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荒山泪》
京剧,或者外延到整个戏曲,其败落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最严重的地方就是不守规矩。
有人就说:“这话怎么讲啊,那规矩不也是人定的吗,有道理当然要守,没有道理,就可以改变,就没必要死守!”说得好,有道理守没有道理可以不守,话好像是不错。可是,当今时代,很多时候,有道理没道理,那些人他对规矩的态度也是不守,由着性子来,你提意见,谁搭理你呀,一群外行,你懂个鸟啊!
程砚秋演《荒山泪》
别的先不说,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程派名剧《荒山泪》女主角张慧珠的装扮这个问题,今天的演员在台上怎么胡来的吧。
话说这出《荒山泪》,是程派一出传世杰作,他凝聚了京剧大师程砚秋的大量心血,无论是唱作念表,那都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出戏,绝对是一出经过千锤百炼打磨而成的一部精品。
既然是一部成熟的佳作,我觉得,对待精品的态度,那就是尽量不要耍啥小聪明,给人家乱改,可是现在的这些程派后辈,那小聪明耍的那是一个溜!让这出程大师留下的经典好戏,私货充盈,膏药不断!今天咱也不多说,就只谈谈“夜织”一场,张慧珠为什么大半夜顶着满头珠翠,如何摇来晃去的在家里思念公爹丈夫,探讨一下,这样合不合理。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高忠张慧珠一家是什么样等级的家庭,是富人?中产阶级?还是穷人,这个问题不弄清楚,这满头珠翠就没法说清楚。
从戏里的描述看,富人和中产阶级基本可以帕斯了,那么说他们家穷成杨白劳喜儿家那样,也到还不至于。但看情况,日子也过的很紧吧,多少有点剩余也有限,如果没有不可预见的外界因素,以及严重的突发事件出现,他们这一家过日子还可以。
但,怕什么来什么,官家没完没了地征税,使得家里的家底眼看着就要耗尽,于是,没办法,家里成年的男性只能冒险去上山采药回来卖了换银钱柴米,抵税过日子。
于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年迈的公公和丈夫父子两人就冒险上山了,但却整夜未归,这让作为媳妇的张慧珠,彻夜难寐,焦急等待,于是在那段极其经典的程派名段“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的前奏里,主角张慧珠款款登场了。
程、新、王、赵、李的张慧珠形象
我们今天看这折戏里张慧珠的装扮,最为合理的就是程砚秋先生。
今天我们看程先生留下的唯一一部电影《荒山泪》,这场戏里的装扮很符合人物:基本上是一头银钉头面,甚至耳鬓只有耳挖子连花都没戴,一看身份就是穷人家,非常清晰明了。
那么最接近程先生这种符合人物身份装扮的就是新艳秋先生,她比程先生这一头银钉头面还稍微好点,就是几只双光头面和掺杂不多的银钉头面,只是戴了鬓花,这一点可能也有人家的考虑,为了形容这家的穷苦,还戴了慈姑叶,大家知道王宝钏都穷苦成那样都没有带慈姑叶,这一点好像是预示这家家破人亡就要到来,总体来说,人家这装扮,苦是苦了点,但也很合理。
那么从王吟秋和赵荣琛二位程门二代弟子的录像里,大家不难看出,这幺蛾子就开始呈现了。
首先是王吟秋的装扮,今天我们看王先生留下的录像,已经看不大清楚,具体他头上戴的是什么,也只是能模模糊糊的看一个大概,基本上就是半幅点翠半幅水钻双光头面,那花啊朵啊也没少插,这一头和他身上的那件青褶子,倒是反差极大!
再看赵荣琛的装扮,也和王先生差不了多少,但比王吟秋的少点,没像王先生头上那么丰富,但也是满头水钻珠翠,看不出是缺衣少穿的人家,而是很有钱的样子。
李世济的和王吟秋赵荣琛的也接近,头上戴的乱七八糟的花啊朵啊更是一大堆,这哪里像没钱的样子,还大晚上的织什么布,头上那么多东西,得抵得上多少布钱。
那么说二代不讲规矩不讲人物已经很离谱,那么到了三代这里,那头上戴的就没法看了,基本上都是满头的全幅点翠头面,连低一品级的水钻头面都不戴,知道的家里已经快揭不开锅了,不知道的以为李艳妃回乡省亲留宿娘家呢!
大家知道,过去戏曲行里有句话,叫做“宁穿破不穿错”,人家梅派戏《凤还巢》里,尚书也就是今天部长的女儿,头上才是半幅点翠半幅水钻,而且以水钻为主,点翠为辅,您《荒山泪》里的穷婆,什么理由让你们给她设计出这么一头头饰来?
迟小秋演《荒山泪》
张火丁演《荒山泪》
大家看,无论是今天的程派名家张火丁,迟小秋以及其他三代程派传人,四代传人,没有一位按照程先生的路子演,全部是珠光宝气的一头,就上来了。
那天和一位戏友聊天,他就说:“你看今天的这些程派传人胡改程先生的经典,“夜纺”戴一头点翠头面,你到底家里是穷是不穷啊,说你穷吧,你一头珠宝,说你富裕吧,你公公丈夫不是因为家里没钱,哪能冒着被野兽吃了的危险,上山采药啊,还用受那个苦,你张慧珠随便把头上的一根簪子拔下来,别说交税了,就是过他个三年五载的,都不用出门都够过日子生活了,是不是啊!”
大家说人家说的不对吗?呵呵。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本公众号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