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战友英勇牺牲!生前“谁能活着回去,谁就代牺牲战友去孝敬父母……”

文摘   2024-11-01 04:00   上海  

在那一场边境保卫战中
包括年仅17岁的小战士顾克路在内的
16名突击队员
英勇牺牲
他们的队长就是孙兆群
上战场前
战友们曾经立下一个“生死约定”
正是这个约定
孙兆群坚守了36年


“为了国家

哪怕是送死,也让我去”


1985年
在边境自卫防御作战的一次战斗中‍‍‍‍
突击队队长孙兆群带领
一群年轻的战士在前线备战
潮湿 蚊虫 闷热 缺水
突击作战将在几天后进行
孙兆群已经连续几次拒绝了
小战士顾克路上战场的请求
“他一定要去
我说不行,年龄太小了
他后来急眼了
说为了这片红土地
为了国家领土完整
你就把它看成是个送死的机会
你也给我吧”
“如果我能活着回去,
一定买些天麻治好俺娘的病。”
“如果我能活着回去,
俺一定穿上整齐的军装,
给俺爹俺娘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前线的小战士们
几乎每人留下了一封信
孙兆群明白
当突击队员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给父母留个信
给连队留个信
死了就是遗书

开战前夜
孙兆群和战友们提议
立下了一个“生死约定”
谁活着回去
谁就为牺牲的战友尽孝
照顾他们父母一辈子

全连荣立一等功

16位战士英勇牺牲


“娃娃脸,大眼睛,小虎牙,
很精神!”
这是牢牢印在孙兆群记忆中的顾克路
突击作战在早上开始
短时间内枪林弹雨
战况惨烈
孙兆群在冲击第二个高地的时候‍
听到了他最怕听到的消息
顾克路牺牲了
副班长把顾克路翻过来
他嘴里满是泥和血
直到战斗最后一刻还在射击的他
牺牲后,还是紧紧攥着枪
想把枪从他手里扒开,扒不开
后来三个人抱住他
一个人把他手拿开
刚把枪拿出来
顾克路又恢复成抱着枪的那个姿势‍
那一天
孙兆群带领着战友们
仅用25分钟
便夺回了被敌人占领的阵地
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16位年轻的战士
英勇牺牲
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孙兆群身负重伤

“兆群儿”的认亲信

1986年6月
孙兆群带着分散在‍‍‍‍‍
肩膀和大腿内的十几个弹片
回到山东老家
“小路,我过来看你了啊。”
“公衍进,你老排长来看你了啊。”
孙兆群康复后第一件事
就是找出了连队16名牺牲战士的档案
一字一字抄下
他们父母的名字、地址
给每家写了一封
署名“兆群儿”的认亲信
并把自己参战攒下来的1300多元工资‍‍
平均分成16份
随信寄出
‍‍‍‍
从信寄出那一刻起
孙兆群多了16对父母
16户人家的大小事务
他一一记下
能帮就帮

2019年5月
烈士顾克路的父亲顾天金因病去世
老人生前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
立过功,负过伤
在儿子的追悼会上
老人还从抚恤金中拿出200元
为儿子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没过多久,又把小儿子顾克安送到了部队‍
弥留之际
老人对陪护在床边的孙兆群念叨:
“兆群,我是个军人,
我走的时候就让我穿着当年的军装吧。”
  孙兆群眼含热泪握着老人的双手说:
“爹,您放心,我来办。”
为了却老人的遗愿
孙兆群想方设法
四处托人找当年的军装
顾克路的母亲庄凤云看在眼里
心疼地劝他:
“兆群,找不到就算了吧。”
孙兆群说:
“爹是老革命,
我得让他圆了最后的心愿。”
最终,他费了很大劲
才从几个仓库里找齐了当年的军装
36年来
孙兆群无怨无悔照顾着战友们的父母
与他们愈发亲近
他逐渐感受到这些战士
英勇牺牲背后红色血脉的传承
上千封家信、一张张汇款单
累计超过10万公里的行程
36年
孙兆群用坚定信念与无悔付出
照亮了16个家庭
也践行了一名军人
对战友超越生死的承诺
“尽一切能力来办这个事。”

“我是16位母亲的‘儿子’,
这是我和战友们的‘生死约定’。”


文章转自 :中国退役军人,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 网   络

镜眼
这里:用独具匠心的视频颂杨老兵风貌;用真情实感的笔脉记录老兵精神;用心有灵犀的音画唱响老兵情怀。欢迎你的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