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党委书记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4年12月9日下午,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边疆治理工作提供坚强的理论支持和政治保障。
会议指出,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仅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认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要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多个维度推动边疆治理工作。
会议强调,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的各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边疆地区得到贯彻执行。会议指出,党的领导是边疆治理成功的根本保障,必须加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党在边疆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位,真正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穿到边疆治理的全过程。
会议要求,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落实具体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协调。会议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战略思想,把边疆治理融入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禀赋,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二是推动民族团结,构建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边疆地区治理的主线。会议提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增强边疆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各族群众在共同的文化土壤中深耕,确保民族团结成为边疆治理的重要支柱。
三是保障民生福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要通过改善边疆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边疆人民群众的福祉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四是推进安全稳定,确保社会和谐。会议指出,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是国家安全的关键。要增强边疆地区的治理能力,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要加强边疆地区科技力量的支持,提升边疆地区的综合治理能力,确保边疆地区社会长治久安。
五是加强理论研究,构建边疆治理知识体系。会议强调,要加强边疆治理的理论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边疆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化对边疆治理问题的理论探索。要推动边疆治理的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边疆治理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为边疆治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
会议总结,边疆治理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边疆地区全方位发展
边疆地区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治理不仅关乎地区本身的繁荣,也影响到国家整体的安全和稳定。会议强调,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治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障民生福祉等多方面措施,推动边疆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确保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社会和谐。
党委书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切实落实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推动边疆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全面进步。要通过提升边疆治理能力和水平,确保边疆地区同全国一起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会议决定,落实责任,确保边疆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会议强调,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边疆治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基层党组织落实落细的工作格局,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边疆地区全面落地生根,推动边疆地区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会议结束,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推动边疆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体与会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边疆治理的实际工作中,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措施,推动边疆地区的全面振兴和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和明确的行动部署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