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推进矛盾纠纷调解 促进辖区和谐稳定——记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韩辉调解工作室”

时事   2024-11-15 16:52   北京  

在大连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提起“韩辉调解工作室”几乎无人不晓,辖区居民甚至誉之为“金牌调解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时间不算长,却名声在外。作为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的韩辉,摸索出的“建立关系、修复关系、维护好关系”多元调解法,已成为大连全市矛盾纠纷优秀创新经验。

近年来,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党工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面对辖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员成分复杂;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各类矛盾纠纷频发的情况,聚焦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三涧堡街道党工委注重发挥“韩辉调解工作室”作用,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强化源头治理、创新化解模式,积极推进矛盾纠纷调解,有效促进辖区的和谐稳定。

韩辉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调解工作室”)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先后调解各类案件7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涉及人数1500余人,金额300余万元。韩辉本人先后获得大连市执法监督先进个人、辽宁省优秀妇女议事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整合优势资源

调解工作室注重充实壮大调解队伍,将区级调处平台的29个政府职能部门、17家律师事务所、3支心理咨询队伍共计50余人调解力量,编入“调解工作室人才库”,通过“街村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下沉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不断增强多元化解实效。

街道以司法所成员为基础,将班子成员、业务科室负责人、街道公益律师等28人纳入调解团队,作为调解骨干力量,在经常性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发挥重要作用。

依托村级“评理说事点”,充分吸纳具有奉献精神、热心调解事业的村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和有一定威望的乡贤作为村级“法律明白人”进行培养,目前,组建村级自治调解队伍13支共77人,为村民的事村民自主调解提供人才支撑。

完善调解机制,建立联动调解机制。对受理的跨行业、跨领域和疑难复杂案件,调解工作室及时提请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法律顾问、专业人才联合参加的案情分析研判会,集中把脉会诊,找准问题症结,制定解决方案,各相关部门对照方案开展联合调处,逐个问题答疑解惑,逐项堵点调处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

调解工作室根据案件的难易程度,建立分级调解机制,由下至上层层开展调处化解,实现矛盾不激化、纠纷不堆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终结在基层一线。建立跟踪回访机制,注重做好矛盾调解的“后半篇文章”。对重点案件,案件调处成功后,调解工作室都会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矛盾双方是否履行调解协议,是否彻底化解矛盾,对存在的苗头隐患及时问明原因,重点进行跟进,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不回流。截至目前,调解工作室共对100余件重点案件开展跟踪回访,回访率达到100%    
强化源头预防

调解工作室把加强群众的法律知识普及宣传作为预防矛盾纠纷的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做实普法+阵地,以释放普法牵引力和普及力为重点,依托评理说事点”“法治超市等阵地,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敏感热点涉法问题,通过法律明白人经常性宣传,开办法律知识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实现普法宣传全覆盖。

做实普法+服务,实现普法精准滴灌。以强化普法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主轴,紧盯群众需求开展普法宣传,着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

做实普法+实践,实现普法定期浇灌。调解工作室以发挥普法能动作用为关键,推动普法工作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让普法更接地气,提高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农村大集人流量大、宣传效果强的特点,定期在农村大集开展宪法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政务公开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禁毒宣传月等实践活动。近三年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

早预防上下功夫。注重研究总结不同时期、不同村组、不同人员发生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及时打好预防针,防患于未然。

早发现上下功夫。一方面,充分发挥村组网格”“最小群防单元”“评理说事点等哨点作用,积极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人员开展经常性地入户走访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活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并建立台账,进行动态销号管理。另一方面,定期牵头组织法治体检活动,通过对厂矿、企业过筛子,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

早化解上下功夫。群众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大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轻易放过,不从源头上消除化解,很可能会逐步演化发酵,让小问题变成大冲突。

抓调解员队伍能力提升。治未病,解纠纷,调解员必须首先要成为纠纷调解的行家里手。

调解工作室把业务培训作为提高人民调解员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渠道,定期开展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课程内容注重设置干货足、操作性强的调解实务,避免流程化、走马观花式教学。通过邀请法官及律师参与理论授课及业务辅导,有的放矢、按需施教,有效增强调解队员的综合素质。

