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文特做如下说明:
一、「玄雀集引」为 涂庆华 先生为 石虎 先生2013年10月中美馆书画大展所做的文;
二、「玄雀集引」的现代文翻译、说明与印象的文字均为 罗金贵 先生(原旬阳博物馆馆长,已退休);
三、 最后附录有 涂庆华 先生的诗作。
「三栞題弁」
一玄雀集引二零一三年初栞石虎先生遺人之新博。第海內網媒各見轉栞。
一拙文二零一七年二栞李仕泉先生無界線微信公號。今三栞一仍其例。
一拙文寫作之緣起自二零一二年上海西龍開元先生南昌幽蘭一行。告語請序石虎其二零一三中國美術館藝術大展云。矧嗣後西龍氏承命而數數辱請。
一拙文譯文之寫作自陝南羅金貴先生。
一執牛耳出圅谷關中授希夷九五登杏壇侍蓮華座上舉弟子三千。十年風起蒼梧之慨。最錄愚舊題馬浮復性書院以喟斯人。
閼逢執徐登高之明日南昌涂慶華謹識
石虎 作品
―
―
―
玄 雀 集 引
―
文_涂 慶 華
粵以元始而眇覿玄風乎。夫最形玄象。幽劃文玄。凡河出圖。必洛生書。矧上下黃玄。仰俯合筍。河漢勝慨。月日疊璧。敕天之命。瓊瑰染懷。至若惟時惟幾。區宇訏謨。必其勢央央、而其運蒼蒼也。惟三服之中國。曰五祀。定鐘石。推論人聲。鳥獸變化。興韶麓野。比接帝樂。綵雀喈喈。和音雅均。與夫大舜適奏五色琴歌南風詩。百工相和卿雲。曰裒命賦天、曰恣靈縱魅、曰肆極胡極、曰元曰亨曰利曰貞可也。其駸駸乎作地配天軌民境意曰大、曰玄也歟。噫其大設無隅。玄繹有情。而紹厥懸脈。斯道延遠。匪弭下風。爻庇纖絲。下震上坎。泣血漣如。屯曰其艱。易曰其人無文、其行不遠也。中心亂則內怵惕。玄憂抑鳳虞。壤擊而鬼哭。靡克迍邅。乖嗟予命。後之代有奇湛曠軼龍驤標材稟氣之士以剞劂選文者。不啻雕琢巉刻天地生人黼黻炳蔚虎豹不測之性之心也。曰梁太子之虛與。第厥文心。操觚文選。傾管城之筆墨。激中書之壁素。曰玄之有玄而已。且若案最前古。最庖犠氏之王天下。垂坤則乾。陽一陰二。奇耦矯幻。敷數蓍龜。式揭八卦。原神農治事。結繩代篆。至跡彼倉頡書契。晝寐憂思。窾昧遂開。畫肇是生。劃謂有文。殆而舉凡周禮保氏教國子之六書。曰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雋宕輻輳。沖融駿邈。曰文心幻象。最其孔子大聖遊國七十二者。厘六經。董詩書六藝。詩無邪。易文言。論學而。序禮斷事春秋。尚書欽明文思。左丘敘傳。而乃老聃、莊生、列禦寇之徒。上道德跡烏有。逍遙無用。混一無名。高蹈八荒。抗心古今。又玄之最者。逮及百家雜子。墨法名刑。璀璨皓麗。晦明交工。鼎足並衍。蕩滌厥性。術玄股肱。至聖上仙吐辭成經。後賢 用是為法。第微祖南方之學。文必無心。鐘亦不靈。攬其詞翰縹章。幽絢鬱絕。爰自楚騷。暨首屈子焉。都荊卿吐字。有足悲於易水。鄂君榜枻。聽中流之新波。劉季忼慨大風、蕭索鴻鵠。漢武殫導瓠子、哀動秋風。賈傅吊湘、枚叔七發。相如賦長門、揚雄擬反騷。班倢自悼、張衡思玄。而蔡琰悲憤、王粲登樓也已。及若陶潛詠呼歸去來之篇。李太白酧號其鳴皋之歌。韓吏部閔己、別知之章。柳柳州懲咎、夢歸之辭。李習之直嗟幽懷。王荊公氣冷山石。及至長吉之奇、玉溪之麗。蓋靈均苗裔。正則餘響。軒豁人地。撐柱方駕。洵之推挹者。楚句非取樂之方。魯水無驅憂之用。於戲斯千載百億而下。黔首以桮棬。謂公私塗炭。胡僧亦必重來。今俱為昆池一大劫灰耳。
於戲!於國七十二。浩浩浪浪。汩如、沛如。冥如、杳如。審五百年有王且藉名世者作。甲乙扞格。知有何限。生身何限。殆至今之者乎。且以歌詩合於事而生、筆墨切之時乃發。而奴僕子命騷可乎。且曰皇考與夢。而嘉名公歟。適脩美。字玄雀。毣毣然、栩栩然。呼吸構憑高。曰父魂之即即。一弦桐、三尺水、牛衣五車。太阿裁浮雲翻苦、二十八宿分羅穹。將倚鄉故而下涕兮。空郭郛以遲留。孰詭悽朝征兮、譎戚夕處。將點竄橘頌、河伯什兮。塗抹玄雀、鬚墨詩。孰筆陣沖夷兮。袞袞誦之。緣產是石公乎。舉公部居分別之際。筆墨、歌詩、藝文而外。人輒撰次而止。茲不贅趨。乃仙鶴忌炰炙燠屍籠樊。山鳥寧置棄其羽翼。公胥乎獨立其囂囂數數泛懋紛塵之表。顧類摶蕩駭矚者。嘗聞臨觀海涘隅角鳥禽靈犀超逸上清禎瑞玅體桀驁應化不偶之品。曆一千歲而蒼、曆一千歲更白、曆一萬歲以曰玄玄也。管城子、中書君。會稽褚先生、絳陳玄。二毛灑雪。公曰唯唯、諾諾。最者某再四致意焉。曩明袁石公曰。與其死於牀孰若死於一片冷石也。嗟夫!與其死於牀孰若死於一片冷石也。斯文屯否。斯文屯否。
