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外侧的四个穴位,人体经络的四个要穴!

文摘   2025-01-10 07:03   广东  

中医经络讲究取穴准确,但想找准穴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同一个部位附近,分散着许多不同穴位,它们位置靠近,容易弄混


上次已经跟大家分享了脚踝外侧附近的几个穴位,帮助大家区分穴位、找准穴位,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链接回顾:


👉  足踝外侧的四个穴位,人体经络的四个要穴!


今天继续给各位讲解一下脚踝内侧的穴位。从前及后的4个穴位,分别是中封穴、商丘穴、照海穴及太溪穴。





中封穴




中封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在踝区,内踝前,胫骨前肌肌腱的内侧缘凹陷中。


(胫骨前肌从小腿前外侧行走,向下止于足部内侧楔骨内侧及第1跖骨底)


(大趾向上翘起时,足背可见一条大筋,即胫骨前肌腱,其内侧缘凹陷,即中封穴)


中封穴,「中」即中间、正中,穴位正好在脚踝前正中间的位置;而「封」则封堵、封停,指的是气血在此处被封堵封停了。


因为中封穴刚好位于脚踝处,距骨和内踝骨之间,是一个可弯曲活动的位置,肝经气血在上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内踝的阻碍,气血被封堵封停,故名。



中封穴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且肝经“环阴器、抵小腹”的循行特点,故此穴可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




商丘穴




商丘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位于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

(商丘穴在内踝的前下方)


取商丘穴前,需要确定舟骨粗隆的位置。舟骨粗隆,就是足内侧踝关节下,赤白肉际附近,第一趾跖关节往上推,最大的一块骨性隆起。


(商丘穴位于内踝尖与舟骨粗隆的连线中点的凹陷处)


商丘穴为阴经经穴,五行属金,且「商」字为五音之一,亦五行归属于金,「丘」为高于地面的土山。该穴位置在骨隆起处,犹如丘陵,五行属金,土能生金、金气已聚,故名商丘。



商丘穴位于足踝关节附近,能够舒筋通络、枢利关节,用于调理足踝肿痛、踝关节附近软组织疾患。


而且商丘穴为脾经经穴,具有健脾化湿、利胆退黄,运化脾土、生发脾气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疗腹胀肠鸣、腹泻便秘、黄疸等病证。


商丘穴正好对应足底反射区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临床常用商丘穴治疗各种炎症。


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下身各种炎症,多按商丘穴,可刺激机体血液运行,促进清理代谢。




照海穴




关于照海穴的描述,《针灸甲乙经》中提到:“照海,阴跷脉所生,在足内踝下一寸。”照海穴在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


(内踝尖下1寸,正对内踝骨下方凹陷的位置)


「照」,光明所及;「海」,百川所汇。水中有火,对应肾为水火之脏,阴跷脉气所生,照海穴归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之功。


中医认为,阴阳跷脉司眼睑开阖,司寤寐。照海穴通阴跷脉,有滋阴安神的作用,对夜晚难以入睡的人很有帮助。按揉或艾灸此穴可以协调阴阳,使全身阴阳平衡、营卫气血调和,则夜寐可安。



阴跷脉主一身水液,而照海穴对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导致的咽喉疼痛、咽干等症状也有不错的效果。点按此穴3~5分钟,就会感觉喉咙有津液出现,滋阴生津,咽痛亦可随之缓解。


临床中逐渐发现,取照海穴时,往内踝高点下赤白肉际处取,比标准取穴法的内踝下压痛、针感更明显,用倪海厦教授的方法向下斜刺,临床使用效果更好。





太溪穴




“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 表明肾经的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淌于山谷之中。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太溪穴在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因此,太溪穴可调节阴阳失衡,水不制火而出现的五心烦热、心绪不宁等症状。


太溪穴还可滋阴潜阳,育阴生阳,养阳而不伤阴,凡是寒凉体质、手脚冰凉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灸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



太溪穴与足三里穴,常是临床补虚的两大要穴。太溪养肾,补先天之本,足三里健脾胃,补后天之本,因此二穴配合,治全身百病,为人体的两大补穴。



各位不难发现,这4个踝关节的穴位,从前及后看,中封穴、商丘穴、照海穴及太溪穴,分别归属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经脉从下肢往上走向胸腹,符合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在内踝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足三阴经往上行走,至内踝尖上8寸处,足厥阴经与足太阴经发生交会)


而在下肢8寸以上,足厥阴经则走向太阴经后方,变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这方面的内容下次有机会再展开阐述。



课堂现场实拍:


往期学员毕业留念:

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你还在等什么?

学习中医考证报名电话:

陈老师:188 0207 5136加微信备注“学针灸”

教学模式:

在学校(理论+辩证+实操)

结合在三甲医院(临床跟诊实习)

我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关注我!


广东省医药临床学府
传播中医健康文化知识!专注中医职业教育培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