采取师徒结对、观审结合、实践锻炼等办法,组织人民调解员观摩民事案件庭审、推荐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通过以案释法,带案示教,不断拓宽调解员的工作视角和思路。

调解工作室广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优秀个人和先进事迹,发挥好孙涛红色调解工作室”“巧嫂评理说事室等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激发全街人民调解员从事本职工作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认真落实人民调解案件补贴标准,有效调动调解员尽职履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内生动力,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率。

创新调解模式

调解工作室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调,充分发挥村级调解员特别是村干部来自农村,贴近群众、熟悉情况、具有一定威信等独特优势。对邻里纠纷、婚恋纠纷等简单易调纠纷,调解工作室主要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村级民调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厂矿企业等场所进行及时调解,将矛盾纠纷处置在一线,化解在村内。近三年来,村级调解员共化解200余起矛盾纠纷。

针对辖区历史遗留积案以及房屋拆迁、土地确权、企业劳资、工程建设等疑难纠纷案件,调解工作室以能化三尺冰、敢融铁疙瘩的担当精神,组织专职调解员、律师等专业人员,调解工作室通过案例引导、换位思考等手段开展专业调解,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三年来,先后化解各类疑难纠纷130余件。

针对跨行业、跨领域,靠单一部门无法解决的复杂纠纷,调解工作室积极牵头协调公安派出所、法院、仲裁及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对矛盾纠纷进行集体会诊,开展多元联合调解,通过三调联动,让各单位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三年来,共联合化解170余起复杂矛盾纠纷。

2021年,调解工作室联合街道派出所、石傅村村委会成功调解了一起积怨16年的邻里占地纠纷。调解工作室接手此案后,通过调取历史档案、现场实地察看、争取家属支持、制定调解方案、开展多方调解,最终双方问题得以解决,引起了良好社会反响。

2022年,调解工作室联合土地部门、农业部门、执法局、石傅村村委会成功调解旅顺某机械厂因项目落地与村民引发土地权属及环境安全等问题纠纷案。通过3个月的反复沟通、现场查看、调取档案、调解失败再调,到最后终于达成7项协议内容,直至案件跟踪回访,终于看到了该厂厂长的笑容。该案例也被全国工商联通报为百佳商会典型案例

增强主动意识

调解工作室坚持不定期走村入户、厂矿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2020年,针对李家沟村村民在回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调解工作室共为当事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人次,同时,为维护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调解工作室坚持应援尽援的原则,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案件及时上报,协调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专业律师为群众免费代理案件,提供法律援助,快速、高效解决涉法问题。

三年来,辖区先后入矫48人,解矫36人,现有矫正对象21人,坚持每日通过省监控平台及智慧矫正小程序对矫正对象实施定位监管,形成监管记录,对发现的隐患苗头,及时查明情况作出处置;做好85名刑满释放人员基本信息录入、核查反馈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管控对象不失控、不漏管、不出问题。

主动为村、街提供司法服务。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主动为辖区各村委会和街道提供综合司法服务。20203月,调解工作室在调解辖区土地纠纷案件中,调解工作室发现辖区各村村民拓荒展沿占用村集体土地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村民之间因多占土地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针对此现象,调解工作室积极为各村委会提供司法建议,最终确定由村委会收回并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规范了村级土地管理。

2021年初,三涧堡街道袁家沟村被确定为全国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调解工作室积极介入,第一时间与街道农业中心对上级试行文件进行学习,并提出司法修改意见,被区宅基地领导小组采纳。

同年,街道土城子村29栋房居民反映,小区治理比较混乱,物业弃管,楼顶漏水、下水堵塞、小广告随处张贴、消防通道不通等问题经常发生,调解工作室及时介入,牵头相关部门和村委会,通过联合走访和分析研判,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提出治理意见,将29栋弃管楼纳入村网格化管理,选派16名楼长,制定8项楼长工作职责。两年来,共排查27次风险隐患,化解24起矛盾纠纷,解决8项民生实事,切实让居民看到了变化。

监制:杜    鹃

主编:程子桐
编辑:王明明
来源:全国工商联法律服务部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营经济权威新媒体平台

投稿信箱:cbtqlt@163.com

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
中华工商时报旗下原创新媒体:聚焦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联通工商联、商会系统,中国民营经济的权威新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