涂庆华 家中书架
―
―
―
玄 雀 集 引
―
译 文
―
文_罗 金 贵
我们如果从起始的角度来察看深奥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风气,当如魏晋玄风那样,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玄学,依据自我意识的个性来探询自然之理,需要一种以自我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为出发点的思维模式,即主体自觉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字和艺术作品等手法,将那极深奥奇特形象、景象,从原始形态中分离出来,加以表现。概括地说,有《河图》《洛书》;那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也把天地的关系、联系表达得气贯意连,生动有致,就像杰出木工所做的“榫卯”一样严丝合缝。银河之类博大精深的事物,月亮和太阳如重疊的玉璧。奉上天的号令,胸怀感染着瑰丽珍奇的美玉美石。至于一切遵循时势的推移变化,境域布局远大宏伟,必定如其情势广大,运筹茫无边际的了。只有古老的中原,祭祀内外五神,奠定钟磬古乐,推详论述语言、歌曲,并表达复杂的情绪与符号,飞禽走兽产生、转变、发展的状况,舜的时期韶乐就在山野民间盛行,接近九等乐中帝乐的级别。而具有吸引力的却是灵乐世界,生命伴乐而生,修炼之路,乐堂之途。人有躯体和灵魂,修炼也分灵修和魂修。基于乐理的修炼,强化躯体的灵力,即为灵修。摒弃乐理的烦沓,追求灵魂之力的强大,即为魂修。自古无人能将这两种截然相悖的修炼融合,除非拥有传说中的天书。莫言带着天书来到了灵乐大陆,成为一名废柴的富家公子。乐之大者,灵秀并济,齐家治国,亦如鸿毛!(详见君子无醉著网络小说《帝乐》)。以致虽如细弱的彩雀,也能鸣叫出平和和谐之音。舜帝还用神器五色琴演奏南方韵律优美的民歌。乐师配合着节拍齐奏庆云,那是虞舜将禅位给禹时和百官一起唱的歌。又令裒辑汇集诗歌,颁布天下,让人的心灵、性灵和神灵、魅力全部得到充分释放。像是把古今中外所有的美好都陈设在那里,你把这称为“元亨利贞”也是完全可以的。按宋周敦颐《周子全书》以元亨利贞配四时,元,始也,于时配春;言万物始生,得其元始之序,发育长养。亨,通也,于时配夏;夏以通畅含其嘉美之道。利,义也,于时配秋。秋以成实得其利物之宜;贞,正也,于时配冬。冬以物之终,纳干正之道。让它迅速蔓延开来,就能以地配天,化育万物,使平民百姓有所遵循。这种感受和意境难道还不能说它是大、是玄吗?啊!凡是宏大的设计、部署都看不出来边界;采用奇妙高超的手法寻求演绎事理,就会非常有情致。然而能把濒于危难的传统继承弘扬,延长它的途径,不是为了消除卑下,而是要庇佑幽微。八卦的震卦代表雷和威严,而处下位;代表水的坎卦却在上方,这一上下错位颠倒的现象,让人悲伤得能哭出血来。屯卦意思是艰难,困顿。孔子修订《易》,并说“其人无文,其行不远”,是指艺术的品味是能体现文化修养的镜子,诗歌、文学是艺术家人格尊严的体现。“以文养心,以道为师”,天人合一的平和心态,寻求文化精神底蕴的依托,文化素养的积累,也是基本的基础常识。杜倪仪《艺道无文 其行不远》:“艺术是精神的食粮,是真、善、美的心灵净化器。如能治理心中的混杂,内心就会恐惧戒备;忧虑可以压抑、抑制贪图安乐之类的欲望。帝尧时流行击壤的投掷游艺,仓颉造字功德感天,惊天地泣鬼神。没能困顿,违逆我的使命而让人嗟叹。后来又有奇特超凡湛深阔大才能出众若龙凤般的人才,天赋气性和能力卓越的士人,作文、选文的人,不仅仅为刻求华丽,言词尖刻,宇宙人间服饰辞藻显著盛大,或者是表现如狼似虎、难以预料的性情心灵,像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丘墟一样的吗?