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顾克路,是解放军“两山轮战”期间的“一等功臣”,牺牲时年仅17岁!顾克路出生在山东省邹城市,其父也是一位老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朝鲜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和美国鬼子干了3年。虎父无犬子,正是老父亲这段经历影响了他,在顾克路幼小的心中就立下了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心愿。1984年12月,顾克路光荣的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2个月后,跟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
“5.31大战”期间,正是顾克路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带领一个加强小组穿插到越军身后,一番激战后迫使越军撤退,才使得老山守卫部队得以恢复表面阵地,他的这次主动出击对稳定老山战场态势和整个防御体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985年9月,上级决定拔除968高地这个骑线点。968高地位于老山主峰东南方向约1000米处,与北侧中方控制的1043高地同为一条狭窄山梁,最宽处有7-8米,最窄处仅3-4米,山脊两侧为60度左右的陡坡,不便于部队展开和迂回。在968高地附近还有603、604等辅助阵地,该地区南靠大青山,东邻832高地,西连1058高地,都有越军防守。
越军在该地区构筑了大量堑壕、交通壕、掩蔽部和明暗火力点,设有防步兵雷场、铁丝网、陷阱、防步兵壕等障碍,工事基本地下化,配置各种火力,组成了正射、侧射、倒打的严密火力配系,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以屯兵工事为骨干,与野战工事、障碍相结合的坚固防御阵地。
担负此次作战任务的是67军199师596团7连,为了能参加突击队,顾克路跟连长好一顿软磨硬泡,最终连长答应了他的请求,顾克路成为7连52名突击队队员之一。
为了消灭敌人,顾克路跟随突击队提前两天就潜伏在高地周围,一直到战斗打响后,两天两夜滴水未进,粒米未食。
1985年12月2日,我军对越军盘踞的968高地发起进攻,在攻打604高地时,我军分别在9点10分,12分和24分,分三个波次向越军发起冲锋。顾克路所在部队的任务是从左侧冲上604高地。越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堡垒顽强阻击,但是在我军猛烈的炮火下,部分火力点被摧毁。
就在我军冲破越军第一道防线,正在向纵深的二道防线推进时,在他们的身后突然冒出来一个“倒打火力点”(所谓“倒打火力点”其射击窗口不是朝山下的,而是朝着山顶的方向,侦察的时候很难被发现。一旦我军冲上山来,将会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这处火力点之下,进而造成重大的伤亡。)顾克路当即被越军火力击中,右腿被打穿4个窟窿,血流不止。他立刻用橡皮管子勒住大腿止血,然后解下随身携带的爆破筒,匍匐到敌人的暗堡洞口,拉开导火索,猛地将爆破筒塞进敌人的暗堡内。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用石块和竹子垒成的堡垒被炸成了碎片。
就在他炸掉越军暗堡后,在他的身后,也就是攻击部队的正前方,又出现了一座越军的暗堡,这座暗堡正在用机枪疯狂的扫射我军,战士们被压得抬不起头来,而此时越军的炮兵也来凑热闹,敌人的一发炮弹正好落在顾克路的身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他掀起3到5米,之后又重重地摔在地上,顾克路的双腿当场被炸断,主动脉破裂,鲜血喷涌而出,骨头清晰可见。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在他的后方,正好有几位医护兵,如果他爬过去,还有生的希望,然而顾克路选择了跟战友们继续战斗。此时越军的火力全都集中在连长孙兆群这边,顾克路趁着这个时机,一边手握钢枪,一边忍着剧痛向前匍匐,爬过的地方,后面满是血迹。
当爬到这处火力点时,他利用敌人换子弹的间隙,快速向里边扔了两颗手榴弹,爆炸过后他身子一歪倒在洞口前,二话不说抬枪就打,手里的冲锋枪打了一个长长的连射,直到子弹打完。在顾克路奋不顾身的英勇感召下,我军攻击部队奋勇向前,最终将高地上的越军全部歼灭。
顾克路牺牲后,战士们把他的遗体翻过来,发现他嘴里有很多泥土,战友郑智学边哭边把他嘴里的泥往外抠。手里的钢枪也被他攥的紧紧的,战友们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枪取下。而在他双腿被炸断的地方,肉黑乎乎的贴在骨头上。
战后,中央军委根据顾克路的事迹,授予他“战斗英雄”光荣称号,并追记一等功。
在顾克路牺牲后,他的父亲做了两件事,感动了无数人。一件事是在顾克路的追悼会上,老父亲从抚恤金中拿出200块,为儿子交了最后一次党费。第二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小儿子也送到了部队,接过他哥哥的枪,继续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面对外界部分人的诽议,顾克路的老父亲说“我们这家人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就算为国尽忠了,也不会提任何的要求与条件,这些事总有人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