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政策效应待显,医疗器械投资迎机而上
财富
2025-02-06 18:35
北京
文
丨
胡坤超
今年医疗器械板块政策面频有利好,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整体来看,这一政策有利于未来创新器械研发、缩短审批时间、加速创新产品上市。
虽然短期它很难给公司业绩带来提升,但是一定程度可以修复市场对于医疗器械板块预期。
从业绩改善维度层面看,我们更需要关注这些政策对于行业需求的拉动。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国家发改委将牵头安排148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包括医疗在内的设备更新。
根据迈瑞医疗统计,截至2024 年二季度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至 240 亿元以上。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器械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复苏。
业绩筑底
医疗器械赛道有望迎反弹
回到上市公司业绩报表层面,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全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7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76%,下降幅度较上半年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放缓后,成本并未下滑,同时管理费相对刚性。
具体到医疗器械赛道,根据中信建投报告,2024年三季报收入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同比-16.27%。收入端增速和上半年增速(1.21%)相仿,但是利润端和上半年(-3.37%)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医疗设备和IVD整体板块业绩下滑拖累,三季度医疗设备招标不及预期,费用刚性增长。
以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为例,公司收入从2023年下半年增速20%左右逐渐降至10%,再到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增速1.4%。
对比来看,迪瑞医疗属于IVD板块龙头之一,该领域受多重因素影响有所承压。
进一步看,迪瑞医疗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利润下滑17.8%。在公司交流会上,管理层提到出厂价下调10%-15%,毛利率降低且费用端增长明显,因为深圳研究院研发费用投入增加。销售费用方面,2024年为拓展新市场,销售人员有所增加,公司在这一方面支出增长较为明显。
从收入趋势看,由于2022年特殊时期带来的高基数,2023年全年下滑幅度较大。2024年,器械行业也未能迎来预期复苏,收入基本保持持平状态。利润端,从2022年四季度开始,公司连续8个季度负增长,持续消化各种不利因素。
在迈瑞医疗2024年三季报交流会上,管理层表示9月医疗设备招标活动有所回暖,作为新、改、扩项目重要资金来源的医疗专项债发行速度也开始加快,一部分设备更新项目预计即将开始招标。同时,财政部也发布了一系列增量政策,用来化解地方债务,预计会有效缓解医院资金压力。如果以上利好因素持续,公司有充分理由相信,2025年国内市场将重回增长轨道,行业筑底反弹是相对确定的。
格局稳定
医疗器械“出海”赛道渐宽
从商业模式角度看,医疗器械属于“医药+制造业”,既能享受医药长期需求刚性的红利,同时又具备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另外相对于药品行业,虽然器械产品大部分属于to b 领域,但是这一类似消费品的行业是具备品牌效应的,医院和医生是认可品牌和厂家的。
相反,药品并不具备这一逻辑(当然品牌中药排除在外)。此外,这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低于药品行业,制药企业需要时刻注意是否有更新更好的治疗方式浮出水面,否则很容易被颠覆,风险相对较大。同时,器械创新是非常缓慢的,属于渐进式创新,不容易颠覆老产品,即使有新产品推出,在医院端的推广也是较为长久的过程。因为不同产品之间的比较是非标准化的,新产品的优势不太直观。
因此医院在采购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品牌知名度。由此带来的一个特征就是,器械行业竞争格局演变相对较慢,从投资风险维度看,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逻辑。
从发展趋势看,国产化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追赶,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产品质量逐步靠齐海外品牌,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超过外资。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具备制造业优势,相对于外资成本优势显著,因此国产化的趋势已经非常确定,特别是随着集采推进,国产化份额提升非常明显。
国际化方面,不管是欧美发达市场,还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均有不同企业、不同品类在海外崭露头角,且我国稳定供应链的优势也加快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步伐。近年来,国产厂家无论是在成本优势还是产品创新方面都在飞速进步,未来出海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医疗器械两条受益赛道浮出水面
以化学发光龙头新产业为例,近几年,虽然终端产品降价超过50%,但是由于经销商利润比较厚,公司相关产品出厂价下降幅度低于10%。迈瑞医疗对外交流也曾提到,政策对公司出厂价基本没有影响,主要由经销商来承担。
由于进口品牌在医疗器械的众多领域占据主要份额,因此集采推进对于国产厂家而言,是其提升份额的好时机。
在DRG政策推行方面,确实短期总量维度上有些影响,而且已经试行了好几年,具体在哪些细分领域上有影响已逐渐明了,但从中长期维度看,其实并不影响行业发展趋势。
设备更新政策方面,政策会逐步拉动行业需求,叠加2025年1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供给端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研发,一定程度可以修复市场对于行业的预期,同时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思路指明方向——做有差异化的创新产品。医药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既有鼓励,也有相对规范、约束的政策,企业需要适应国家政策才能发展壮大。
医疗器械板块,截至2025年1月19日,目前PE估值29.57倍,位于10年估值分位点28.43%,处于底部区域,因此具备一定安全边际。过去几年,整体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在于2021年的高点估值有一定泡沫。
来源:Wind
未来,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叠加众多的政策催化,医疗器械板块有望从底部迎来复苏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国产企业的出海道路也将越来越宽。笔者相对比较看好两个方向,一个是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以及国内需求复苏的医疗设备和耗材。设备更新政策受益最明显的是医学影像、放疗设备、内窥镜设备、远程诊疗、医疗信息化以及医院病房建设相关公司。根据华福证券最新跟踪,2024年12月招投标金额增长59%,MR、PET、CT招标金额同比翻倍以上,超声同比超70%,内镜、监护同比转正。
另外一个是长期看好的出海方向,涉及IVD、医疗设备、低值耗材等细分板块。短期内,为回避风险,可以关注产能基本已经实现出海、关税政策风险小的细分领域,比如某呼吸机龙头、深度绑定海外大客户的光学腔镜龙头等。
等关税政策落地之后,出海逻辑更加顺畅,可以关注在IVD领域有10年出海经验的化学发光龙头、国内医学影像设备龙头等等。
(作者系奶酪基金基金经理。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觉得文章对您的投资有帮助,
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小伙伴受益吧!
