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 | 大雪巧养生,健康过好冬

政务   2024-12-06 21:24   河南  
节气

今日大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此时

气温显著下降

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版权库图片

“养藏”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

大雪养生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大雪养生“三忌”


“忌受寒”

大雪节气温度低,气候阴冷,寒邪之气容易伤体,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大雪时节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御寒保暖。

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差,因而疼痛不止。因此,关节炎患者在寒冬须加强下肢保暖。除此之外,出门时一定让头部、背部、足部始终保持在暖和的状态,防止正气受损。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可取暖过度,如穿衣过暖、室温过高、蒙头睡觉等。否则会使体质下降,抗寒抗冻能力减弱,还容易上火伤元气。适度保暖,顺应自然,才能平衡阴阳,为来年春天升发做准备。

“忌熬夜”

熬夜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养生大忌,尤其是在冬季,人若想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抵御寒冷,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应该顺应自然。大雪之后建议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晚起以养阴气,养精蓄锐,收敛神气。

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六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

外出锻炼时也一定要等太阳出来后再活动。尤其是对晨练的人来说,别外出过早,避免在低温严寒中锻炼。否则,不仅容易伤风感冒,也容易引发关节疼痛、支气管炎等病症。

“忌乱补”

冬季是进补的关键时刻,但冬季进补切忌乱补、过量补,进补不当可能会“补出问题”。因此,中医学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欲补先清”,意思是要想进补见效,要先把身体里的“垃圾”清理干净。

日常可以选用新鲜的白萝卜,洗净削皮,切丁,根据个人喜好加生姜或者大枣一同榨汁饮用。

连服上几天萝卜汁,可以清洁肠胃,就能将体内淤积的浊气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这时再进补就能使补品更好地吸收了。

但是素体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太适合服用白萝卜汁,反而要注意保暖,适当运动。

另外,冬天急躁易怒容易上火的人,不妨试试以虚掌拍打“三窝”,即腋窝(极泉穴)、肘窝、膝盖窝(委中穴),每次连续拍打5~10分钟,每周1~2次有助于促进机体代谢。




大雪养生“三宜”


01
宜运动养阳

传统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运动是养阳的绝佳方式。

冬日里,坚持运动,阳气充足,才能精力充沛,身体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和缓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太极、八段锦等。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大汗淋漓,容易损伤津液,阳气外泄。


02
宜减咸增苦

冬天阳气潜伏,阴气盛极,饮食总原则是:减咸增苦,饮食宜温,重在补肾。

冬季肾经最为旺盛,根据五味归五脏的理论,咸味入肾,冬季如果吃得过咸会使肾气更旺,这可能会使心、脾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而多吃苦味食物,则可以助心阳,抵御过亢的肾水,平衡五脏。

因此,在冬天里,要少吃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益心气,如猪肝、羊肝、大头菜、芹菜、萝卜、生菜、莴笋、油麦菜、莴苣、茶等。既可以养心,也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等,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重功效。

此外,大雪节气昼夜温差比较大,早晚时间人们会因寒冷而感到不适,吃喝温热的食物和饮料,早晚喝一碗热粥,更有助于养护阳气。


03
宜通风保湿

大雪节气,虽然天气寒冷,但也需定时通风换气。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窗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致病微生物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

每次开窗通风的时间不短于15分钟,20-30分钟为宜,每天开窗通风3-4次。通风方式以形成对流为佳,例如打开家中距离最远的窗户和门,让流动的空气穿过整个房间。

开窗时,老人及小孩要及时添衣,以免着凉。在雾霾和沙尘天气,室外大气污染较重的时候,记得关闭门窗哦!

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房间湿度,可每日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也可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大雪调养——三个妙方

1. 揉捏耳朵:用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轻轻捏揉。以捏揉至耳朵轻微发热为宜。可促进耳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预防冻疮。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手指梳头:劳累时可用手指梳头,同时稍加力道点按太阳穴、百会穴等,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疲劳,舒缓情绪,睡前用此法亦可促进睡眠。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科学泡脚: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气血运行会减慢。睡前(晚上7~9点肾经最弱时期)适度泡脚可以滋养肾经,同时可以舒缓疲劳、放松心情。泡脚的同时,建议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既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亦能加强补肾益精、防病保健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内为宜;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消化吸收;泡脚水温不宜过烫,40度左右为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健康河南

涧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旨,提供卫生健康领域资源服务,发布重大医改政策、突发应急事件、亮点工作动态及科普健康知识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