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智慧: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才是真的养生

文摘   2024-12-31 16:54   四川  


       养生的核心,不在于单纯地纠结于吃什么、怎么锻炼,而是要真正理解并感受自己,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常常在寻求健康的过程中,过度关注某种特定的饮食方式或者运动计划,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真理:健康是内外合一的过程,是一种与自然节奏的同步,是身体、心灵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篇由心身医学硕士、中医师李辛撰写的文章,深入探讨健康的真正含义,并为大家提供一种全新的养生视角——从内心感受出发,回归自然,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一切病先是“神”病


      在中医学的理论中,疾病不是从肉体开始,而是从精神开始。这一观念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阐述。中医认为,一切疾病先是“神病”,即精神或情绪的失衡,然后是气血的失调,最终才表现为肉体的疾病。

      首先“神病”是指精神、情绪、思想上的问题。中医认为,精神状态直接影响身体健康。当一个人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时,气血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各种身体不适和疾病。而如果精神问题得不到及时调节,身体的器官和系统会因缺乏应有的“神气”支持,逐步衰弱,最终表现为明显的生理疾病。

      第二个阶段是“气病”。在气的层面,气的运行规律受到干扰,体内的气血失衡,不能正常流通,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气的运行受阻,就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出现各种身体上的不适。

      最后,才是血病和形病。当气病得不到缓解时,病症会进一步转化为血液和肉体的疾病。气滞血瘀,毒素在体内堆积,最终表现为身体上看得见的疾病。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对话。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黄帝问岐伯,当一个人形体破败了,气血也耗干了,治疗就很难见效,这是为什么啊?


“岐伯曰:神不使也。”病人的神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医生也没有办法调动了。


黄帝接着问,什么是神不使呢?


岐伯回答:“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这段话大家慢慢玩味,为什么现在病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好治,可以从这里找原因。

因此,真正的养生,是从心灵开始的,只有了解和调理自己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地调节身体的健康。而吃一些绿色食品或者喝几瓶健康饮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非我们首先调整内在的精神和情绪状态,恢复身心的平衡。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习惯性地忽视内心的感受,追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和快速的生活节奏。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部,忘记了内心的声音,导致了“形神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现代人常常陷入这样的生活状态:为了追求高效的工作、获取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忽略了身体的需求。我们为外部的标准和目标而活,却忽略了身体和内心的感受。这种生活方式导致了许多精神和身体上的问题。精神上,焦虑、压力、紧张等情绪滋生;身体上,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频发。这些症状其实都是“形神分离”的体现。

       在中医看来,养生不仅仅是要吃什么,做什么,而是要感受自己。正如前面所说,健康的根本是要先从精神层面入手。要通过觉察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通过自我感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作息,才能逐渐恢复身体的健康。

所以,在生活中要养成用心的习惯。去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然后至少知道:


  • 吃了什么东西舒服,什么东西不舒服;

  • 跟谁在一起舒服,跟谁在一起不舒服;

  • 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会比较安心,或者反之,会睡不着、纠结和难过。


生活中时时刻刻留意观察自己,就可以时时刻刻调整自己,这是真正的养生。


健康就是“平常”,还有“中和”


      健康不仅仅是一个身体没有疾病的状态,更是一个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过程。在《黄帝内经》中,健康的定义是“常”与“中和”。“常”指的是身体和环境、节律之间的和谐共鸣,“中和”则是指身体内部的平衡与和谐。

     健康的状态就是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大自然的变化发生时,我们的身体能够自如地适应。比如,当天气变热时,我们能够正常出汗,调节体温;当别人感到疲倦时,我们也能够适时休息,而不是感到异常困倦或焦虑。这种能够随自然节奏而动的状态,就是“常”与“中和”。

      失常是生病的根本原因。当人类的生活脱离了自然规律,偏离了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会生病。例如,有些人睡得太晚,夜晚过度劳累,白天又无法适应社会节奏,生活变得极度不规律,这样的生活状态便是一种“失常”,会导致身心的种种不适,最终表现为疾病。



     健康的养生方法并不复杂,它不在于是否吃了某种流行的超级食物,或者是否做了某种高强度的锻炼。真正的养生,是让自己回归到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保持身心的平衡。以下是几个简单却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帮助你从根本上恢复身体的健康:

  1. 感受自己的身体:每天花些时间去静下心来,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吃什么东西会让自己感觉舒适,做什么事情会让自己觉得放松和愉悦,和谁在一起会让自己感到平静和愉快,都是值得注意的细节。通过这些感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不适。

  2. 避免过度依赖外物:现代社会,许多人喜欢通过外物来解决问题,如通过药物、保健品或某种特定的饮食方式来改善身体状况。然而,这些外部的干预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真正的健康,是通过恢复与自己、与自然的和谐,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

  3. 调整饮食:饮食并非一成不变的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求来调整的。比如,消化不好的人应该避免油腻食物,而身体虚弱的人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的食物。学会根据自己的身体反馈,调整饮食习惯,是一种真正的养生方法。

  4. 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离不开良好的作息。规律的作息帮助恢复身体的自然节律,让身体和自然的节奏同步。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5. 适度运动:运动不需要过度追求高强度或极限运动,适度的散步、瑜伽、太极等活动,能够帮助身体释放压力,增强免疫力,保持身心的平衡。

  6. 保持心灵的宁静:内心的平和是健康的基础。通过冥想、深呼吸、放松技巧等方法来保持内心的宁静,减少焦虑和压力,帮助身体恢复到最佳的状态。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哦 

阿建养身
生活,励志,开心,健康,美丽,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