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个深夜独自看完了这部拉脱维亚的电影《灵魂暴风雪》,我此前从未看过拉脱维亚的电影,只有一部爱沙尼亚的《1944》,同样是波罗的海的小国,夹杂在德国和俄罗斯两个帝国之间,有着相似的命运悲剧,所不同的是两部电影一个表现的是一战,一个是二战。也是这种地缘政治上的悲剧,锻造了波罗的海三个小国独特的正义感,在强权面前那种宁折不弯的民族精神。
是这个国家倾国之力打造的一部战争大片,,电影选了一个不满17岁的少年阿图尔·瓦纳斯的经历为主线,展示了1915年到1917年间,拉脱维亚在一次大战期间动荡的宏大历史。少年不识愁滋味,他无忧无虑,享受初恋美好时光的年纪,因为德国的入侵,戛然而止,他亲眼看到母亲被杀死在自己家门前,父亲烧毁房屋,带着他参加复仇,而作为一个小国想要反抗一个强大帝国,选择的方式就是加入了另一个大国——沙皇俄国,沙皇许诺拉脱维亚人战后复国的承诺,拉脱维亚人为自己的国仇家恨参战。
战争爆发的如此突然,回望自己被烧毁的房屋,半生积累的家业竟然可以顷刻化为乌有,我自己在看这部电影中,老是忍不住想起正在进行的乌克兰战争,这场战争同样来的那么突然,两个多礼拜前还是那么岁月静好,如今恍如隔世,乃至于我自己的一个朋友对我说,从来没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卡到战争的感叹。
参加军事训练的阿图尔,还是充满童心的新鲜好奇,只有走上战场的炼狱,才能亲见战争的残酷,他亲手在战后内刺死同样表情稚嫩的一个德军士兵,那一刻仿佛也杀死了自己的纯真。他自己负伤,住院,经历了丧父之痛,一个男孩在战场上成长为一个男人。作战与杀戮的同时,也把深深的尴尬带给这群年轻的拉脱维亚士兵,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祖国作战吗?他们在光复自己的家园吗?还是充当了一个帝国打倒另一个帝国的炮灰。
电影中最悲剧意义的一幕并不是发生在敌我分明的战场,是1917年,苏联布尔什维克革命后,阿图尔居然要和自己的战友被逼迫举枪枪毙另一批不愿意为苏联打仗的拉脱维亚士兵,他们犹豫,不肯开枪,不想沾上自己同胞的血,而就在昨天他们还在一起战斗,可是不执行命令也面临强权之下,自己被杀掉的命运,矛盾与冲突,在这一刻变得格外荒诞。阿图尔选择抗命,被关押,被保佑良知的上司偷着放走,逃亡回自己的祖国,又再次和一群学生兵走上面对德军的战场,他勇敢的指挥那群惊慌失措,曾经以为战争很好玩的学生兵们做着开枪射击的动作。一个经历了许多成长起来的悲剧英雄,应该感谢电影艺术的传播性,让我们知道拉脱维亚这个小国,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这部电影在战场塑造的真实性方面还是很出色的,呈现了战争的残酷,瞬间的美好生活与地狱般的战争环境交替出现,偶尔的诗意马上被战场的残酷所取代,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不会去美好战争,看完以后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对战争的厌恶感。也是因为这种厌恶感,让我对现实中那些叫嚣战争的脑残感到特别的唾弃。
这部电影结束后,我才知道,影片是是根据拉脱维亚一部著名的小说亚历山大·格里恩斯的《步枪手:灵魂暴风雪》改编,这本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在苏联时代被列为禁书,作者本人也在1941年被苏联处决,戏里戏外还有更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