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闻史上,俞颂华先生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和崇高地位。他曾先后采访过列宁、莫洛托夫、季诺维也夫等苏俄领导人,他曾到延安采访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人,并与毛泽东作彻夜长谈。他曾为茅盾的文章改标题,他曾编发郭沫若最早的新体诗和张闻天的处女作,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践行着“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信念,他的这个大事就是一生坚守的新闻事业。
黄炎培曾说,俞颂华先生以新闻事业为唯一终身职志,熟于国际掌故,富于爱国心与正义感……人生为一大事而来,既认定某大事,便须忠于其事,专于其事,将一生精力尽献于某事。先生者,其新闻界之释迦牟尼乎。
本文系“方志江苏”独家稿件,音频特邀江苏新闻广播制作,欢迎读者分享转发,媒体请获授权
作者:陆钟其
播讲:李杰
俞颂华(1893~1947年),名垚,又名庆尧,笔名澹庐,江苏太仓人,唐文治甥。
俞颂华先生像
作为报人,俞颂华先生从小就有济世之志,并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先生认为当世马列主义有济世之功能,于是不顾非议和危险,坚持客观、公正地予以报道。
1、是最早报道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记者之一
俞颂华先生中学就读于上海澄衷学堂,191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公学政治系、旋赴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留学。
1920年,俞颂华先生在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以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一同前往的还有瞿秋白和李仲武。他们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前往采访的中国新闻记者。离开北京时,郑振铎、耿济之向他们赠诗送行:“你们走了——走向红光里去了!新世界的生活,我们羡慕······”。俞颂华先生不谙俄语,瞿、李两人当时是北京俄文专修馆刚毕业的学生,于是三人一道采访,由瞿、李做翻译。在莫斯科期间,他们先后拜访了列宁、莫洛托夫、季诺维也夫等苏俄领导人,参观了克里姆林宫。
1920年10月16日,28岁的俞颂华(中)和21岁的瞿秋白(右)、李仲武(左)赴苏俄采访,成为我国头一次走出国门并常驻国外的记者
事后,根据实地考察和亲身见闻,俞颂华先生向广大中国读者介绍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真实情况。他采写的《旅俄之感想与见闻》等通讯报道,分别在《时事新报》与《北京晨报》上发表。后来,《北京晨报》把通讯辑成《游记第二集》一书发行,这对当时的中国知识界了解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情况,起到了十分积极作用。
2、国统区内最早客观报道延安情况的记者之一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俞颂华先生率先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937年4月,他接受报社委派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并作长夜倾谈,后来,他又访问了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并出席延安的文艺晚会,观看抗日剧团的演出。回沪后他把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写成《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通讯,在《申报周刊》(即原月刊)上发表,完全用事实说话。尽管在新闻检查时被删去了不少内容,但仍向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不少真实情况。他在文章中说,他进延安时,就看到“城门两旁的城墙上有‘和平统一’和‘团结御侮’的很大标语”;离开延安时,又“回头看看”这“八个大字”,“不由得感觉很愉快。因为觉得这八个大字,足以代表国难严重中的一线曙光,亦是全国人民的一致愿望”。虽仅聊聊数词,却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愿,已成为“国难严重中的一线曙光”。他在陕北还拍摄了不少照片,也分期在《申报周刊》上刊登,图文并茂地对陕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客观而有力的宣传。
作为一名普通记者,他敢闯禁区,敢于讲真话,敢于颂扬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政策,这在1937年“七·七”抗战前的国民党统治区,是极为了不起的。俞颂华先生是继斯诺、范长江客观报道陕北实况后的又一名客观报道真实情况的记者。
