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陈文团队IM研究论文:高β相含量聚偏二氟乙烯薄膜的便捷折叠-热压制备及其强化压电性能研究

文摘   科学   2024-09-14 10:00   湖北  

扫码关注IM直播
视频号:交叉学科材料
公众号: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J. Shen, Y. Zeng, Q. Li, J. Zhou, W. ChenConvenient folding-hot-pressing fabrication and enhance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high β-phase-content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sInterdiscip. Mater. 2024; 3(5): 715-725. doi: 10.1002/idm2.12175


摘   要

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柔性传感器中最具关注的压电聚合物。为了获得优异的压电性能,需要高含量的极性β相含量。然而,目前报道的增加β相含量的制造方法既不方便又复杂,阻碍了PVDF的应用进展。这项工作中,武汉理工大学陈文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折叠热压方法来制备高β相含量的PVDF薄膜。结构表征表明,薄膜具有αβ相,折叠热压过程将α相转化为β相。由于97.5%的β相含量和取向结构,三次折叠薄膜的压电常数达到20 pC/N。此外,该工艺方法提高了薄膜的拉伸强度(126.2 MPa),同时保持了较低的杨氏模量(0.87 GPa),使薄膜适用于柔性压电传感器。此外,基于所获得的薄膜的传感器被组装并应用于人体生理活动监测。这项工作为开发高性能的基于PVDF的压电复合薄膜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新型熔融加工策略。



压电传感器因其低功耗、高灵敏度和自供电能力而备受关注。PVDF压电效应主要来自于高极性β相。将PVDF薄膜α相转变为所需β相的常用技术涉及高电场诱导和单轴拉伸。这些方法存在电击穿、缺陷和应力集中等缺点,会导致材料损坏或断裂。垂直载荷有利于膜状聚合物更均匀地分布并增加膜密度。基于此提出了折叠热压法来制备PVDF薄膜,获得了具有高β相含量和出色压电性能的PVDF薄膜。


本文采用折叠热压的方式制备了PVDF薄膜。折叠热压后,分子链在同一平面内排列,连续压缩和高应变使PVDF链变直,使相从α相转变为β。晶体结构的表征证明了制备的PVDF薄膜很好地实现了α相往β相的转变,在进行折叠热压三次处理后β相含量可达到97.5%,并且具有高的取向度。材料的介电性能也得到了提高,相对介电常数达到25,压电常数d33可达到20 pC/N。从热刺激放电图谱中可以看出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能力。在介电、压电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将该薄膜制备成柔性压力传感器进一步测试了该PVDF薄膜的电输出性能,在20 N载荷下电压信号具有0.6 V,并进一步证明该薄膜的电输出性能来自于压电效应。将其试验于可穿戴的试验时,结果表明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



图1 制备的PVDF薄膜结构表征:(A)XRD图谱,(B)FTIR光谱,(C)PVDF薄膜α相和β相含量,(D)2D-WAXD衍射环及其方位角曲线(E)。



图2 薄膜的性能:(A)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谱,(B)压电常数d33,(C)热刺激放电电流,(D)PVDF薄膜中增强极性的示意图,(E)应力-应变曲线,(F)杨氏模量。



图3(A)传感器的示意图和实际图像。(B)输出电压信号测试的原理图。(C)不同样品在20 N负载下的输出电压。(D)Pf-0样品和(E)Pf-3样品的电压输出信号,插图显示了传感器连接到静电表的示意图。



图4(A)Pf-3样品的电压输出信号和拟合计算曲线。(B)不同负载频率下的输出电压。(C)通过在1 Hz和20 N下连续施加和释放1000次压力循环。PVDF薄膜作为传感器的性能:(D)弯曲,(E)敲击,(F)行走和(G)触摸。

Author Biography



陈  文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固态离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面向物联网、信息产业和能源环境等应用领域,长期致力于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效应及在新能源、智能传感等领域应用的研究,探明材料与器件的多场信息响应机理,开发一系列高性能压电/介电材料、新型功能薄膜、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与器件,并在多场景中得到应用验证。承担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包括 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Energ. Environ. Sci. 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件,多件专利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沈  杰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青年),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长期从事功能材料结构与物理性能研究,在复合介质高频介电响应机理、功能复合材料设计、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理论与技术成果,应用于多款装备。指导学生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相关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件。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交叉学科材料)是由Wiley出版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创办的开放获取式高水平学术期刊。主编为张清杰院士和傅正义院士。30位国际杰出学者和45位两院院士作为期刊的编辑委员会委员。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是国际上聚焦材料与其它学科交叉前沿发起出版的首本“交叉学科材料”领域高水平期刊,旨在发表材料学科与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生物、能源、环境、信息等学科交叉研究的最新成果。

 · 2022年1月首发,前三年完全免费发表

 · 2022年6月被DOAJ数据库收录

 · 2022年9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 2023年7月被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

 · 2023年11月被ESCI数据库收录

 · 影响因子:24.5

期刊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67441X


各期文章快速链接

http://sklwut.whut.edu.cn/im/wz/


投稿系统

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ntermat


编辑部邮箱

im@whut.edu.cn


ISSN号

2767-441X (online);2767-4401 (print)


CN号

CN 42–1945/TB

交叉学科材料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了解期刊更多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全文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聚焦材料学科与其它学科交叉前沿的最新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