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香城镇党委充分发挥省级重点镇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组建培训师资库、打造镇党校阵地、丰富教育资源等方式,坚持“三个强化”抓实党员教育分类轮训水平。
强化思想引领
全力擦亮党员教育培训“指明灯”
深化学习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旗帜”和“灯塔”。一是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邀请市委党校讲师、宣讲团成员开展专题授课9次;紧扣党纪学习教育,镇科级领导上讲台带头讲纪律党课28次。二是统筹教学资源。按照“六有”标准,全面实施党校规范化提升计划,从本地村干部、老党员和“土专家”“田秀才”中优选建立镇级师资库96名;打造现场教学点12处,北齐庄村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现场教学点1处,形成集家风家教、传统文化、爱国教育、集体经济发展等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1+12+N”体系。三是优化班次设置。按照“理论政策、党性锻炼、实践能力”三大模块要求,涵盖“思想政治类、乡村振兴类、基层党建类、法律法规类、农业技术类”5大领域,开设“守初心、有匠心、持戒心、筑强心”4心课程,运用课堂讲授式、交流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现场观摩式N种模式,打造“5+4+N”课程体系。
强化分类施策
全力打好党员教育培训“阵地战”
坚持从镇村实际出发,针对农村、机关单位、非公企业、新兴领域和流动党员等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员,分级分类分层次抓好党员教育培训。一是抓牢“关键少数”,开展“头雁”培训。抓实镇科级领导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及其他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2024年已举办“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机关学习大讲堂活动44期,全年开展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赋能培训班、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5期。二是抓好“重点对象”,实施“青苗”培训。重点对镇机关党员、40周岁以下年轻干部、村后备人才等人员加强培训,累计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培训班2期、机关青年干部及村后备人才干部培训班2期、400余人次。三是抓实“普遍多数”,纳入“强基”培训。推行党员全员进党校制度,用5年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两新党组织党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务工作者等不同层次党员普遍轮训一遍;开展农村党员冬训活动,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32期,培训党员3800余人次。四是抓好“特殊群体”,落实“送学”培训。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向130余名老党员上门送学,赴烟台流动党支部开展活动2次。
坚持载体创新
全力搭建党员教育培训“快车道”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一是丰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落实党支部直接责任,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过好“政治生日”,扎实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2024年镇村82个党支部组织开展讲党课等活动3000余次。二是用好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依托“灯塔—党建在线”镇街党校培训管理系统和党员教育资源,让优质课件直达一线,制作本土特色作品《乡村百度人》等精品课程6部,通过灯塔、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累计推送党员教育作品19个,播放量达8万余次。
下步,香城镇党委党校将严格按照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紧密结合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党员实际需求,通过明确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等措施,建立“研讨式”述学、“讲授式”导学、“打卡式”督学制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分层分级分类体系建构,不断提高党员教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