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 临床工作中对性话题的讨论

文摘   健康   2024-12-31 17:15   广东  



(点击图片了解心理咨询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被督招募详情)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性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话题;但在临床心理咨询过程中,性又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本文将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解读性话题在临床中运用。




01

为什么要讨论性相关的话题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性相关话题是为了探索和理解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情感和未解决的心理问题。性通常涉及深层的情感、欲望和创伤,这些内容可能在个体的无意识层面上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性话题的讨论,咨询师能够帮助来访者揭示隐藏在性行为、性幻想和性身份背后的情感冲突和内心矛盾


1)潜意识冲突的揭示


性相关话题通常能够揭示出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未解决的问题。例如,童年时期的性别认同、父母对性的态度、家庭中的性禁忌等,可能影响个体的自我认同、情感关系以及性行为


2)性与人际关系的联系


性行为和性表达常常反映出个体与他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互动的方式。探讨性话题有助于了解来访者如何在关系中处理亲密感、依赖、控制、权力等心理动态,这些都是心理动力学进行工作的重要领域。


3)内心欲望和焦虑的体现


性欲望、性焦虑以及性别认同的困惑等可能是个体内心深处未表达的情感需求的体现。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讨论这些话题,可以帮助其意识到这些情感,并理解其潜在的心理意义。


4)投射和移情现象


在心理动力学咨询中,来访者可能将自己潜在的情感和心理冲突通过投射或移情作用于咨询师。性话题往往能引发这种移情现象,咨询师能够通过这种移情来识别和解析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进而更好地促进咨询。


5)处理性创伤和焦虑


一些来访者可能因早期的性创伤(如性虐待、性别不平等经历等)或性焦虑(如性功能障碍、性取向困惑等)而面临心理困扰。咨询师需要通过与来访者的对话,帮助他们处理这些创伤,并提供支持与安全感。


总的来说,咨询师探讨性相关话题并非为了让来访者感到不适,而是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和处理深层的心理冲突、情感和行为模式,促进自我觉察与心理成长。




02

性剥削


尽管在临床工作中讨论性话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咨询师处理不妥当,很容易引发相关的问题,性剥削便是其中之一。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有更大的可能性利用其职务的权力、影响力或情感权威,要求、迫使或诱导来访者进行性行为,或者以性为手段控制或操纵来访者,这些都会引发性剥削


1)言语上的性骚扰:咨询师可能用不适当的言辞暗示、谈论或评论性相关话题,突破专业边界。例如,咨询师可能会对来访者的外貌进行性暗示或评论,或以不恰当的方式讨论私人性生活


2)情感操控:咨询师可能通过施加情感压力,让来访者感到必须回应其性需求,或者利用治疗过程中的情感依赖来操控来访者的行为。


3)身体接触:咨询师可能在不适当的情况下,要求或施加身体接触,如不合时宜的拥抱、亲吻或其他形式的身体接触。这种行为可能以“安抚”或“关怀”为借口,但却严重违反了伦理规范。


4)暗示性行为:咨询师可能通过暗示、非言语行为或模糊的言语,诱导来访者产生性行为或性幻想,并以此作为咨询的一部分。


5)滥用咨询关系:咨询师可能利用咨询关系中的信任,要求或强迫来访者进行性行为,或者将性行为作为“咨询进程”的一部分进行推荐或暗示。


性剥削不仅严重违反的心理咨询伦理和法律的规定,还可能对来访者造成深远的心理创伤


1)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性剥削可能导致来访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闪回、噩梦、回避、过度警觉等症状,进而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健康。


2)自我价值感下降:来访者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配合”或“纵容”了性剥削,从而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自我认同。


3)关系问题:来访者可能在咨询师的不当行为下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难以在未来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创伤可能影响他们对性、亲密关系和情感联系的看法。


4)焦虑与羞耻感:受到性剥削的来访者可能会经历极大的羞耻感和焦虑,甚至可能难以向他人求助或举报,从而导致情绪更加封闭,难以寻求帮助和支持。


心理咨询关系本身是一个极为私密、依赖性强的关系,咨询师拥有专业知识和对来访者的心理状态的深入了解。因此,这种权力的不对等使得咨询师的行为更加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伦理责任,特别是在涉及性行为、情感关系等敏感话题时。为了避免性剥削,咨询师应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规范:


1)界限设定:咨询师必须明确界定治疗过程中的专业边界,确保自己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在专业、尊重和安全的范围内。


2)专业距离:咨询师应保持适当的情感和身体距离,避免任何形式的亲密行为。即便是在处理性相关话题时,也应当以非情感化、客观的方式进行探讨。


3)遵守伦理规范:《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也规定,(咨询师)不得与当前寻求专业服务者(即来访者)及其家庭成员发生任何形式的性或亲密关系。咨询师应始终遵守这些伦理规范。


