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 语
贺泽宇
收到文鸿兄《224 & 107系列》作品时,恰巧在刷《太平洋战争》。《第七集》:满面尘灰、面色憔悴的斯莱奇接过希比利的烟头点烟,希比利:你以前不抽烟的?斯莱奇:现在会抽了——画外音接画面:我们需要自愿者……行军途中这种叙事与叙事之间渗透出的悲凉,远胜于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震撼……
初看文鸿兄这批作品,多多少少有点接受不了——画者用最常见的冬瓜、洋芋、玉米、高粱和新闻中所见到的士兵、飞机、坦克生拉硬扯。面包、萝卜过于鲜甜,色彩几乎在画面中流淌,过于瑰丽,和“硝烟”强势链接,用基于实力的规则引自《自述》文文叠加出的一种奇幻的宏大的深刻、沉痛和凄美。
至于为什么取《224&107》这个名字,专门搜了一下,再次证明自己已严重out了 (۶ꈨຶꎁꈨຶ )۶ ଲଇଉକ
《 224 & 107 》系列作品
▼
◁ 左右滑动阅读 ▷
水墨设色纸本 · 32.5×43.5cm×7
☟
在拍时间
2024.8.16/18:00--8.18/23: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 自 述
吴文鸿
历时半个多月,我终于完成了12桢写意没骨的小品创作,想了想,整点文字吧。躺坐在沙发里,电视机里正好放着电影《攀登者》,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要攀登?方五洲说,宇宙浩渺,我们需要前进……没有说是信仰。我也不知道几十年坚持画画,到底是情怀多一点还是信仰多一点。可能潜意识跟方五洲一样,只有不断前进,方能证明一点什么吧。
天天画画,天天期待着有进步,至少是自己认可的进步。可是,这事儿不同于楼梯,均等着变化,有时会是一个长时间的瓶颈,痛苦不堪。当然,能一直坚持着,本身也说明,也不时地经历着进步和收获。那个时候,是快乐的。曾经执着于新鲜的题材,以为能够耳目一新,到头来自己打脸。就这样画着画着,有时清醒,有时迷茫,总是被这些纠结和困惑激荡着,反复蹂躏。
我爱买书,偶尔也会翻翻书,但很少能读完一本书,特别是没有图画的书,所以我自认为不算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很惭愧。我爱看新闻,也主要是国际新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性别的原因,就爱看这些“国际大事”,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就是提不起兴趣。算起来,刷手机的时间也挺长的,小红书里看画,头条里看国际新闻,大概是用时最长的。当然,偶尔也APP里掼掼蛋,期待能提高点水平,以免在实战中显得太LOW,遭队友嫌弃,哈哈。
天天看新闻,我发现不是真的看新闻,只是看一些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那些能无声地安放性灵和价值观的新闻,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个样子的。问题来了,我感兴趣的东西,能入画么?一定是可以的,只是我还不够聪明,不能轻松地进行画面的转换。日常的创作,我主要是写意花鸟和写意人物,人物入画,自然是直奔主题的。花鸟入画,相对就不太好处理了,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传统程式的坑。自古以来,撇开语言本身,花鸟画的时代性约束,显而易见。因而有些国画家主张应该模糊传统题材划分的边界,怎么舒服怎么来,我是很认可的。
我很崇拜刘庆和老师,喜欢看他的画,他的画里有人性,对语言的探索也没有边界,似乎一直保持着冲动的初心,很钦佩。我画画也挺乱的,题材和语言都乱,没有固定了的面貌,而且我内心里是希望有固定风格的,这是一种成熟,可我行动上又很抵触,不愿意持续重复,对我而言是很无趣的。
◁ 左右滑动阅读 ▷
水墨设色纸本 · 32.5×43.5cm×7
☟
在拍时间
2024.8.16/18:00--8.18/23: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矛盾的心理,支配着我,怂恿着我。趁着假期里的时间,尝试着从写意花鸟着手,画点新闻吧,那么些个国际大事,要是不在画面里留点啥,岂不是枉费了那么些个时间?硬着头皮,一张接一张,12幅小品,终于出来了。为啥是12幅?是不是有一种默契?不知道。国画册页有很多是12桢,生肖有12个,星座有12个,月份有12个,网络搜一搜,答案千万个。无论如何,这12,应该是一种很有文化意蕴的样子。
落款盖章又是一个问题,熟悉我的朋友一定发现有不同了。不管怎样,变,是我自己喜欢的,不然,就没有了期待,也就不好玩了。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一直尝试在课堂上把画画这事儿说明白了,最终还是失败了,我发现,我以前的认为,被后来的认为推翻了。画画这事儿,我越来越不知道她是怎么回事儿了,所有的快乐,所有的苦恼,所有的迷茫,都因为她。就是画完了,取个名字都能耗掉我几根白发。
就叫《224和107》吧,管他呢,画是我画的,名是我取的,谁看得明白,还是看不明白,都不是我的事儿了,不是吗?
◁ 左右滑动阅读 ▷
水墨设色纸本 · 32.5×43.5cm×6
☟
在拍时间
2024.8.16/18:00--8.18/23: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泽宇兄弟说,干脆再画个8张吧,做起公众号来显得更加丰富,有一定的“充分”。嘁哩喀嚓,又整了两天,成20幅了。
画面里有萝卜、有蔬菜、也有家禽,都是家园里温暖的形象;还有飞机、坦克和士兵,在硝烟弥漫、尘土飞扬的边缘,冷冷地矗立着。有时候,语言真的很无力,温馨的家园也很脆弱,在丛林的世界,有时很无奈。似乎所有的文明,都是建立在“基于实力的规则”的,生活中的“人微言轻”,在宇宙里似乎也一样。画画圈,一大佬旗帜一挥,别人,不论你的画怎样,都得闭嘴。“基于实力的”就是文明,就是领先,就是规则,就是不可侵犯。这是不是垄断?强权?
艺术创作是可以抚慰心灵的。不论有怎样的遭遇,都在图像外显的过程中,被轻轻抚平,抑或是记忆,也抑或是忘却,都视觉化了情感上的爱与共情。
现实世界,还是很丛林的,至少现在是这样。信息给予的,是愿意给予的,信息阅读的,也是愿意阅读的。选择性是不变的存在。那些所谓的自由和平等,都是一种冠冕堂皇,越高歌越缺失。
有个词汇,叫“本分”,我感觉就是万物之道、宇宙之道。宇宙万物之间的自然关系,是一种和谐,消亡与新生的更替,绚烂与枯萎的周而复始,这就是“本分”。我们现在说的更多的词汇,是“初心”,我觉得,“初心”和“本分”是相近的。
人人都“本分”了,世界就美好了,不是吗?
吴文鸿
Wu Wenhong
一九七一年生,无锡人,副高职称。江苏省美协会员,无锡国画院副秘书长,无锡市惠山区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无锡市美协七届、八届理事。
作品入选第二届、第三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展,【城市行者】系列作品两次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悲鸿精神】获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典藏作品奖。【尺玉琴心】获首届【倪云林】全国美术作品展典藏作品奖。【寻味江南】入选中国国家画院【守护好一江碧水】主题展。
☟
在拍时间
2024.8.16/18:00--8.18/23:00
点击图片进入微雨澤艺拍竞价
品鉴|收藏|合作
☟
鏈接藝術 • 無限可能
荐 语 贺泽宇
自 述 吴文鸿
出 品 微雨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