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转业命令已下达,我已回家安排好了工作,军委一纸命令上老山前线

文摘   2024-10-17 04:01   上海  

1985年10月,转业命令下达的那一天

我叫宋国斌,江苏省启东县人。那年,我已在部队服役17年,是原兰州军区陆军第21集团军步兵第61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在一次精简整编中,师教导大队奉命撤销,上级领导明确通知我:
"老宋,你年龄大了,工作无法安排,党委决定让你转业……"
我二话未说,点头同意了。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

回乡安排工作,憧憬新生活

得知转业消息后,我立即回到了家乡江苏南通市启东县。作为家中独子,我的转业让年迈的父母喜出望外。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杀鸡摆酒庆祝。毕竟,长期两地分居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在老同学、时任区委书记陆英祥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有了工作着落。市委组织部给了我两个选择:启东县党校副校长,或启东县棉机厂副厂长。
「我选择了后者」。棉机厂承诺分给我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工资加奖金比部队一个营职干部还要多。对于即将开始的地方生活,我心里有了底。

军委一纸命令,打乱所有计划

就在我准备返回部队办理离队手续的前三天,突然收到了重炮连连长吴会成的来信。信中说:
"我们部队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紧急命令,将赴云南老山前线,担负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任务。"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转业还是参战?

我在部队当了十多年的军事干部,学了一身军事技术,却始终没有施展的机会。如今机会终于来了,我却要解甲归田,这让我感到莫大的遗憾。
经过一夜的思考,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推迟一年转业,打完仗再离开部队!」
第二天,我向接收单位说明了情况。人事部门的同志惋惜地说:
"给你安排这个有职有权的工作,很不容易,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别后悔!"
我抱歉地一笑,果断回答:
"顾不了那么多了。我是个军人,参战报国的机会,一生可能只有这一次,别的机会都可以丢,唯独这个机会不能丢!"

妻 子

回到部队时,我看到家具、铺盖都已绑扎停当,等待搬家。妻子政亚英不知我已改变决定,高兴地迎上来说:
"我把什么都收拾好了,就等你回来办手续托运了。"
我故作轻松地说:"你急什么!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在乎这一年半载?"
妻子脸色陡然变了,"难道你又改变主意啦?"
"嗯。我想打完仗再转业,部队正需要人,这时候向后转,我……我干不出来!"

请战,重回

我找到师首长,正式提出参战要求。起初,首长有所犹豫,但我诚挚的态度最终打动了他们。
两天后,师党委批准了我的请求,任命我为步兵第61师181团副参谋长。几年前我曾在这个团当过营长,对这里并不陌生。
到职第一天,我向年轻的赵团长报到时表示:
"我是来挑担子的,不是来摆样子的,今后请团首长严格要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
不久,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临战训练。我主动承担了九连山岳丛林地作战训练任务。为了搞好训练,我与部队同吃同住,日夜奋战。
部队开进战区后,我请求带领三营上一线。在前线阵地,我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昼夜坚守,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沿侦察敌情。
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了有效的战术,稳定了防御态势,多次成功打击敌人。我们的经验甚至在整个老山战区推广。
在初期防御态势稳定后,我负责全团的阵地建设和工程保障。面对艰巨的任务,我带领团队制定了科学的构筑方案,亲自奔波协调物资,严格把控施工质量。
尽管身患腰肌劳损和偏头痛,我仍坚持工作,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修建的"老山前线第一路",成为了前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回首往事,我深感欣慰。那次毅然决然地选择参战,不仅让我有机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也让我的军旅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虽然推迟了转业,失去了那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但我从未后悔。因为在我心中,「一个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永远大于个人的得失。」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转自 :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 网   络

镜眼
这里:用独具匠心的视频颂杨老兵风貌;用真情实感的笔脉记录老兵精神;用心有灵犀的音画唱响老兵情怀。欢迎你的到来!
 最新文章