但他作文的本意,编辑《文选》,是中国最早、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诗文选集,诗文分类的典范和开先河者,以一本书而成为一门学问的少有著作之一,士人学习诗赋的范本。激励后人用尽被韩愈称为“管城子”或“中书君”之笔,奋发,扬厉,涌现出号称“唐代粉壁素屏书法艺术”等杰作。这才能叫“玄之又玄”奥妙非常罢了。而且,假如按时间最早的先哲的遗典或者是久远古老的典章、文献、古体诗而言,当数伏羲统治天下为第一。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瑟,创作《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传留后世就成了关于乾坤、阴阳的学说。用来矫正世俗的虚幻,学会对待坎坷与顺利的命运。铺排蓍草龟甲占卜天命,按照特定内容的仪式,揭示以八卦符号作标识的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及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的内在规律。推究炎帝神农氏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事务的智慧,是结绳记事,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以此为基础逐渐演变出铭刻。至于据实迹考知那位仓颉,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根据洛书上的符号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当时他日夜忧虑,洞开隐藏,后来的书画也从此产生,称为有文采或言之有物。大概凡如《周礼保氏》所记,教养国子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和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可称之为叙事流畅、意味深长,能把秀士才人吸引聚集在一起,呈现出人才济济,冲和恬适的气象。
说到文章或文思的精妙,像是从幻想、幻觉或梦境中产生出来的,没有谁能超过大圣人孔夫子的,他“周游列国”,传播他的儒教;教徒弟子三千、其中贤人就有七十二。整理而传授六部儒家经典、又称六艺《易》、《书》、《诗》、《礼》、《乐》、《春秋》。要求诗所包含的思想必须纯真、纯正,即“仁”;《易》要依文而言其理;为《礼》作序,也同“仁”联系,因此,礼与仁义就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修订论断《春秋》,《尚书》,其意境或作文的思路、态度都体现出敬肃明察。左丘明解说《春秋》经义,补充和丰富史料,著《左氏春秋》,后来也被奉为儒家经典。而如老子李耳、庄子庄周和列禦寇这些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他们的门徒弟子,崇尚《道德经》,据实迹考知虚幻的事物,提倡消摇从容优游及顺应自然、不妄为的“无为”,以及齐同、不追求名声的“无名”等等境界,都是道家哲学的基本信仰。其影响正像王国维所说的那样“抗心乎千秋之间,高蹈于八荒之表”。这可真是“玄而又玄”的学说了。到“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除了儒家、道家之外,还有墨家、法家、名家,对事理的阐发,也都绚丽多彩,光明亮丽。无论明写或是暗示,相错、接合得十分精巧。形成各家匹敌并峙之势,共同发展绵延。其道术才智可用来洗涤内心,辅佐捍卫国家民族。修为到了孔子那样道德智能最高的地步,言论、文章都成经典。被后世的贤人奉为法则。如果不是效法南方老庄学派,作文一定会没有思想内容,缺少天地间凝聚的灵气。观览其文笔,风采飞扬;意境深邃丰茂,达到高峰。又说源于《楚辞》《离骚》,至以屈原为首。