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曾做过一个很“反直觉”的实验:他们请大学生在实验中完成很多项简单乏味的重复性操作,大概4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之后,实验人员付给学生参与实验的报酬,将学生完全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得到了比较丰厚的报酬,另一组只得到了象征性的一点钱。
最后,再让所有学生都填写一个问卷,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次实验是否有趣?”要他们对有趣程度进行评分。读到这儿,你可能想当然觉得那些得到丰厚报酬的学生会对实验有趣的评分更高,然而实验结果正相反!那些仅仅得到一点钱的学生给出了更高的分数。
认知失调之
追求一致的心理机制
认知失调效应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简单来说,当我们内心中存在两种不一致的想法或信念(即“认知”)时,会产生一种紧张的状态(即“失调”)。为了减少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会自发地调整自己的认知。
在这个实验中,得到丰厚报酬的学生在完成乏味任务后,他们“完成了乏味的实验”与“得到了足够多的报酬”存在一致性。然而,得到象征性报酬的学生却是处于失调状态的。
为了减轻这种认知失调,他们只得通过为这个任务评更高的分,以此使他们的认知保持一致,即“我完成了比较有趣的实验”与“得到了一点象征性的报酬”保持一致。
更通俗一点来说,得到丰厚报酬的学生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实验很无趣,因为他们得到了足够多的钱;而那些只得到很少钱的“倒霉人”,如果他们也认为实验很无趣,那结果只能是自己心情很糟糕了。神奇的是,这个心理过程虽然可以这样来解析,但实际上这个过程并不被我们有意识地知晓,而是在拿到报酬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已然自动做出判断了。因此,这也可以看作是我们心理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这个实验巧妙地揭示了认知失调效应对我们的神奇影响,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你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有的人在经历诈骗后,即便反诈民警已经上门劝阻,仍然很难阻止这位受害者给骗子转账。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必然是由于骗术中包含了大量心理学效应,这些也可在后续的文章中为大家一一揭晓,但这次我们着重说说认知失调效应在其中的作用。
简单来说,在我们的“人脑”这套高级认知系统里,保持“自我认知的一致性”有着很高的优先级。当人们在上当受骗后依然相信自己没有被骗,这是为了保护对自己智商和判断力的正面评价。
显然,“我被骗了”这一信念会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带来认知失调。承认自己被骗会给人带来尴尬和自责的情绪,为了避免这种内心的不适,他们选择无视事实或寻找其他解释。这样的行为可以帮助他们保持对自我形象的一致性,并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怕麻烦对方而不敢寻求帮助。然而有研究表明,有时候让对方更多地付出一些,反而会让他们更喜欢你。这也可以从认知失调效应的角度解释。
当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付出较多,但得到的回报相对较少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为了减轻这种不一致感,他可能会开始给予对方更多的正面评价,认为对方是值得拥有的、有价值的伴侣。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一致性,即他们付出了很多,因此对方必须是值得这样对待的。
此外,当一个人付出了较多的努力并且经历了一些困难或挑战时,他们可能更容易对亲密关系投入更多的情感和努力。这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认知失调,因为他们通过对亲密关系的投资来保持一致性,即他们所做的努力必须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策略只在某些情况下适用,并且不应当成为建立和维护健康亲密关系的基础。长期而稳定的亲密关系需要建立在相互平衡、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有意识地让对方付出更多来获得好感是一种操控行为,可能对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建立关系时,我们应该注重平等和互惠,并努力维护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
不要想那么多,做就是了!
再举一个认知失调效应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例子。当你陷入抑郁的时候,你可能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虽然医生和家人告诉你要出门散散步,但你既懒得去,也觉得散步一点也没有趣。此时,如果你可以先放下你的主观评判,什么都不要多想,只是去做,去实践,在行为上做到。当你真的去散步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如你最初设想的那样,你在散步中感受到了一些很好的体验。
你感到散步很无趣,你不去散步,这两者存在一致性;而你感到散步无聊,但你去散步了,这就产生了不一致,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为了打破这个不一致造成的不适感,你自然而然地会调整对于散步这件事的态度。在这个思维的错觉里,你觉得你的想法是百分之百肯定的,不容置疑的“我就是这么觉得嘛!”但实际上,它会因为你行动上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认知失调效应是一个有趣而重要的心理现象,它揭示了人们为了维持认知一致性而进行的评价调整和行为改变。通过了解认知失调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决策、行为和人际关系中的一些奇特现象,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编审|宣传办公室
来源|朝阳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