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开渔特辑|文化江城——遇见非遗之旅扬帆启程!

政务   2024-12-20 20:08   云南  


非遗·精神·文化·传承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历经数千年风雨的洗礼,唯有文化仍在熠熠生辉。江城镇原为江川县城,江城地名也由此得来。江城战国时属古滇国辖地,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江城文化你可以游览出土了牛虎铜案的李家山古墓群,可以参观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建的城中重要标志文星阁,还可以品味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品,今天就带大家了解江城非遗文化遗产。
      

1

省级非遗项目特种竹编

江川区竹编历史悠久,筛子、蒸笼、背篓、鸡笼、鱼篼……这些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生活生产用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江川人。除了常规竹编,在江川还有一种破蔑成丝,用竹丝进行编制的技艺。数十年来,江城镇侯家沟村委会周德营村的李贵华潜心钻研,用自己独具的匠心坚守,成为了特种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项非遗技艺在他的巧手编制中“活”了起来。

李贵华编织出的竹丝扇造型精致、形态轻盈、图案美观,让人百看不厌。令人惊奇的是,编织用的竹丝宽度只有1毫米,厚度仅为0.03毫米,整体厚度不到半厘米的一把扇子,用到近千根这样的竹丝,扇面不着任何颜料就能呈现出图案来,且时明时暗、时隐时现,有回归自然之趣。正是这样一颗匠心,成就了一门独特的竹编技艺,李贵华因此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

(李贵华作品)

2

 付氏泥人云龙雕塑非遗工坊


江川付氏泥人云龙雕塑非遗工坊是玉溪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传承保护培训基地。工坊拥有乡村博物“云龙雕塑博物馆”,馆藏作品300余件,建筑面积270㎡,陈列作品以抚仙湖周边石、木、泥等为原材料,展现云南民族特色、抚仙湖鱼文化、帽天山古生物和古滇青铜文化等系列雕塑作品。有泥塑教学实践车间2间,石雕教学实践车间1间,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占地面积480㎡。

创始人付云龙是江城镇翠峰村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玉溪市传统技艺泥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云岭首席技师等,作品五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两件作品收藏于云南民族博物馆,付云龙的创作多以抚仙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为主题,塑造的作品朴实饱满,具有生活气息、传统技艺和时代特征,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作品:独行者)

(作品: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家门)


工坊以抚仙湖鱼文化、帽天山古生物文化以及古滇国青铜文化等为主题,创作出《古生物印章》《抚仙湖茶台》等可售卖的文创作品。工坊运营理念为先参观后体验,以免费参观带动研学、体验,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抚仙湖沿岸精品旅游线路中为数不多的参观+体验的文旅结合点。

3

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

在江川区江城镇小石关村,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都从事草锅盖编织。如今草锅盖的市场虽然小了,但依然有村民传承着这项手工技艺,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草锅盖是江川老百姓厨房里甑子、蒸笼用的盖子,它下宽上窄,呈喇叭状,形似草帽。编织草锅盖的主要原材料是江边草、锅盖草、斑茅草和绵竹。

草编技艺传承人段春芬(江城镇翠峰村人)从小受家庭熏陶,对民族传统手编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七岁时跟着祖母学编草锅盖,因悟性极好,很快便掌握了草锅盖的编织技巧。45年来,她一直坚持在做,虽然都是纯手工编织,一年下来仍然可编200多个。凭借出色的编织技艺,2005年,段春芬成为了江川区级非遗保护项目传统技艺“草编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小石关村的草锅盖制作精致、美观、耐用,大多是外来商贩到村里统一收购后销售到附近县区,甚至远销省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草锅盖的市场需求正在渐渐缩小,但是村民们依然在保护和传承着这项手工技艺。


4

铜器錾刻

錾刻,以金、银、铜等金属材料为底,再利用其金属延展性在金属表面加工刻画浮雕装饰图案而发展起来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指尖上的精妙艺术。


2024年,铜器錾刻技艺申报为江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器錾刻技艺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铜器或铜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或者用小锤敲击錾子,对铜材表面进行刻或削,使其按预先设计的图案行走,形成特定的纹饰。


铜器錾刻技艺主要以阳錾、阴錾、平錾、镂空等表现形式为主,阳錾暨金属表面花纹凸起;阴錾暨金属表面花纹凹陷;平錾暨器物表面之间錾的线条;镂空暨让纹饰出现透空的状态(多以金银为主),一件精美的铜器錾刻作品是多种手法混合而成。

      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马明智(江城镇左卫村人),从小受父辈铜器制作技艺熏铜造就了其老练的铜器制作技艺。其创作以古滇青铜文化、渔文化为元素结合铜器(茶盘、铜锣锅、炊锅、铜盆、花瓶)进行錾刻凸凹不一、深浅有致的图案。錾刻有度,刻刀有别,每件作品所需刀具不同,据了解,他每次创作一件产品都要配备不同的专属刀具进行錾刻。不打不成器,不錾不成材,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反复高温冷却再千锤万打才能形成,力度细腻,指法精妙,造型丰富,是为指尖上的精妙艺术。

(马明智作品)

5

棕叶编织技艺


      棕叶编织自古有之,据史载,棕叶编织始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在江川,先辈们就利用棕树叶叶片厚、长、耐磨、韧性好的优点,用棕叶编织用来挡雨的蓑衣、编织用来作为床垫的棕垫、编织用于纳凉的蒲扇等生活用品。心灵手巧的人,会用棕叶编织一些简单的蚂蚱、蟋蟀、老鼠蜻蜓等动物,能自编自折些鸟、虫、鱼、兽之类的象形物。并且会教授孩子们在野外放牧时作为游戏之作编织,编了就丢,丢了再编,作为一种玩乐。


      棕榈叶编织技艺在江川民间艺术中“一枝独秀”,2024年被列入江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以打扣为主,综合运用草编、竹编中的编织技巧,用撕、拉、绕、刺、穿、插等手法,制作出一个个精巧的艺术品。



棕叶编织技艺传承人王韬睿(江城镇龙街村人)17岁初中毕业后在玉溪步行街摆摊现场编制棕编作品为业,为寻找编制材料走遍了云南省内蒙自、河口、西双版纳、个旧、普洱等地。在不断的实践和与前辈学习交流中提升编制技艺,从原来七八分钟编一个,到一两分钟编一个。鲜叶编制从原来的只会四五个品种到十五、六个品种。手法上从原来的两三种到现在的八九种编制手法。大型干叶编制作品雄鹰展翅、大展宏图用时五天,翅长达80厘米,金龙献瑞长约1米,涂上清漆后可保几十年光亮如新,神似形似,可用作室内陈列、装饰等。

(王韬睿作品)

      棕叶编织技艺因其取材自然、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和互动性深受群众喜爱,和棕叶编织的亲密接触能让人真正感受的非遗“活”的魅力。


非遗之美,传世之韵。
中式美学,匠心永恒。


微信号:jcfb_JC

欢迎分享或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江城镇政府

美编:杜莎莎

编辑:杜莎莎

初审:郭艳波

二审:李丹

终审:杨聪明


江川发布
关注江川发布,传达政令政策,宣传区情区貌,关注百姓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