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往刺秦王,丹在易水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舒发悲壮的怀抱,后人称为《易水歌》,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鄂君子晳泛舟于新波之中,摇船女以越语向他唱歌,表达对君子的爱慕;子晳敲击船舷,似节拍以应和。其歌辞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知不知。”子皙听了译文后,非常感动,将绣被披在船女身上,以示燕好。汉高祖刘邦字季,平黥布还,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唱《大风歌》,感慨激昂;而替他奠定业基、素有鸿鹄之志的陈胜,却又是多么落没凄凉。汉武帝刘彻殚精竭虑,亲临黄河瓠子决口现场指挥堵口,作歌二首抒发情怀;他率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千古绝调《秋风辞》,寄寓乐极生悲,人生易老的苍凉之感。贾谊曾作梁怀王太傅,托湘江而吊屈原,文情直切。枚乘字叔,所作《七发》虽未以赋名,却已形成汉赋体制,反映贵族社会的奢侈淫佚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讽谕意义。司马相如作《长门赋》,表达女性感情极其细腻,是一篇优秀的骚体赋。扬雄摹仿屈原《离骚》作《反离骚》,班固赞为“相与仿依而驰骋”。西汉女辞赋家班婕妤,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她向成帝奏请到长信宫去服侍太后,残度晚年。有《自伤赋》。张衡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蔡文姬名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她的《悲愤诗》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有《登楼赋》,抒写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倾吐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些名家名作先放下不论。至于陶渊明韵文作品《归去来兮辞》,叙述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达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寄托生活理想,呼唤追求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文体属于辞赋,但语言浅鲜,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欧阳修甚至说“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而已”。李白字太白,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是他的一首骚体诗。诗中想象岑征君旅途中冰封雪飘、山高水深的艰险情景,刻划鸣皋山幽深寂静的环境,也抒发自己遭受排斥的不平心情。骚体诗自魏晋后沉寂了四五百年,在李白笔下,又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首歌行的句式、语言、音节、韵味,那种酣畅淋漓,纵横驰骋,惊心骇目,声势夺人的气魄,以及那些借助于含混、暖昧、朦胧的意象所形成的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无疑是李白的独创。而选择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恰是因为他此时的遭遇和心境太象屈原了。