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软件这个企业中,优质企业少、待遇水平一般、业务领域壁垒低。
从软件技术人员就业角度来讲,这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领域。
但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企业数量很多,还是值得单独拉出来写一写。
企业管理软件大概有这么几种:ERP、SCM、CRM、OA、HR、财务、合同管理等。
国内市场上的主要玩家大概分以下几类:
1、各领域的国外巨头
Oracle、IBM、SAP、DocuSign等。
2、两大行业龙头
无论用友还是金蝶,单一领域的软件产品都不足以支撑起他们的庞大营收规模、市值,以及扩张的欲望,所以他们几乎各个领域的产品都会涉及到。
3、二、三线厂商或细分领域的小龙头
浪潮(ERP/SCM/CRM)、北森(HR软件)、鼎捷数智(ERP+工业软件)、智邦国际(CRM)、泛微网络(OA龙头)、纷享销客(CRM)、e签宝(电子合同)等。
4、大片的中小玩家
无锡帆软旗下的简道云、广州速达、上海吉联新软件、厦门三五互联、北京的薪人薪事和Moka、台湾上市公司明基集团旗下的苏州明基逐鹿等等。
5、新生代玩家
华为这种看起来像跨界,实际上看不上ERP这种有骨头没肉的领域,只是拉拢厂商解决自身问题的。
每个互联网大厂因为自身有足够的软件技术积累,在业务复杂度高且又发现外面成熟厂商的解决方案性价比不高时,就会选择自建,因此大家可以发现,几乎每个互联网大厂都会有类似企业管理技术部、CIO技术等部门。
阿里钉钉、腾讯企微这类从企业办公IM起家逐步渗透进来的互联网龙头。
寄生在零售或电商生态中的玩家,如杭州的有赞、二维火,上海的美味不用等,阿里收购的客如云,满大街零售店都在使用的上海商米,阿里系的瓴羊,美团餐饮系统等,他们会从toC流量端向企业管理领域渗透。
企业管理软件是为企业客户服务的,如果我们把客户分成大、中、小三类,会发现每一类客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看小客户
最大的问题是单价低,最大的优点是做起来相对干净,搞个标准的SaaS上云收钱就行了。
不管是来1个还是来1万个,我就这一套标准方案,虽然只能满足客户八、九成的问题,但你掏的钱少,就别BB了。
接着看中型客户
成规模的企业,钱就不那么紧急了,愿意花额外的钱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这些需求往往是标品无法解决的,就需要软件厂商做少量定制。
对软件厂商来说,利用中台能力做一些简单的定制就能收一些高价定制费,这生意当然能干。
中小企业市场要么是标品,要么可以收一些定制,按说应该比较好做。
但无奈中国就是不缺人,一堆中小企业雇佣着廉价工程师搞CRUD,你每个人日成本3000,他可以报2000。
大家一起卷生卷死,把企业管理软件生生做成了一个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最后看大客户
做这些客户的生意,优点有两个:
1、单价高,动辄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过亿的单子。
2、客户优质,不存在跑路收不回钱的风险,做完了之后还能当标杆,以后到市场上打单时,一说就是XXX都是我们的客户,一下在甲方那里就有了光环。
那大客户就好做了?并不是!问题有很多:
1、需求复杂
大客户都是各行业的头部企业甚至超级集团,自身流程超级复杂。
从接到订单入局开始,需求经常会从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现、蔓延,让软件厂商的交付成本不断升高。
2、严重定制化
软件厂商做的客户多了之后就会掌握一些规律,通过代码抽象沉淀出来一些中台,这样下次再碰到新客户时就不用从0到1开发,只要基于中台做一些扩展就可以了。
但中台化战略在大客户这里很难走通。
中台再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客户的需求往往是五花八门,再加上中台化之后导致的系统损耗(性能下降等),又进一步增加了交付成本。
3、客户强势
有人会问,客户不专业,提的需求很S*B,我能不能拒掉?
如果是中小客户,他们会仰望你,如果是大客户,他们会想,老子出了这么多钱,这点事你都不给办好?