此外,性剥削在心理咨询中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行为,它不仅会对来访者造成深远的心理创伤,还会破坏心理咨询的伦理基础,损害专业领域的声誉。咨询师应始终保持高标准的职业道德,确保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在专业、安全和尊重的范围内。




03

中国文化与性话题


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对于咨询中性话题的讨论具体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性别时,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性别角色和文化期望


中国社会历来对性别角色有较为严格的传统期望,特别是在涉及性和性别相关话题时。传统文化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定义,这些定义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对性话题的接受度。


-男性权威和女性顺从的文化观念:在传统文化中,男性通常被视为家庭中的权威角色,尤其是在一些较为保守的环境中,男性咨询师可能无意间被赋予更多的权威性,这可能导致女性来访者在面对男性咨询师时感到心理压力或不适。即便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关系,女性可能也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必须遵循男性咨询师的意见,尤其在性相关话题上。


-性话题的禁忌:在许多中国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性话题长期被视为禁忌话题,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和家庭内部,很多人从未在正式场合讨论过性或与性相关的问题。因此,即便是心理咨询中的性话题,也可能让女性来访者感到极大的羞耻和不适。


2)性别权力的不对等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处于相对强势的位置,拥有专业知识和对来访者情感状态的了解。在涉及性相关话题时,性别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尤为明显:


-男性咨询师的性别优势:男性咨询师可能无意中利用自己性别上的优势,做出一些潜在的权力施压。在讨论性话题时,女性来访者可能因为文化对男性的尊重或畏惧,而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难以拒绝不舒适的提问。


-女性来访者的心理防御: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更容易遭受到性别歧视、性暴力、性侵犯等伤害。由于文化背景中的性别规范,女性来访者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防御行为,对性话题表现出不安、回避或羞愧。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使得治疗过程中的沟通变得更加复杂。


3)性教育的缺乏与性别教育的局限


中国传统社会对于性教育的讨论往往较为封闭,这导致了许多人缺乏充分的性教育与性知识。许多人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在性方面的需求或困惑,或者在面对咨询师时感到羞耻。


-性教育缺失:由于文化上对性的回避和压抑,女性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表达自己性需求的障碍。这可能导致来访者对男性咨询师提出的性相关话题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可能将治疗中的性讨论视为一种侵犯。


-性别歧视和性别角色的固守:在一些传统家庭和文化中,女性往往被教育成压抑自己的性需求和欲望,甚至将性视为一种负担或羞耻。男性咨询师在与女性讨论性话题时,可能触及到这些文化层面的深层次禁忌,导致女性来访者感到极度的不适。


-文化的双重标准:在一些情况下,男性咨询师提出性话题可能会被误解为个人动机的体现,特别是当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度较高时。中国社会在性别方面常常表现出“双重标准”:男性如果谈论性可能被认为是“有目的”的,而女性则可能被视为“过于开放”或“放荡”,这都增加了心理咨询过程中性话题讨论的复杂性。


同样的,当将性别调换一下,当女性咨询师与男性来访者要去讨论性相关话题的时候,也会遇到重重挑战。除了以上提到的包括文化、权力不对等和性教育等因素外,传统文化施加在男性身上的刻板印象也会使得男性来访者在讨论性相关话题的时候困难重重


传统文化赋予男性“阳刚”“坚强”“主导”等特质,要求他们在性关系中表现得强大而自信。在许多文化语境中,男性的性能力被与自我价值和男性身份直接挂钩。如果男性在这方面遇到问题,他们可能会感到深深的挫败,甚至担心自己被伴侣、社会甚至咨询师轻视。这种要求使男性来访者难以坦率地承认自己在性能力或情感方面的困扰,因为这可能被视为“失败”或“不够男人”。这些习惯使他们难以自如地与女性咨询师讨论内心深处的性焦虑、情感需求或自我怀疑。




04

总结


综上所述,讨论性相关的话题既是心理咨询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危险”的一部分。心理咨询的初衷是在帮助来访者获得心灵层面的幸福感,而不是带来更大的伤害。


每个来访者和咨询师因为其不同的背景文化、受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而导致他们对于性话题形成了不一样的态度。


心理咨询师需要在充分评估双方的背景和咨访关系的情况下斟酌是否要打开性相关话题这个潘多拉盒子。如果当你感觉自己没有做好的充分准备、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等待一些时机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做法。


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阅读到本文的来访者能够对性话题建立起多元的认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咨询的进程。当感受到任何不舒适或遭到冒犯,可以及时叫停。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和义务保障来访者的正当权益。




作者


邱 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咨询师、督导师

CAPA中美精神分析初级组、高级组

IPI 国际心理治疗学院督导组





往期文章






心理陪伴
【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 Feeling Matters 你开不开心也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