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藩|书画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消遣……

文摘   2024-10-28 19:30   四川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写字画画的?

我少年丧父,心情烦闷,不太想到外面玩。于是,就用毛笔在地面水写;后来就是春节写对联。读中学时,经亲戚介绍,我幸列蔡仰颜夫子的门墙。老人家给我规划了临帖、自运等课题。后来,在怹的鼓励下,学了国画;继而就是帮助缮写文稿等,引导我学习写作、评论等。到现在为止,我接触毛笔已经超过30年了。

平时用在书画上的时间有多少?

我也说不清楚。我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时间相对充裕,所以基本上都是每天都有书画方面的学习。有兴致时,就自运;有时无聊,则临写法帖。

热爱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并不热衷于书画。可能是因为我总在写写画画,让您误会了。我对书画艺术的态度,就是一种生活消遣。衣食众生的生活都不容易,书画就是让人们可以换一种心情、换一种角度来审视生活。无论是自己写写画画,还是挂上字画欣赏,都可以让人愉悦。

玩是最好的状态!

现在是不少有人把“玩”字看得太随意,更有不少人将“玩”字看成搪塞自己不用功的理由。我虽然很少与人讨论书画技巧问题,但是仍经常听到不少人书画爱好者说自己只是“玩一玩”,所以不必太用功。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毫不太客气的回敬:“您玩得动吗!”

人生难得是从容,若不经意,与古人计、今人计终难跳脱刻板!

“玩”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情,如书画方面的“玩”,首先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书画的技法,深刻理解书画的规律与法则,才配用一个“玩”字。若不经意,是严格的训练之后的一种松弛感。当今社会可供消遣和玩的事物很多。如果在书画艺术上不想用心技法,那么刷视频来消遣更有性价比。

您是怎么理解书画的传统?

我个人理解,书画的传统有两点:其一是社会需要,其二是士大夫气息。士大夫气息在书画家的创作中,被沿变为文人气,也就是说文人书画。现代以来,社会需要被沿变为商业性,而国画中的文人气息差不多被磨灭完了。

文人画渐渐没落了吗!

的确,文人画没落了。因为近百年来的美术革命和学院教学,都是注重专业化。专业化的事,我实在不懂。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五四之后,新文学干将闻一多先生在回思新文学运动时有一首诗说:“六载观摩傍九夷,吟成鴃舌总猜疑。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旧诗。”我想,这应同样适应于当代美术。不过,个人是渺小的,我无法预测文人画的未来,只能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

您的书画是不是文人书画?

这个似乎不是我自己不能界定的。但是,我的确是朝这方面努力。比如,书画自运时,我还是注重笔墨和写意。此外,就是尽量读些书,写点文章、诗词等。

您过谦了!出版了这么多著作!

让您见笑了!我的确是名利心盛,又有偶尔会遇到一些机会和资助,所以先后出版各类拙著十余种。对于我来说,为出版这些拙著,而做的整理、修订工作,让我得以不断自我审视、自我提高。而且,您是知道的,书画是一个人艺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这种自我提高也会体现在书画方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么解?

这八个字就是坡公评价摩诘居士王维的话。换句通俗的说法,就是从诗作中可以读出画面的感觉,而在画幅可以品味出诗的意味。摩诘、坡公是文人的巅峰,当然是后世的模范。

您平时写生吗?

写生,并不是一个当代概念。中国画的写生,并不对着自然事物、或者静物、人物进行静态的模写,而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炼形成意象,然后形成符号。我的恩师蔡仰颜先生一直跟我们强调自然之物、目中之物、笔下之物的艺术沿变过程。所以,偶尔见到一些感兴趣的物象,我也会略加观察,有时还会折枝置到案头观摩。

学古与写生,有没有矛盾?

肯定没有矛盾。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历代画家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模写,通过集体无意识的创作过程,逐渐使表现的物象符号化;后来的画家肯定是要继承前人的成果,在其符号基础上进行摹写、提高、创作。这也就是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所说的“融古法为我法”。

书画对于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意义吗?

清朝词人项鸿祚曾说过“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书画就是这种“无益”之物,它让人们的生活有以“消遣”,于是就成了“有益”之事了。

谈谈您在书画方面的规划?

书画的学习往往是非常偶然的,比如选择一个法帖、画卷进行临摹,多半是一时兴起;比如创作一件作品,多半也只是突然的任务、或者应酬。由众多偶然事件,经过长期沉积之后,慢慢积累起基本功和自我的语言。也是这种不可预测,书画的学习、探索,就显示特别有意思。

展|拍|作|品

墨兰·水墨纸本·35.2×45.8cm

硕果·水墨纸本·34.7×68.8cm

文章·书画联·水墨纸本·12.8×67.9cm×2

文润珠玉·水墨纸本·67.4×20.8cm

丁日昌诗轴·水墨纸本·15.7×63.1cm

芝寿兆瑞·水墨设色纸本·35.0×45.6cm

榴枝婀娜·水墨设色纸本·35.1×46.2cm

加冠·水墨设色纸本·34.8×45.6cm

消遣·陈琳藩书画专场

2024.10.29/22:00--10.31/22: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梅花·水墨设色纸本·22.2×68.2cm

秋光斑斓·水墨设色纸本·23.0×68.5cm

江声·山色联·水墨纸本·12.7×68.3cm×2

留余·水墨纸本·67.9×33.7cm

梅花手卷·水墨纸本·260.7×23.4cm

梅花开法门·水墨设色纸本·22.9×68.7cm

占尽风情向小园·水墨设色纸本·34.7×46.1cm

平常心·水墨纸本·68.7×33.8cm

珠玑·水墨设色纸本·34.9×45.6cm

消遣·陈琳藩书画专场

2024.10.29/22:00--10.31/22: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一瓶花闹小楼静·水墨设色纸本·34.7×45.6cm

露气·水墨纸本·34.7×45.5cm

不染·如莲联·水墨纸本·12.6×68.6cm×2

空谷美人·水墨设色纸本·34.7×49.1cm

云烟供食·水墨纸本·40.9×28.5cm

将进酒·水墨纸本·179.7×26.5cm

蓝花·水墨设色纸本·26.8×44.6cm

馨香远暨·水墨纸本·34.0×45.4cm

书画于我就是一种生活消遣·水墨纸本·28.7×40.8cm

 

陈琳藩

Chen Linfan

别署巽楼,室名樵云山房、咸和吟馆。一九七八年生于广东汕头。治学涉及书画、诗词、潮学、评论等,曾举办“神契汉唐——巽楼题跋书法展”,并出版专集《巽楼题跋》。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少年书法报》专栏作家、汕头市政协文史特约研究员。

著有《巽楼臆语》、《咸和吟馆诗话》、《鮀江纪事诗》、《鮀浦大巷陈氏族谱》等著作十余部。

消遣·陈琳藩书画专场

2024.10.29/22:00--10.31/22: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为答谢道友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分享

转发本条推文至朋友圈

拍得陈琳藩老师本场任意一件作品

即可获赠

《咸和吟馆诗话》原书一本

 

《咸和吟馆诗话》书影及版权页

品鉴|询价|收藏

鏈接藝術 • 無限可能

對 話 陳琳藩 × 澤 宇

書 畫  陳琳藩

出 品  微雨澤

微雨澤
艺术品收藏拍卖、艺术家推荐、名人字画古玩收售、文房用品收售、艺术品周边衍设、品牌管理、VI设计、影视拍摄……更多合作请后台咨询客服srzeyu,微拍客服WYZYI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