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呢?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发于15至25岁的青年人。其核心特征包括基本个性的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该疾病病程迁延,可能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国内统计显示其患病率可达6.55‰。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1.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2.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如童年创伤、生活压力、重大生活事件等可能诱发精神分裂症。
4.其他因素:感染、药物滥用等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影响。
主要的症状有哪些?
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
2.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松散、思维破裂,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患者可能还有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洞悉感或思维被播散感。妄想也是常见的思维内容障碍,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等。
3.情感异常: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淡漠、情感倒错和情感不协调。对亲人不热忱,有时无故哭泣或痴笑,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
4.行为异常:行为上可能表现为自言自语、自哭自笑、社交退缩,以及其他怪异行为。
5.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力可能下降或某一方面有所增强,注意力涣散或过于集中。定向力(对人、时间、地点的感知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如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不认识熟人等。
6.自知力缺失:患者通常没有自知力,不认为自己有病。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利培酮、喹硫平、氯氮平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电痉挛治疗:适用于极度兴奋、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残行为的患者,精神药物可能对这类患者无效或不能耐受。
3.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4.精神康复治疗:如家庭干预、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认知康复治疗,可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增强社会功能。
5.预防与复发:坚持长期服药是减少复发的最有效方法。不要擅自停药或减药,否则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及时心理疏导,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
6.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了解病情,学习防治知识,尊重和关心病人,有利于防止复发。
7.社区干预:社区应有一定的精神病防治机构,通过参与工作和活动,避免歧视,增加治愈疾病的信心。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到精神科就诊:
→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心情持续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感到很累。
→生活懒散:特别懒,不想出门,懒得刷牙洗脸,甚至一个月不洗一次头。
→动力缺乏与疲惫:没有动力,不能干一点活,即使没干事也感到疲惫,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
→身体不适:感觉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可能出现胸闷、头晕脑胀、心跳加快、手发抖等症状。
→精神症状:有幻觉、妄想,如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或行为异常,如兴奋、行为紊乱等。
· 杨占德,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精神科医师。2014年至今在陇南市精神病康复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先后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和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转岗(进修)学习;现担任中西医结合治疗主任兼住院部副主任。2016年度、2018年度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24年获得了陇南市“优秀医师”荣誉称号。
· 专业技能:熟练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等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