞得更稳、更高”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江苏民营企业展现出足够高的参与热情和活跃度,彰显民企逐浪空天经济的自觉、积极一面,同时也呼唤更多强有力的力量,助力民企“飞得更稳、更高”。



顶层设计稳稳“托举”。空天经济,“飞”于空中,但根基却扎在“地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迈进,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2023年,全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超六成。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企业近八千家,十年间增长66.2%;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十年间增长42.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3%,占比连续十年稳步提升。


不断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构成了民企对空天经济的多种打开方式。另一方面,江苏用专项政策的出台,更准确、直接地构筑民企加码空天经济的信息基础。


今年8月,《江苏省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提出到2027年,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运转高效,低空经济发展规模全国领先。到2030年,智能互联、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低空设施网基本建成,覆盖上中下游的特色产业链基本形成,低空飞行应用融入生产生活,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极,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等。《方案》还明确,将统筹相关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低空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发展;发挥各级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引导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和保险方面创新产品和服务。


打通“产学研”,为民企腾飞加上“翅膀”。空天经济,细分到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无不是高度复杂的技术集群。在这条路径上,产学研联合带来的资源集聚、成果转化等优势,将为民企推动科创、转化“振翅”。在这一点上,江苏具有突出优势。比如,南京有51所普通高校、95名两院院士,在宁科研院所61家。其中,南航、南理工、东大以及中国电科14所、28所和融通第60所等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都从事航空航天技术研究,科创资源相当丰富。


不过,江苏聚焦低空经济,产业基础、人才优势突出,但“短板”也很明显。


“龙头”“链主”亟待就位。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行业标准制定等领域引领作用显著,对于整体提升地方科创能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目前,与拥有大疆、极飞等众多产业领域龙头企业的深圳相比,江苏的一块明显短板就是缺乏链主企业。不过,善于筑巢引凤的江苏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加强产业聚集、强链补链也是各地行动方案中的重点内容。比如,曾在新能源领域培育出理想汽车、中创新航等知名企业的常州,聚焦低空经济之前就和知名无人货机制造商白鲸航线达成合作,并于5月份官宣,“国内载重最大、航程最远、整机安全性最高以及货运效率成本最优的大型货运无人机”W5000在常州生产,10月18日,W5000成功总装下线,并于珠海航展完成亮相,释放江苏打造“龙头”“链主”的决心。


记者注意到,本届航展上,不少江苏民营企业家透露对行业“领头羊”的期待。无锡航亚科技总经理朱宏大是从事航空产业多年的技术专家,他坦言,“成都有成都飞机工业,沈阳有沈阳飞机工业,上海有中国商用飞机。江苏如果有类似的链主企业,能更好地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江苏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对此,朱宏大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过,企业也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航空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各方聚力、齐心协力,江苏大地上,一幅情怀为底色、争先为特色、“高、精、尖”为亮色的空天经济发展图景正徐徐展开。


监制:杜    鹃

主编:程子桐

编辑:王明明
来源:苏商天下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营经济权威新媒体平台


投稿信箱:cbtqlt@163.com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中华工商时报旗下原创新媒体:聚焦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联通工商联、商会系统,中国民营经济的权威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