韩愈曾任吏部侍郎,故称韩吏部,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別知赋》立足于重情崇骚的辞赋观念,浸透真实人生体验的悲叹,全从作者胸臆间奔涌而出。柳宗元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人称柳柳州,是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他的《惩咎赋》剖析其思想,犯主观错误,背离大中之道。纵观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图新失败后,像柳宗元一样严肃解剖自己,实属罕见。柳宗元最优秀的政治品质就是奉行大中之道不动摇。《梦归赋》寫自己曆盡曲折,得夢而歸,而此時的家已是原田蕪穢,遍披榛棘,喬木摧解,垣廬不飾,一派淒涼景象。柳宗元並非憂心田舍,而是擔心先人的陵墓和先人遺澤,“喬木摧解”等語,有感慨時局的寓意,而以老子適戎和仲尼欲居九夷的典故來自釋。李翱字习之,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追随韩愈,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他的《幽怀赋》感叹现实,表达安贫乐道的愿望。王安石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各体兼擅,诗“学杜得其瘦硬”,气格孤峭冷峻如岩石。还有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诗风奇异,世称鬼才、诗鬼,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商隐号玉豀生,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大概他们都是屈原(号灵均,自名正则)的后代,得楚辞余绪之人吧,品学门第开朗敞亮,并肩媲美,是文学大厦的支撐柱石,诚然值得推重尊崇。可是,因为“楚辞”的字句不是寻开心的技巧,泗河流域虽是儒家文化的渊源,却也不能用来消除忧愁。唉!这样岁月长久之后,平民百姓也许会把这些遗产作为饮器酒杯了;以为公家和私人都受艰难困苦、蹂躏摧残,外国的僧伽一定会乘机带着他们的文化,再次来到我国,一切都要成为“昆池劫灰”,世界历劫毁灭,末日来临啦!
啊哟!自上古开始便存在的东北七十二国,都尊紫薇大帝;有足以与东进的西方教抗衡的力量。而且即使当世界末日成为现实,那原本处于同一个平行宇宙中的72颗生命星球被吸入银河系,也统称72国;原本的地球也在这次浩劫中幸存下来,并逐步变为永恒之国,且衍生出了5大特异族群。其势如渺无边际的盛大之水,“汩汩”地涌流不息,蕴涵着深奥精妙。考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来历和深意,以其代表一种循环,而且被借作辅助“王者”之臣的出现。他们的次第、顺序有时互相抵触,但是知识智慧哪有限度?生育、生命也无止境。大概直到如今的吧?况且按照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来看,凡是作文书画都应该结合反映时事,却让像我这样的微贱之人,去给诗文命名〔似即指作序〕,怎么能行呢!何况听说已故的老前辈在梦中都在赞美称道先生您哪。恰好先生品行美善,字称玄雀。一副美好、生机勃勃的气象!诵读其作品声气盛大,居高临下,说是前辈的灵魂、精神就在这里。他像道境玄宗六弦之首的“苍”,风姿俊逸,修为极高,抚琴背剑,冷眼观世,因修行仙道,行事应运天时,知天机而行天命,其心境修为已超脱凡尘俗骨。虽然贫寒,却能用泰阿宝剑剪裁浮华,本来是要表现消闲洒脱、恬然自适的个性情趣,但反而让他痛苦难受。仰望分布罗列在天穹的二十八星宿,将要靠近、回到故乡又心情变得沉重,禁不住涕泪哭泣。脚步便在空旷寂静的城外徘徊不前。是哪个奇异之人,早晨出门远行,晚上回来就忧愁悲伤?