再加上企业越大,组织结构越庞大,领导越多,而权力会让人迷失、臣服,上层领导的一个想法到了一线就会变成政治任务。
总之就是,跟大客户讲道理,砍掉无理的需求是件很难的事。
以上总总,导致市场上的大客户单子挣钱很难。
但对企业来说,却往往会饮鸩止渴,原因也简单:
1、你丢了单被竞争对手拿去,在市场上就会很被动,别人以为你不行了。
2、做企业市场,标杆的作用很明显,没有标杆客户或者持续性的标杆客户,别人还是会以为你不行了。
大客户虽然不容易挣钱,但也不是经常赔钱,总比没有单子强。
既然大、中、小客户的生意都不好做,企业的经营数据也就不怎么漂亮。
我们看下国内几个头部公司在2020~2023这4年间的关键财报指标就知道了。
用友:营收 85亿、89亿、92亿、97亿,利润 9亿、7亿、2亿、-9亿
金蝶:营收 33亿、41亿、48亿、56亿,利润 -3亿、-3亿、-3亿、-2亿
浪潮数字企业:营收 25亿、39亿、69亿、82亿,利润 -1亿、0.6亿、1.1亿、2亿
北森:营收 4亿、5亿、6亿、7亿、8亿,利润 -12亿、-9亿、-19亿、-25亿
泛微网络:营收 14亿、20亿、23亿、23亿,利润2亿、3亿、2亿、1.8亿
鼎捷数智:营收 14亿、17亿、19亿、22亿,利润1亿、1亿、1亿、1亿
致远互联:营收 7亿、10.31亿、10.32亿、10.45亿,利润 1亿、1.2亿、0.9亿、0.5亿
这些已经是国内企业管理软件领域的顶级企业了,营收指标都在低速增长甚至微微下行,动不动就亏损一把。
拉垮的数据,在资本市场上当然卖不上好价钱,以今天最新数据(2024.12.4)来看:
用友 市值400多亿
金蝶 市值300多亿
浪潮数字企业 市值40亿
北森 市值32亿
泛微网络 市值130亿
鼎捷数智 市值80亿
致远互联 市值26亿
企业管理软件类的厂商数据这么差,如果要分析原因的话,我们根本在于:企业管理软件是个成本问题,不是个技术问题,有门槛但算不上壁垒。
也就是说,只要客户看重、依赖企业管理软件,只要掏得起钱基本就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解决。
拿华为Meta来举例,从2019年感受到危机之后,拉上用友网络、金蝶、汉得、赛意一堆ERP厂商再加上软通动力、中软国际一堆外包厂商干了4年,就覆盖了100%的业务场景和80%的业务量。
即使在系统切换过程中有月结、季结和年结,还要做到零故障、零延时、零调账,只能说有挑战,但要说搞不定,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这个领域只是有门槛但谈不上壁垒,市场上软件技术人才供给旺盛,大大小小的企业多,甲方客户选择面广,这个价格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大大小小的厂商一起卷,日子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回到“屋顶的闪闪星光”这个IP的主题——软件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就业选择。
企业管理软件的厂商混得差,这个领域的就业情况也就不容乐观。
用友、金蝶这些头部企业给到应届生的待遇也就月base十几、二十几K的样子。
如果是去这些软件厂商的中台部门,会涉及到深入理解业务、做架构设计、积累平台能力,对软件技术能力的锻炼还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是去这些软件厂商的前台部门,被派到客户那里搞定制化,或者做现场交付,每天就跟着客户领导的思路转,他让改按钮就改按钮,他就加进度条就加进度条,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又搞低代码,这跟去工厂打螺丝也相差不大了。
在技术栈方面,头部公司的中台部门或者新时代玩家的研发团队中还会有大量专业性比较高的Java、前端、数据、算法等岗位。
在一些老派玩家公司内部竟然还有大量的.Net、Oracle、SQLServer、C#等。
并不是说这些技术不行,而是学了这些技术之后到市场上卖不出去,找不到工作。
因为企业管理软件很多时候售卖的并不是衣服、鞋子这样的标品,客户买哪家厂商的产品、买了之后怎么用、用得好不好,用完之后还会不会再花钱升级,这些问题也要解决。
因此除了传统的“码农”之外,往往还会有大量的实施岗位。
他们会负责了解客户流程、分析业务需求、写定制开发需求文档或者操作文档、培训客户、协助客户的系统改造、日常使用指导答疑等等。
这种岗位往往需要出现场,经常性出差,如果碰到了需要小心询问、认真考虑、慎重选择。
宏观分析往往无助于微观决策,如有软件技术就业领域的任何具体问题,欢迎加我微信好友: wudingxingg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