证券市场周刊市场号
《证券市场周刊》创刊于1992年,我们的读者主要为职业投资人和机构投资人,内容以专业的分析和深度报道见长。
推荐账号
最新文章
“超级牛散”葛卫东大动作!一个亿投向了这里……
创21个月成交纪录,北京楼市现“止跌企稳”信号,中海、中建“争锋”北京
彭祖 | 抱团春节行情主线
主动量化为指增添“益”,中银沪深300指增持续为投资者提供良好持有体验
林园,2025年首次出手!这些相关公司均预期翻倍大涨
光线传媒押中《哪吒2》大涨,机构看多影视股
A股今年中期将超过去年高点,高盛、德银积极唱多!
年度公募排名揭晓,进步最快者这几类产品规模提升成关键
AI圈又发生大事儿了!一大批公司被集中推荐……
券商2024年业绩分化:中信证券等业绩大增,五矿资本利润下滑
拿到2025年第一张注册批文的IPO质地如何?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这家公司将获益10亿利润,开年股价持续暴涨!
涉嫌信披违规 ST英飞拓被立案调查
边惠宗丨离端侧AI爆发不远了!
政策效应待显,医疗器械投资迎机而上
开盘策略来了!2月就这么买,25只“主升浪”金股名单曝光
电网设备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神马电力、特锐德业绩同比增速超过90%
高端光模块持续发力,中际旭创有望“换挡提速”驶入新成长期
科大智能2024年业绩预报扭亏为盈 聚焦数字能源战略成效凸显
人形机器人第二轮主升浪要来了,237家机构同时“锁定”这一只,名单曝光!
睿远基金基金经理赵枫:蛇年坚守价值,看多优质权益资产
博道基金基金经理孙文龙:2025年看好三类资产的投资机会
“中东资金”最新重仓标的出台!2025年继续投资中国!
泉果基金基金经理赵诣:寒尽春归,砥砺前行
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尹沿技:2025年攻守兼备,聚焦成长科技与经济修复两个方向
正圆投资总经理、基金经理廖茂林:A股有望领先经济基本面走出流动性增量行情
否极泰总经理董宝珍:责任资金入市推动股市健康,“中特估”逻辑下银行股机会持续
东方马拉松总经理陆江川:2025年锁定高分红、高波动、高成长三大方向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在新一轮“牛市周期”中把握“伟大变化”的机遇
深圳翼虎投资董事长余定恒:2025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结构性牛市即将登场
安中集团中国区总裁赵柏龄(Stefano CHAO):2025年中国股市或呈现“先反转、后景气”特征
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马特·韦勒(Matt Weller):AI热潮仍将是美股的关键主题
大摩基金基金经理雷志勇:2025年人工智能景气度依然有望延续
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崔宸龙:坚持产业升级浪潮主线,期待2025年开花结果
周刊贺新春寄语丨A股春之声(内含专属红包封面)
财通基金基金经理金梓才:乐观看待后市,寻找想象空间大的行业
安本亚洲股票投资总监李觐宇:在中国投资三十年,目前我们的持股已为复苏做好了准备
富达基金股票部副总监、基金经理周文群:政策发力和数字经济有望为A股提供向上动能
中欧瑞博董事长吴伟志:2025年期待既定政策的落地见效
容光投资总经理卢安平:微观层面,我们看到了更多机会
外围不确定性缓和,持股过节是投资者最佳选择
民间智慧丨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
仓库直发,韵达助力毛呢大衣销往各地
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2025年是转折年,当下是最好的机会
望华资本董事长、首席投资官戚克栴:预计2025的A股将是 “科技”与“价值”双重牛市
A股中期补涨概率增大
百融云创:加速“人工智能+”在产业落地,多智能体协作是关键
多点数智总裁张峰:拥抱AI零售是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的关键
亿道信息董事长张治宇:创新领航,共赴科技新征程
宝光股份:心向锦绣,一路繁花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