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俊介绍用背水堰桶改制的养蜂桶
深冬时节,寒风凛冽。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治安村76岁村民杨秀俊找来不穿的旧棉衣,将养着中蜂的木桶盖上,为蜜蜂御寒过冬。这些年,杨秀俊每年养蜂收入有3万多元,养蜂成了他的“甜蜜事业”。
“我这十几个养蜂桶中有4个是用堰桶改制的。”杨秀俊说。
杨秀俊说的堰桶是当地特有的背水工具。桶由杉木制成,高1米左右,最多能装50公斤水左右,犹如挡水的围堰,故被村民叫做“堰桶”。
过去每逢干旱,鹅池的老百姓就没水吃,村民就要背着堰桶四处去找水背水。
如今,随着地下水打通、箱式水池投放、修建水库等“救水”工程的实施,清甜的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村民不再用堰桶去背水,堰桶至此“失业”。
“现在,即使再遇百年干旱,我们也不愁没水喝了。”杨秀俊拧开水龙头,接上一瓢水一饮而尽,脸上尽是快意。
背水堰桶因缺水而生
武陵山区,山高谷深。受喀斯特地貌影响,雨水难以存留。千百年来,季节性缺水问题始终困扰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因为缺水,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黔江区鹅池镇,家家户户必备一两个背水堰桶。“鹅池镇的村民家里比其他地方的人户多了这件生活用具。制作堰桶也就成了本地木匠特有的技能。”治安村党支部书记杨再金说。
“堰桶装水多,背一次够三四口之家节省着用一天,不用一天背几次,节省劳力,而且堰桶背水,能上坡下坎,不会把水荡出来,如果用扁担和水桶挑水,走山路就不得行,水会荡出来很多。”杨再金说,他十几岁时就开始背水,背了近20年。
“干旱时节,山里的沟、河、溪、溶洞,都是背着堰桶寻水的人。村民先是在三四百米远的地方去背水,逐渐延伸到两三公里的地方,背水的时间也从一两个小时增加到半天。”杜家村党支部书记王鹏飞回忆,背水成为干旱时一道不愿看到的“风景”。
“外地姑娘嫁到鹅池,首先要学的就是背水。”杨秀俊说,过去干旱时,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执事单上首先写上的是十来个背水的村民,而且被安排背水的村民需要提前一两天去为主家背水。
找水挖出“千坑万凼”
“鹅池镇十年九旱为常态,长期困扰着群众,历届党委、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鹅池镇党委书记庞东说起历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与饮水难进行抗争的故事时百感交集。
上世纪末,在政府帮助下,鹅池镇的大多数村民在房前或屋后修建了10立方米左右的小水池。星罗棋布的小水池,被人们称为“千坑万凼”。
进入21世纪,鹅池镇开始以村落、院子为单位修建大容量的水池,群众吃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村民们把堰桶挂在了墙壁上。
然而,2006年,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鹅池镇村民又取下背水堰桶到处去找水。
2022年,重庆再遭旱情袭击,鹅池镇村民靠政府送水解难。“看到少数村民又用堰桶来将送来的水背回家,我们心里不是滋味。”庞东说。
缺水将成为历史
“彻底解决季节性吃水难问题。”这是2022年鹅池镇党委政府换届,开展社情民意收集时,群众的一致愿望。
同年,鹅池镇组建专班寻找水源。“只要听说哪里可能有水,我们就去找。爬悬崖,砍荆棘,硬是把全镇的大小山头都寻遍了,找到了新水源点12处。”庞东说。
与此同时,鹅池镇新建应急水源点10个,铺设水管7.1万米,抢修水池8口,将集镇水厂容水量扩至500立方米……
2023年,鹅池镇在海拔1000余米的杜家村建成4口蓄水池,蓄水总量达1200立方米,让1056名村民彻底告别了吃水难。
今年夏秋,黔江出现连旱,鹅池镇却没有像往年那样成立专班给村民送水了。
今年4月,黔江区水利领域增发国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鹅池镇举行。位于鹅池镇鹅池社区的陈家寨水库就是其中之一。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镇供水为任务的小型水库,建成后将解决鹅池镇4000多人饮水、1.3万头牲畜供水、4740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发挥农业灌溉、城乡供水等综合效益,有力助推打造多源互补、区域互通、集约高效的水资源供应体系,为乡村振兴带来源头活水。
记者在陈家寨水库工程施工现场看到,伴着挖掘机、吊装机等工程车的轰鸣声,工人们正有序吊装钢筋水泥、安装筑坝模板、浇筑混泥土,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大坝浇筑高度已经过半,其他配套工程正在有序开展。”陈家寨水库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周彬介绍,水库明年建成投用后,当地群众不再受缺水之苦。
“有了陈家寨水库,加上我镇还将新建的一座覆盖全镇基本用水的自来水厂,鹅池镇季节性缺水的难题将得到根治。”庞东说,吃水问题解决后,村民家的堰桶将被搜集到镇、村的乡愁博物馆。
“我也要把家里闲置的几个堰桶改成养蜂桶来养蜂。像杨秀俊那样,一年卖两三万蜂蜜钱,整一个‘甜蜜的事业’。”治安村村民杨云华说起开年后的打算时,发出朗朗笑声。
END
记者:杨哲翎 刘旭东
编委:黄永芳
主编:杨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