他是要润饰屈原的《橘颂》,《九歌·河伯》这些书篇,还是写、画他的《玄雀集》、《鬚墨诗》呢?是谁作书运笔、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而有冲和平易的韵味啊?能让衮衮诸公都来称述?难道是因为石虎先生创作的吗?举出先生部类区分之间,写字、作诗、画画之类的文学艺术活动创造,人们都争着去编纂,力求完美。这不是我能追逐的。被公认为一等文禽的仙鹤(丹顶鹤),会畏惧憎恨烧烤薰灼,或者是像神像或神主的“尸位”那样关在笼子里,受尽束缚,不得自由。山雀是食害虫的益鸟,山东青年诗人若冰作七言绝句《山雀》,就充分表达了诗人对于山雀不屈于利诱,为自由奋力抗争的高贵品格,难道可以让它废弃翅膀吗?先生是突出、超群,不依附外力,不受外界束缚的人,他那自得无欲、虚空之貌盛大美好,超出于尘世之外,常常勉励人努力上进。看他像有集聚、清除、震动、能引人注目之类的能量、魄力,曾经听说面对观察海边角落飞鸟、犀牛角,就能心领神会,引起感情共鸣,从而超俗潇洒,像有上天祥瑞附身,如同仁玉居士《真心妙体》所描绘的“真心本体,超出因果,通贯古今,不立凡圣,无诸对待,如太虚空遍一切处,妙体凝寂,绝诸戏论,不生不灭,非有非无,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万象森罗、染净诸法,皆从中出。性情倔强,如佛降临人世间教化“酬愿度生”,命运不遇而品性绝伦。经得起时间检验考验,经过一千年愈显苍劲;再过一千年更加纯洁清正,而到一万年就成玄玄之道般的深奥、微妙了。那称“管城子”、“中書君”的毛笔,“褚先生”的纸,“绛人陈玄”的墨,由他老先生尽情挥洒,作品如雪花撒播人世间。先生只是应答“是啊”、“是啊”。我对先生极为崇拜,“再三致意”远远不够,要用“再四致意”才略可表达情怀呀。早先明朝的袁宏道号石公,在他的《開先寺至黄巖寺觀瀑記》中说:“……戀軀惜命,何用遊山?且而與其死於牀笫孰若死於一片冷石也。”啊!“與其死於牀笫孰若死於一片冷石也。”这话说得多好呀!文章里包含有艰难,困顿,休养生息、聚集力量等多层含意。是用来阐发屯卦的吧?是用来阐发屯卦的吧!
2013年3月13日
涂庆华 最近在看的书。
上面下图为《陈寅恪集》,
下图为 涂庆华 在公交车上看书。
―
―
―
玄 雀 集 引
―
说 明 与 印 象
―
文_罗 金 贵
署名胡毋生(涂庆华)的《玄雀集引》,是一篇奇文。古人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说法,用在这里好像挺合适的,但其实这也只是像我这样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之人的看法;在作者那里,则大抵不过信手拈来、任意为之的了。其文既是为《玄雀集》所作的序,与我所见不多、相对较为直白的序文相比,这序的词旨十分隐晦、深奥,如果不是有个“引”(即“序”的别称)字,根本就看不出来写的是序。我是借助现代网络提供的大量信息,对照捉摸其字句,参以个人浅见,尝试进行翻译的,幼稚、浅薄、牵强附会固然难免;可能只是得其皮毛、也许是连皮毛也没有得到。自知距离作者的本义相去甚远,也只能引以为憾、无可奈何了。既然谈不上“翻译”,就来说点印象吧。
印象之一,是作者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古文功力尤其深厚。时至今日,能写古赋体文、且达到那样高度的,估计没有几个,亦可能无与伦比。不由得令人叹服作者为文、更是为人之奇,他那脑海、内心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智能容量?
