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级主管部门对2024年近零碳排放区场景建设单位进行了验收,经实地核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通过近零碳排放区场景单位验收,成为可宣传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样板。
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汇聚之地,在绿色低碳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先天优势与强劲的发展动能。园区主导产业契合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其能源架构为降低碳排放强度筑牢根基,各类企业有序布局,为能耗双控工作注入磅礴力量,全方位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为进一步深化园区绿色转型,削减碳排放总量,园区精心擘画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蓝图,力求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策略与前沿技术创新实践,驱动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朝着近零碳排放目标大步迈进。
园区坚定不移地走能源清洁化利用之路,全力优化能源结构布局,大力引入可再生能源,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积极引导园区企业依托现有基础硬件设施,全方位升级能源管理系统,匠心打造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充电中心等绿色清洁能源集群,勾勒出一幅绿色近零碳园区的壮美画卷,促使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可再生能源消费企业阵营壮大至5家,参与绿色电力消费企业队伍扩充至5家,鑫众泰“光储充”智能充电站、成都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吉瓦特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通德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一系列低碳项目多点开花,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69余吨。
园区聚焦企业与设施节能改造关键环节,广泛推广节能设备与前沿技术应用,全力实施余热回收利用、集中供热等重点项目。企业生产环节产生的余热“变废为宝”,当下,余热余压建设项目成绩斐然,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企业数量2家,成都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完成锅炉烟气二次余热利用工程,顶益食品有限公司紧随其后,依据2022年底节能诊断结果,有序推进空压机余热回收改造、锅炉烟气二次余热利用等项目落地,余热的循环再利用成为提升能源效率的有力引擎。集中供热,推动园区节能减排发展,目前,成都蓉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租赁试点建设集中供汽/供热站,与供汽范围内的企业签订集中供汽协议,为园区企业提供能源保障,集中供热具有节约燃料,易大型化、机械化,集中解决排烟污染等优点,有效推动了企业能源(电力/天然气)消费减量、提高试点建设范围内的能源利用率等,切实降低园区能源消耗总量。余热回收利用、集中供热等项目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253余吨。
园区不断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精心搭建完善的资源回收网络。在试点建设范围内,企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达标率高达90%,2023年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攀升至91.59%,危险废物处置率持续稳定在100%,确保各类危险废物得到妥善贮存并定期移交专业资质单位处置,全程守护生态安全。园区还积极助力资源回收利用项目落地生根,如四川品胜电子有限公司拟建的 “品胜电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项目”,园区全程跟进,协助办理环保手续,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打通关键堵点,为稳定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可持续发展架起稳固桥梁。
成都温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凭借一系列扎实举措与斐然成效,顺利通过验收节点,正以昂扬姿态在低碳发展轨道上全速飞驰,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温江智慧与力量。
识别二维码
关注“温江高新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