1、笔下风雷 润物有声
1921年俞颂华先生改任驻德国特派记者时,又抓紧时机进柏林大学研习哲学、伦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等,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素养。1924年从德国归国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教务长兼教授。该校停办后,由钱经宇介绍进入福州路商务印书馆,编辑《东方杂志》,他又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同时还先后在中央大学商学院、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暨南大学、劳动大学、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院校兼课,讲授社会学、逻辑学等课程,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
1932年经黄炎培介绍,俞颂华先生进入设在汉口路的上海申报馆,创办《申报月刊》并任总编。与此同时,他还与俞寰澄、李孤帆等创办《新社会》半月刊,提倡革新政治,主张抗日救国。
《申报月刊》和《申报》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商务印书馆在闸北的编译所、印刷所、东方图书馆等被日军飞机投弹焚毁,损失惨重,《东方杂志》只得暂停发行。同年5月,又经黄炎培介绍,《申报》总经理史量才邀请俞颂华先生进《申报》社创办并主编《申报月刊》。在此期间,俞颂华先生曾盛邀鲁迅、茅盾等在新雅饭店用餐组稿。此事,鲁迅曾写入自己的日记。此后,鲁迅以“洛文”“罗忨”等笔名在《申报月刊》(后改为《申报周刊》)上发表多篇杂文。而茅盾的《林家铺子》在发表时还有一则趣事,据说,小说原名茅盾题为《倒闭》,俞颂华先生觉得太直白,而报社老板则认为不吉利。于是俞颂华先生将之改名为《林家铺子》。茅盾当时已是名家,但他仍谦虚地表示,俞颂华是我的老朋友,他这样说我当然是同意的。此后,茅盾又把《春蚕》《秋收》等小说放心地交给《申报月刊》发表。不久,叶圣陶等也在此发表作品。讴歌正义和光明,鞭挞反动与黑暗;
俞颂华先生还曾邀约“一·二八”抗日名将翁绍恒撰写了《淞沪血战回忆录》,在《申报月刊》上进行连载,引起强烈反响。
1942年在桂林时,俞颂华先生任《广西日报》主笔。此报系国民党桂系办的报纸,原在内容及形式上都较落后,销售量仅有几千份。他任主笔后,一面在内部充实编辑力量,一面在外部争取金仲华、千家驹、胡仲持等进步文化人士的支持,使报纸面目焕然一新,发行量猛增到两万份。
1943年5月,衡阳《大刚报》总编辑羊枣被迫离开,编辑部一时群龙无首。社长毛健吾对俞颂华先生仰慕已久,亲自去桂林礼聘。俞此时已是有名的报人,素来在大城市办大报,是否肯屈就衡阳这个小地方呢?谁也没有把握。可俞颂华先生欣然应聘,卷起铺盖,立即动身。许多人把俞的行动比作陶行知先生办学:陶先生由大学办到小学,越办兴致越高;俞先生办报,由大城市办到小城市,越办越有劲。俞颂华先生到衡阳时,身体虽然极其虚弱,医生的结论已是:“带病延年”,他却是不管不顾,继续“带病战斗”。在《大刚报》馆工作期间,他拖着羸弱的病体,为《大刚报》办了三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创设《星期增刊》;二是向进步文化界人士和学术界组稿,提高《星期论文》的质量。他把编辑用稿比作医生用药,医生用药要对病人负责,他说编辑用稿也要对读者负责;三是创办敌后航空版。他们把一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各个战场的情况加以选择改写,每周出一期八开小报,托衡阳空军基地的美军飞机带到敌占区空投,美方记者称之为“世界创举”,是“中国新闻界向敌伪反攻的先声”。
这段时期,俞颂华先生主编的不少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起过非同小可的作用,并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园地。
2、提携后进 不遗余力
早在1919年主编《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时,俞倾华先生就注意为新文学的创作提供园地。如郭沫若最早的两首新体诗《抱和儿浴博多湾中》、《鹭鸳》,张闻天的处女作《梦》以及叶圣陶等人的早期作品,都是在他主编的《时事新报》副刊上发表的。
1936年1月,《申报月刊》改为《申报周刊》,仍由俞颂华先生主编。他发现向该刊投稿的年轻人石西民思想进步且富有才华,即邀请他参加《申报周刊》编辑工作,予以奖掖。由于俞颂华先生主办的《申报周刊》图文并茂,精编精干,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成为当时全国期刊中发行量最多的刊物之一。
3、关爱学子 庇护有加
俞颂华先生还十分关爱青年学子。当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由四川璧山迁到苏州,他应邀去苏州任该院新闻系主任。1947年5月,上海、南京、北平、昆明等地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全院学生积极响应。院方听命于国民党当局,勒令30名学生退学。俞颂华先生闻讯后当即找到院长慷慨陈词,据理力争,斥责院方开除学生属“不法行为”。由于俞颂华先生和其他进步师生的反对,院方不得不收回成命。