印象之二,是这篇序言构思精巧,取材富赡,紧扣主题,风格奇崛。由于所序的作品名《玄雀集》、是以作者石虎之字作为书名的。写序的并没明确告诉读者作者姓甚名谁,只在序的末段有“適脩美。字玄雀。毣毣然、栩栩然”寥寥数语而已,看不到对作者的履历、生平、品行和作品的大段述评;但通读序文,让你又能感受到,他对作者和作品所倾注的深情厚谊(愈细读,这种感受会愈加深刻)。推测他是从“玄雀”的“玄”字起笔,由“玄象”带出反映这“玄象”的艺文,又由“玄”联系到“幽”;“玄”而且“幽”,那是曾被视为中国神秘文化的领地,很少有人能走得进去;接着赞赏高洁、孤峭、曼妙等一系列文风、境界,这都是具有创始意义的中华文化的精华,而《玄雀集》的内涵,肯定是反映体现出了这些精神的,因此成为序言作者所心仪的对象,才会倾注他的那种让人不易察觉的情感。我的一个明显感受,是从这篇序言里,领略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说“玄象”,有“上下黃玄”、“河漢勝慨”、“月日疊璧”;说古事、古书(包括经史子集、音乐、书画、礼仪等等)有河圖洛書,服,祀,鐘石,五色琴,南風詩,占卜(易、卦), “结绳记事”,击壤游艺,仓颉造字;文具:笔(管城子、中书君),纸(褚先生),墨(绛人陈玄);古圣先贤及其遗产: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孔子整理、传授儒家经典六艺、六书,,左丘明的《左氏春秋》,道家学派,墨、法、名家,屈原《离骚》和《楚辞》,荆轲《易水歌》,越女对鄂君子晳唱的《越人歌》,汉高祖刘邦《大风歌》,汉武帝刘彻《秋风辞》,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长门赋》,扬雄《反离骚》,班婕妤《自伤赋》,张衡《思玄赋》,蔡琰《悲愤诗》,王粲《登楼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韩愈《別知赋》,柳宗元《惩咎赋》、《梦归赋》,李翱《幽怀赋》,王安石、李贺、李商隐诸人的诗风。好像天上地下、古往今来凡与中国文化有关、并且是体现“玄”“幽”等精神的珍贵遗产,几乎都被他列举到了。到末尾一段自然引出对《玄雀集》和“玄雀”婉转的称赏之义;同时所谓“昆池劫灰”、“七十二国”,结合文意来看,似乎暗寓有对中国文化现状和未来前景的隐忧(也许是我看走眼了),曲折地表达出作者的忧患意识。
印象之三,是这篇序言的字数还不足1500字,可谓短小精悍莫过于此了;而其意蕴之辽远深邃,不是谁都可以轻易领会、把握得到。我就曾费了和九牛二虎差不多的气力,很想能多懂一些,但令人沮丧得是如前所述那样的一知半解或是似是而非。不过我还是要从内心挚谢胡毋生先生,毕竟在如今这个岁月,居然可见到如此妙文,令我辈耳目一新,触发许多感慨,从中领受启发教益;现在许多地方弄不明白不要紧,来日方长,可以慢慢咀嚼、揣摩,不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吗?如条件允许,或者也可直接向先生求教。如此想来,真乃幸甚!幸甚!
2013年 3月 14日
涂庆华 生活照
―
―
―
詩 作
―
【一】
聞北高營賈敬龍氏卽日行刑哀其臨風歾頸自若泗別絕命能詞因感律一解殤蔑以自遣天朝大平興國丙申二年十月既望後日江右大易學人鯤鵬艸士胡毋生
伊昔趙燕客殺人。自今酣睡血徵聲。誅心風義元眞定。齏粉音書告太平。天下苦秦名故事。人間孽子事常名。五湖於此虛多士。八寶高山哭二京。
【二】
二零一三年十月次韻新建象山白堅二首其一幽蘭鯤鵬艸士胡毋生
海外徒聞兵氣優。介推焚死不同謀。雄雞咽白八千歲。僊李化胡最上頭。野艸春秋元寄夢。腐腸膾炙詎雲愁。偏聽庾信江南賦。金彈銀牀未到喉。
【三】
上網醉就用灰韻
寰內一區全算盃。燃犀白首一樽囘。埋輪方馬從啼血。塡海靑冥覆刼灰。膏脂養生渾狗媚。金湯改革簇人哀。東夷妖氣心非死。寶劍秋風上戲臺。
【四】
甲午新正旣望適余擕子敞問學省圖行次風聞大豐朱新建先生僊化嗟其業屬天上差樂斯文異日再四余蔑以自抑卽咸作一律爲弔最錄關漢卿南呂一枝花其辭曰普天下郞君領䄂蓋世界浪子班頭式其天下後世畫才之目海內騷壇共主之比胡毋生
異代角生操算手。冷成最幻遂登樓。聖朝畫史從今寫。天上人工第一流。使者緋衣召泗賀。報君粉本出僊舟。舊京才焰黯燒盡。祇説招魂塵刼浮。
涂 慶 華
Tu Qinghua
民間學人。網號胡毌生。天天天無學。闢席書院。南昌幽蘭人。
鏈接藝術 • 無限可能
原 載 無界線
轉 載 微雨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