陈礼仁先生在《悼俞颂华先生》一文中则写到,(1945年)8月以后,俞先生几度吐血,于呻吟床褥之际,犹急急地物色优良教授,拟订教学计划,其忠于职守之精神,诚可谓鞠躬尽瘁。俞先生口德刚正而遇人和淑,视学生如子侄,爱之以至诚。因此,先生去世学生痛哭失声,同仁无不暗自神伤,泪如雨坠。有一位学生写道:“我衷心地敬爱他,视他如父亲一般,我的悲痛亦不仅止于师生之情,我不但是为了个人失掉一位敬爱的良师,也不单是为了新闻系失掉了一位系主任而痛苦,更为了目前负他生前的教训和期望。”
先生一生坚守初心,淡泊名利,清平度日。大有“为了民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风。
1、富贵不能淫
1937年上海“八·一三”全面抗战后,《申报周刊》停办。先生受友人马星野的邀请,到湘西芷江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教授。1938年夏随政校迁往重庆南温泉,在那里他常与老朋友俞寰澄、邹韬奋、黄炎培、戈宝权、沈志远等聚会,“抵掌天下事,极挚友之乐。”
1940年夏,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长陈立夫欲拉他加入国民党,派原中央通讯社社长马星野给俞颂华先生送来表格要他填写,他断然拒绝,并离开重庆远去香港。到香港后,他先任香港《星报》总主编,数月后赴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总编辑。俞颂华先生在《星洲日报》只工作了九个月,由于国民党硬派一个姓关的去控制海外华侨舆论,他愤而回到香港。
1941年10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香港成立,俞颂华先生应梁漱溟之邀,担任同盟机关报《光明报》总编辑。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他转移到桂林,国民党要人几次请他、诱他、逼他去重庆,许以高官厚禄,尽管他的夫人,儿女都在重庆,令他十分思念,但他依旧选择留在湘桂,就是不肯去国民党的陪都重庆。
1944年4月,日寇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大刚报》馆迁往贵阳。俞颂华先生实在经受不住长期颠沛流离,加上此时身体已是虚弱不堪,才不得不离开该报到重庆与家人团聚养病,但仍抱病在黄炎培主办的《国讯》半月刊担任主编。
抗战胜利后,《大刚报》迁回南京复刊,特邀他仍旧担任总编辑。但当他了解到此报已为国民党CC系控制时,便坚决拒绝。1946年夏,他回到上海,贫病交迫,无地容身,暂时借住在一位亲戚的小亭子间里,过着清苦的生活。这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与俞先生曾在德国同过学)乘机约他到南京办报,并许以汽车、洋房等。俞先生嗤之以鼻,并斩钉截铁地说:“三十年前,我不妥协,三十年后,我虽然贫病潦倒,还是不妥协。就是这几根老骨头,是要硬到底的!”浩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2、历尽生活之磨难
俞颂华先生的女婿葛思恩在《悼先岳俞颂华先生》一文中介绍说,俞颂华先生一生生活淡泊,不计名利,立志坚定,嫉恶如仇,时常提起的两句口头禅是“知足常乐”“无欲则刚”。他立志不进仕途,不入任何党派。
《大刚报》编辑严淮冰在《一代报人,寂寞长逝——俞颂华先生的生平》一文中则写道,俞颂华一直就是一个职业记者,靠应得的收入养家糊口,在这一点上,与名报人张季鸾不同:张季鸾是《大公报》的老板,有事业在手,意志比较自由,生活上不受任何威胁;而俞颂华一向做伙计,虽然有意志的自由,但只有在报社老板与他的意见相接近的前提下,始能合作下去。所以,俞颂华30年来,是在“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情形下由这家报馆到那家报馆奔波,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和信念,甘愿受尽生活上的磨难。
1947年夏秋之后,终因过度劳累,俞颂华先生不幸病逝于苏州,享年54岁。
△黄炎培在俞颂华追悼大会致悼词《新闻界之释迦牟尼——俞颂华先生》
陆钟其,中学高级教师,供职于太仓市教育局。先后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德育管理》《文汇报》、《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北师大学报》《陕师大学报》《青少年犯罪研究》《北图通讯》《江苏图书馆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有文章,并有文章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为太仓市政协文史撰稿员,先后在《钟山风雨》《方志江苏》《新民晚报》等报刊杂志和网站上发表有关文史类文章并出版有文史类专著。
简介:李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新闻联播》主播。一级播音员,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社会艺术考级评委。
编辑:朱振鑫
发布:高红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部分图片视频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